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葬的习俗也是与藏传佛教中“布施”的意念相吻合。佛教中有佛主布施“舍身饲虎”之说,布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身。人死后,尸体喂鹰,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
我在西藏旅游时,曾见过天葬的全过程。当时,死者的体位,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所以才会在摸到这样的形状后,与鹰结合起来,再加上那段藏文,在脑海中立刻反映出西藏的天葬仪式。
一直微笑着看着孙儿们玩闹的太后,此时开口说道:“小九媳妇,我说你这也太神了,怎么连颜色都知道的?”
看了看太后一脸求知欲极强的表情,我抿嘴笑道:“太后,那个,并不神奇,桃儿只是,猜的!”我说得有些吞吞吐吐,脸上的表情囧囧的。
颜色确实有一半是偶猜的,靠得是偶那名偷儿的好运气!
下面哄笑起来,我也跟着傻傻地笑。笑的声音最大的是一个细高的女声,是年氏那招摇的笑声。
我没有做理会,我身边的四阿哥却几不可见地微皱了下眉。
太后笑了一阵说道:“这丫头,蛮逗人的,猜也能猜得这么准?”
说是猜,也只是一半而已。我在确定了它的材质后,就想到珊瑚最常见的颜色是白色。它是由珊瑚虫堆积钙化而成,20年仅长一寸左右,300年才长1公斤。而这么大一座珊瑚实在难得,其它颜色的就更是罕有,最有可能的就是常见的白色。再说,西藏以白色为尊,献哈达时,白色哈达比其他任何颜色的哈达表达的敬意都要高。所以藏族人喜欢用白色的珊瑚制作佛像和法器。
康熙忽道:“小九媳妇,说说你是怎么把这雕像说得这么精准的!”
本来想用“猜的”蒙混过关,可是,以康熙的心思,显然不容我这样含糊其词。皇上的话就是圣旨,我决定实话实说。
我正色说道:“回皇上,桃儿一开始只是摸出这是尊雄鹰和人的雕像,对它的材质一无所知,只是感觉它触感粗糙,不同寻常。不是制作雕像常见的金属、玉、石、木等物。”
康熙颌首,等待我下面的讲解。
“于是桃儿就想,一定是特殊材质,用特殊材质制作雕像的,也一定不是中原之地。”下面有人点头表示赞同。我继续说道:“细细地触摸雕像,我发现了一个地方标注的藏文,于是我确定这是尊来自……西藏的雕像。”我手指雕像底座上那藏文的位置。
“哦?这雕像上还有藏文?朕倒要看看。”康熙走下宝座,上前观看,站在我身旁的四阿哥也凑上前来。
其实我做出这个判断并不只基于这点,前几天听胤禟那几兄弟说,宫里最近接到了西藏和硕特部汗王拉藏汗送来的贡品。
西藏的执政者桑结嘉措与蒙古和硕特部汗王拉藏汗发生冲突,虽经三大寺扎仓堪布等调解,却并未停战。桑结嘉措兵败被杀。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也被拉藏汗废黜,解送北京。这批贡品是与仓央喜措一同被送上京来的。
仓央喜措行至青海湖边时去世,贡品却于日前抵京,现由内务府收管。
连四阿哥都没见过的宝贝,多半是刚刚送到的东西。再结合着雕像上的藏文,所以我想这尊雕像就是前不久到京的那批西藏贡品中的一件。
“天葬之鹰神”康熙喃喃念着底座上面的藏文。他懂藏文?看来历史上对这位学富五车的皇帝同时精通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的记载所言不虚。
“小九媳妇懂藏文?”康熙忽然回头问我。
呃?这问题!
康熙总是问起让人不好回答的问题。这皇上真是目光如炬,眼里不揉沙子!
我低首垂睫,福身答道:“回皇上,桃儿大字不识,又怎懂得藏文?”
“那你是如何得知这是藏文的?”康熙问道,他的眼睛如深不可测的古井,平静无波却内蕴深远。
被这样的一双眼睛看着,你会情不自禁地透露心底最隐秘的东西。我收摄心神,专心答道:“回皇上,桃儿不懂藏文。在桃儿看来,它与满文、蒙古文一样,都是一堆弯弯曲曲的羊肠子。”
“扑哧!”下面有人发出嗤笑声。康熙嘴角几不可见地弯了一下,却又立刻恢复了正常。站在他身后的四阿哥却明显的嘴角抽搐。这位未来的皇帝和现任皇帝比,喜怒不行于色的火候还是差了些。
“不过,桃儿却能辨认出这几种字。”我见到康熙脸上明显感兴趣的神色,接着道:“满文除了那些像羊肠子一样的线外,还有圈有点。”康熙点了点头。“蒙文却有圈没点,而藏文则有点没圈。”
我一口气说完,等着看康熙的反应。却见康熙的嘴角抽搐了两下,终于没忍住,“噗”地笑出声来。他指着我,手指颤颤地道:“原来,原来你就是这么辨认这几种字的!”
这么辨认这几种字又怎么了?这可是我去承德游避暑山庄考古时学来的法子。奇货可居着呢,等闲我是不告诉的!
胤禟却在这时火上浇油地来了一句:“桃儿,你可真会给爷长脸!”
瞬时,哄笑声响彻大殿。
周围人人都在笑,只有我一人,站在中间斜睨着这群莫名其妙的人。
少见多怪!三百年后,根本没人再认识这些羊肠子般的满文,不靠着这法子,根本辨认不出满文嘛!
我嘟着嘴,不满地看着笑得最欢的几人,他们就是胤禟的那几兄弟。
我的表情又引来了更多的笑声。
等人们笑够了,康熙才问道:“凭这句藏文,你判断它是西藏进贡来的。那么,你又怎么知道它是珊瑚的?”
怎么知道的?当然是一半猜、一半验咯!
我收回观望胤禟那几兄弟的视线,恭敬地答道:“桃儿判定它是西藏进贡来的,便想到藏人喜欢用来制作雕像和法器的材质,其中就有珊瑚,珊瑚的触感与这尊雕像相同,我就猜测这材质是珊瑚。”
站在康熙身后久不出声的四阿哥忽然问道:“你刚才用手抠摸雕像又把手指放到唇边轻舔也是你鉴定的一步吧?”
明察秋毫嘛!能做皇帝的就是不简单。
我点头道:“我是在尝它的味道。有些海水的咸腥味儿,说明它来自……大海。这也进一步帮我确认了,这就是珊瑚材质的雕像。”
“哦!原来如此!”
“天葬是什么?你们谁知道?”
“不知道!”
“不知道!”
“这女子知道得真多……”
难怪他们都说不出这是什么宝贝,原来他们都不知道天葬。若不是资讯发达,恐怕现代人也没有几个知道西藏的天葬习俗的。
在下面的议论声中,我又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个佛心珠,终于超过四阿哥,略胜了那么一筹。
64
最后一个环节是书文了。人们都紧张地等待八阿哥出题。
八阿哥站在我和四阿哥面前,看了看我们面前的佛心珠说道:“现在,经过两局的比赛,四哥已经得到了三颗佛心珠,弟妹得到了四颗。我这里有一道书文题,有三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一会儿,我念出题后,请四哥和弟妹各自说出自己选中的答案。”
我心中偷笑,连选择题都出了,这是谁的创意,太有才了!难道世界上第一道选择题就诞生在现在?
八阿哥不知我心里的打趣,继续宣布道:“谁答对了,就可以再加上一颗佛心珠。若是弟妹答对了,便以多出两颗佛心珠的优势获胜;若是四哥答对了,便与弟妹的佛心珠数量相等,不分胜负,那就要另外……”
“这比赛不公平!”
八阿哥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大家往声音发出的方向望去,是坐在四阿哥府那一桌的年氏。
我偷望了一下四阿哥,他面无表情,只是眉心稍稍轻蹙,不仔细看,还真不易察觉。似乎是感受到了我的目光,他的视线扫了过来,我忙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
八阿哥面色平静,转向年氏说道:“嫂子说这比赛哪里不公平?胤禩愿闻其详!”
年氏说道:“前两局每局都决出两颗佛心珠,这一局为什么只决出一颗?”
我笑了,原来这年氏是看我大字不识,认定这局他男人百分百地胜出。若是能一局决出两颗佛心珠,他男人不是一下子得到两颗佛心珠,比我多出一颗,立刻就赢了吗?
这如意算盘打的!想欺我不识字吗?
八阿哥说道:“前两局每局都决出两颗佛心珠,是因为每局都有两道题,这局只有一道题,所以只有一颗佛心珠。”
“这局为什么不设两道题?或者就算只设一道题,胜了的一次给两颗佛心珠才对!”年氏仍然坚持着。
八阿哥面色虽仍然平静,眸光却一闪。四阿哥眉心蹙得稍深了些。坐在年氏身边的四福晋,也把脸稍稍转向了另一边。
十阿哥忽然大声道:“什么叫公平?小九嫂不识字,比书文本来对她就不公平……”
十阿哥没说完,年氏却抢话道:“比书文是三位阿哥商量定的,就是公平的!每局决出的佛心珠数一样多才更公平!”
年氏的强词夺理让十阿哥火冒三丈,他把原本很大的眼睛瞪到了最大,看那阵势就要拍案而起。
坐在他旁边的胤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