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国人想要拉关系,绝对是举世无双的好手。上海滩最大的民间势力,便是青帮。其中的各种关系纵横交错,陈默的手下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一条可用的关系!
傅筱庵身边,有一个贴身的听差。原名陈中南,时当年傅筱庵逃到大连时跟随傅筱庵的,改名朱升。到了如今四十二岁,已经跟随傅筱庵有十三年之久。这个朱升,原本是山东人。而在此时的上海滩,山东人是人数较多,势力较大的那一支。有个山东人的同乡会,而同乡会中有一人,便是杜月笙家的门房!
朱升与杜月笙家的门房因为是同乡,平日便也有些来往。陈默手下的几个青帮帮众,便是通过杜月笙家的门房,搭上了朱升这条线!
当年朱升在大连时,虽然受雇于傅筱庵,但是却也见惯了日本人欺侮中国人。心中早有怒气,只是为了全家老小,又不得不忍耐下来。所幸,傅筱庵并不是个苛待下人的。
陈默的手下,搭上朱升这条线后,也并没有立即吐露真实意图。只是不断的探听口风,在确认朱升却是对日本人和傅筱庵多有不满后,才表明身份。
这种表露身份,其实风险很大。在这个时代,人们还讲究个传统上的忠义。主仆关系中,尽忠是一项基本的道德要求。当然,不苛待下人也是对主人的道德要求。而这尽忠的对象,也只是对主人一家而已,与旁人无关。并且,无论这个主人是不是十恶不赦,无论这个主人贫贱富贵,对于仆人而言,都要尽忠!
所以,在这个年代,听闻有仆人陪着主人去作死,不会有人奇怪。就如在后世,不会有人对另一个人一心一意一样。时代不同,人亦不同。
不过,唯独傅筱庵家不一样。傅筱庵自发家开始,便没有什么忠义的思想。一贯都是哪家势大跟着哪家走。少年时在船厂依附日本人,青年时依附盛宣怀,盛宣怀死后,却又侵吞其财产。转而依附北洋军阀。到了日本人出现,便成了汉奸。
这个时代,有句话叫做有其主必有其仆。朱升跟随傅筱庵十三年,便是见惯了傅筱庵的改弦易张不要脸。硬生生的从一个深受传统教育的山东大汉,变成了一个和傅筱庵一般无底线的汉奸仆从。朱升传统的忠义的道德底线,被傅筱庵砸的粉碎。
不过,好在这个朱升即便受到傅筱庵的影响,也并未良心泯灭。以前无论傅筱庵怎样无底线也好,都是在中国人里折腾,最多算是个枭雄。可是一旦投靠了日本人,便触及到朱升心底最后一根弦。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在陈默的几个手下对朱升表明身份后,朱升并没有告知傅筱庵,也并没有什么反感。傅筱庵既然不讲忠义,那么朱升便也没有必要讲这个,更何况,这是为了国家大义!汉奸人人得而诛之!
经过陈默手下的人几次劝说后,朱升终于同意帮军统刺杀傅筱庵!只是,有两个条件要军统做到,一来,傅筱庵生性谨慎。朱升不希望军统插手,以免打草惊蛇,他自有计划!二来,事成之后,他需要安全离开上海滩,并且,事成之后需要五万银洋!如果他有什么不幸,这五万银洋,要给他的家小,作为以后的生活费用。
陈默将朱升的条件报给陈恭澍。陈恭澍也有些犯难,五万银洋在这个时代的上海滩,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如果用来买粮食,至少可以买数千担大米或者上万袋面粉。即便是英美公共租界里的新式公寓,也可以买一栋楼!即便是以后坐吃山空,也够一个人一辈子的花销了。
不过,陈恭澍还是答应了下来。傅筱庵牵扯到的利益极多,其对手可是隐居幕后的四大家族。只要傅筱庵一死,四大家族又怎么会在意五万银洋这种小钱!所以,陈恭澍便答应了下来,让陈默做好接应工作。只要朱升得手,便会立刻离开上海,通过军统的渠道去往重庆!而且,朱升的老婆和家人,也开始由陈默安排,撤离上海!
傅筱庵自投靠日本人之后,便住在由日军掌控严密的虹口寓所。附近便驻扎有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只要有情况,便会出动!不过,日本的海军陆战队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动,主要护卫傅筱庵的力量是由日本人安排的警卫队。
这一支警卫队为了保密起见,并不是从保安队或者警察局调来滥竽充数吃空饷的乌合之众。而是专门组建的一支队伍,只对傅筱庵一人负责。纪律严明至极。而为了保持其战斗力,光白俄保镖,便有十二人之多。
不过,这些保镖在傅筱庵家的时间并没有朱升时间长,和傅筱庵的关系也没有朱升亲近。所以,为了讨好老板,这些保镖大都管朱升叫朱大哥。平常见面也都点头哈腰,递烟敬酒的。所以,这些保镖对于朱升而言,没有威胁!
到了一九四零年,十月九日夜,傅筱庵乘坐装甲汽车去参加日本人的宴会。散席后就和周文瑞、魏晋三等一帮人去盛老三家中调戏越剧名伶姚水娟。边喝酒便看姚水娟演了一出“盘夫索夫”。回到家中,已然是酩酊大醉。躺在卧房中便睡了。
而此时的朱升,终于等到了机会。绕开保镖,手持利斧,朝着熟睡的傅筱庵脖颈和脸上一顿乱砍。傅筱庵的脸和脖子就变成了肉馅状。叱咤上海滩风云数十年的傅筱庵,在转职成汉奸后,就此一声不响的死在家中。
朱升在成功杀死傅筱庵后,就按照自己早已想好的计划,将身上拾掇的一点血迹都没有。然后骑上自行车,和门口的保镖打过招呼。施施然去了和陈默接头的地方。
第一百零一章 傅筱庵之死(二)(第二更)
一个小时后,凌晨四点多,傅筱庵的小妾起夜上厕所,才发现傅筱庵已经横死在卧室中。而此时,朱升已经在陈默的掩护下,除了上海滩,直奔重庆而去!而朱升的家人,也早已安全转移!
由于傅筱庵是死在日本人掌控的虹口区,所以,这一来对于日本人而言,便是被人朝脸上抽了一个响亮的巴掌。而且,这一巴掌声音极大,全中国没几个听不到的。
即便如此,日本人也无计可施。既没有理由向上海滩各租界当局施压,也没有理由找军统的麻烦。毕竟,军统可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件事情是他们做的。只能出动大批的日本兵,搜检来往行人,扣留寻常百姓,希望在全面撒网后,获得蛛丝马迹。不过,这种行动注定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朱升早已逃离。此时闹腾数月后,便也不了了之。
傅筱庵一死,最高兴的还是老蒋和四大家族的人。他们虽然狠狠的坑了傅筱庵一把,不过,却也知道傅筱庵的人脉和能力。傅筱庵不死,对他们终究是一个威胁。而傅筱庵这一死,老蒋便也大方起来,不但指示戴笠全额拨发了朱升要求的五万银洋,而且还拿出两万银洋作为对陈默以及其手下的奖励。陈默也算是发了一笔意外的横财。
而无论外界如何纷扰杂乱,风云变幻。余生这些时日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宅在别墅中的。还有一年的时间,便是日本人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撕破脸皮,进驻租界。余生知道,他和青小艺等人留在上海滩的时间已经不多。有太多事情需要他抓紧准备。
所幸,几天前,沙逊已经将余生选定的三处澳大利亚牧场的产权交易合约送来。余生签过字,付款后,便成为这三处牧场的主人。别墅中的这些孩童和少年们,总算是有了退路。
并且,余生在别墅中,专门腾出一间屋子,冲洗剪辑胶片。他花大价钱雇人拍摄的有关于上海滩各种饮食、菜品、食材的记录影像素材已经拍摄完成。所欠缺的,不过是按照主题剪辑和配音而已。
只不过,余生的剪辑并不打算按照后世已有的主题进行。后世的《舌尖上的中国》原版,每一个主题虽然都选择恰当,并且都做到了和中国文化有所牵连。但是,主题和主题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连续性或者逻辑性。
虽然这种分散也是一种风格,但是却并不合余生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