看书楼 > > 唐朝名侦探 > 第243部分

第243部分(1 / 2)

>神器之秘呢!”

李隆基点了点头,道:“国忠所言甚是,有皇甫坤率领大军前往即可,倓儿,你就留在这里,给朕参悟三大神器之秘吧!”

李倓剑眉微皱,他看了眼杨国忠,只得躬身道:“臣谨遵圣谕。”

李隆基揉了揉眉心,挥手说道:“将东瀛使节团与三大神器安置在上阳宫,派人好生护卫。若无他事,就此退朝吧!”

群臣闻言,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恭送陛下!”

退朝之后,众人各自回转府邸。

李倓直接去找到了皇甫坤,将出兵支援一事对他言明,命他点齐兵马之后,立即出发前往新罗,并千叮万嘱,让他务必保护李沧海之安全。

毕竟,李沧海只有四万人马,这让他不得不有些担心。

皇甫坤领命之后,不敢有丝毫迟疑,随即回到右金吾卫的营地,等待圣旨到来。

却说杨国忠一脸阴沉的回到住处,他身后跟着工部尚书宋鲲。

回到房间之后,他命人将房门给关了起来,阴沉沉地坐在太师椅上。

“大人,眼下该如何是好?本想着趁此机会,将李倓和李沧海给除掉,没想到却横生枝节的发生了这么多事情。还害的大人从内阁首辅降到了御史台少夫之职。”宋鲲眉头紧皱地道。

杨国忠脸色难看,双眼之中闪过一丝浓浓的杀意,森森地道:“降级倒无甚大碍,陛下早晚会将我再提拔上去。倒是李倓,接二连三的跟本官作对,倒是出乎本官意料。本官让你暗中调查李倓,你可有查出什么?”

宋鲲摊开双手,脸色难看地道:“大人,并非是下官不用心,而是,下官真的没有查出李倓的任何消息。下官命人前往塞外李倓成长之处查了许久,仍旧是一无所获,没人知道他是何时练得这一身本领,也没人知道他的师傅是谁。”

杨国忠皱了皱眉头,捋着胡须沉吟道:“没想到李倓的来历竟如此神秘,你命人继续在暗中调查李倓,无论如何,一定将他的底细给本官查出来!”

“是,下官遵命。”宋鲲拱手道。

“还有崔涣那个老家伙,一直跟本官作对。”他顿了顿之后,冷冷地道:“魑、魅两人已经身死,让魍潜入到崔涣身边,寻找机会,将崔涣给除去!”

宋鲲眼中也闪过一丝狠戾,他忙说道:“大人放心,这次崔涣绝不会再像上次那般能够逃脱得了了!”

杨国忠右手在桌面上不断敲击着,他忽然说道:“还有,立即通知魉,朱元被押往新罗抗倭,让他找机会除掉朱元!对了,还有李沧海!之前我怎么就没发现,此人会如此难缠?告诉魉,若是除不掉李沧海,他就不用回来了!”

“大人,下官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大人。”宋鲲拱手道。

“说。”

宋鲲犹豫了下,说道:“下官不解,李沧海似乎并没有针对过大人,大人为何非要置他于死地呢?其实说起来,李沧海不过是一个穷酸书生,误打误撞地破了几桩案子,引起了圣上注意,但他毕竟是个低贱之人,如何敢于大人作对?”

杨国忠瞪了他一眼,怒道:“你懂什么?李沧海可不仅仅是破了几桩命案这般简单,不论从他揭露‘逆鳞玄武’之阴谋,还是给秦复谋反,都可以看出,此人心思之缜密,头脑之聪慧,皆是远超常人。更为可恶的是,本官在江南道所培养的倭寇势力,竟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被他给彻底铲除,真真是可恶之极!”

说到这里,杨国忠眼珠子转动了几下,冷冷地道:“今天在朝堂之上,李倓若有意若无意的提起当年本官平倭之事,本官怀疑,他已知晓桑岛倭寇是本官用来上位的棋子。若真是这样,那对本官可就真是大大的不妙了!”

“大人,您打算怎么办?”宋鲲问道。

杨国忠站起身,背着双手,来回的踱了几步,他脚步骤然一停,冷然说道:“土肥原和张闻远两人知晓本官所有的事情,这两人绝不能留。宋鲲,你去查一查这两人下落,查到之后,立即想办法将他们给我除掉!”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让他们从世上彻底消失!”宋鲲眼中凶光毕露,森森地道。

杨国忠眉头紧皱,他摸了摸下巴,说道:“还有,让那烂陀寺的两位大师去协助魉,务必将李沧海留在新罗!”

“是,下官这就去办!”说着,宋鲲对着杨国忠拱手行礼,之后便匆匆离开了房间。

“李沧海,敢与本官作对,你准备好付出代价了吗?”杨国忠自言自语地冷笑了起来。

话分两头,却说李沧海趁着百济国内兵力空虚之时,以雷霆之势,攻占百济国数十余座城池,并擒住百济王扶余慈,让其写下降书,臣服大唐。

之后,便率领大军继续前往新罗。

自百济往新罗的一路上,李沧海生平头一次真真切切的见识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

哀鸿遍野,堆尸成山,到处都是惨死百姓的尸体。

村镇被夷为平地,城池变成废墟,成群结队的乌鸦在天空盘旋。

大军穿过一座座已经变成废墟的城池,里面浓厚的血浆已经变成酱紫色,所有的城池好似用血水洗刷了一遍。

第五百七十章突袭

这一路上,李沧海看到了太多的死人。

而大多数人,都是死在东瀛人的兵器之下。

他们过城屠城,用鲜血和尸体,来彰显他们的英武。

甚至连年迈的老者,与出生的婴儿也不放过。

这一幕,让他与前世中所知的那场灭绝人性的屠杀的画面,相互重叠。

让他明白,东瀛凶残暴戾,残忍嗜血的性格,并非突然爆发,而是在他们的血脉之中,就一直流淌着这股野性。

看着尸山血海,李沧海眼中闪出疯狂的杀意。

他无力改变历史,但他发誓,要给东瀛一个教训,让东瀛对大唐产生恐惧。

在北鄙小城,李沧海向裴勇胜详细询问了东瀛的兵力布控。

东瀛大军兵分三路,其中海上一路,陆地两路。

三路大军同时进发,互为犄角,横扫新罗。

三路大军,每一路约有四万余人,加上东瀛将士残暴嗜血的个性,战斗力极其强大。

李沧海仔细琢磨之后,决定先行对付陆地上的两路东瀛大军。

为了避免被东瀛发现行踪,李沧海带领三万大军乘着船舰,多用了一天时间,绕到了朝鲜半岛北部海域。

这里已经临近新罗王都,金城。

而今,新罗所有的兵力都被聚集在金城这一条南北线上,拚死抵御东瀛的连番进攻。

李沧海并没有着急出兵,他命人带着自己的手信,前往金城,找到新罗王,与其约定时间,前后夹击,展开共破倭寇之计。

李沧海的手信之上,有大唐皇帝的印玺,是以新罗王并不怀疑。

何况,此时已经到了新罗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也容不得他多想,立即答应了下来。

双方约定的时间是当天夜里。

李沧海留下五千人看守战船,随后便开始排兵布阵。

东瀛大军兵分三路,虽说互为犄角,但毕竟间隔较远。

李沧海仔细研究过东瀛大军的布阵,若以左中右三路来区分的话,东瀛水军位于朝鲜半岛南海域,为左路,人数约有四万,舰船约有一万。

右路则靠近朝鲜半岛北海域,也就是距离唐军舰船所在海域的岸上,人数约有三万。

而中路则是位于南北中间,因正面直对金城,是以人数最多,约有五万。

三路大军,右路人数最少,与唐军来说,兵力相差也不是很多,李沧海决定先破其右路大军,待与新罗大军会合之后,再破其中路。

东瀛右路大军若是陷入危险,中路大军必定会出兵相救,而这时,就要新罗发挥作用了。

按照李沧海的安排,新罗派出一万兵马,在两路之间设伏,截断东瀛中路大军的援兵,只要能够将中路援兵拦住,他相信以唐军的战斗力,人数相等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击溃东瀛右路大军。

东瀛右路大军,在百济大军回国之后,就一直攻打新罗城池。

然而,新罗兵力虽少,但百姓们在得知东瀛过城屠城之后,纷纷拿起武器,奋起抵抗,东瀛大军竟一时难以攻下。

三万倭寇驻扎在距离新罗城池十里之外,虎视眈眈地盯着新罗城池。

是夜,高仙芝,封常清,以及苏海等人带着三万大军,趁着夜色掩护,悄然来到了东瀛大军的营地。

高仙芝看了看东瀛大军的营帐,一个挨着一个,相隔并不甚远,心中顿时有了计策。

子时将近,高仙芝命三千弓箭手同时拉弓引弦,数千支火箭犹如天坠流星,顿时呼啸着朝着东瀛大军营帐落去。

轰~

火箭落下,瞬间燃起营帐,整个东瀛驻地,突然陷入一片汪洋火海,东瀛大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