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女子也是极灵巧的一个人,眼见陈天这个冤家终于有了克星,眼神里面这个幽怨就不用提了。对青小艺和余生。便说起自己的相思苦楚来。说道情动时,还潸然泪下。让陈天手足无措。虽然她没有想到陈天的来历居然如此曲折,但是,发现潜力股还是很让人兴奋的。责怪自然是没有,一腔柔情倒是蓬勃欲出。
陈天纵然是至诚之境的高手,在这方面也只是初哥。被余生和青小艺一通忽悠,这个女子一通幽怨倾诉,弄得心头一热,便答应下这门婚事来。余生从那几十箱古董中挑出一套女人用的头面首饰。留给这个女子做嫁妆。看这一条镂金错彩,镶嵌珠玉的头面首饰的规格形制,应该是前清宫廷的旧物。足够庄重体面。
余生带着剩下的古董和证据离开,青小艺却留下。和这个女子在一起嘀咕起来,婚礼该如何置办,需要去上海滩的哪条街逛一逛了。而陈天冷静下来后,虽然觉得自己答应的有些仓促。但是生命之中从此多了一人的滋味足够温暖。这个女子待他也是真心,便不再计较,只剩回味。
在军统中人收到了余生带来的。夜无光拍摄的各种角度奇特的照片,每天写的日记,一部分日本要员在宴会和会议上的影像,以及那几十箱古董后。基本上确定了夜无光不但不是汉奸,而且是个民族英雄。
所以,当即将夜无光释放。而且这几十箱古董的留存,算是大功一件。是否要见报,向外界公布,虽然还有待商榷,但是其价值和影响力却已经让人觉得震撼。即便余生私自留下了猛虎食人卣,当做派陈天出手的费用珍藏,剩下的珍宝也不容小视。
夜无光离开军统拘押他的宾馆后,第一个要求便是去日本侨民收容所,见一见李香兰。此时,位于上海虹口的日本侨民收容所,自然是有层层警卫把守,不准闲杂人等进出的。其中居住的日本侨民,都是平素有些身份的人。一个处理不好,会很被动。而这闲杂人等,自然不包括余生和赵要员,这种要么有身份,要么手握实权的人。而这两个人的同时出动,也几乎可以达到鬼神退避的效果。
作为胜利一方的要员,赵要员和余生,带着夜无光长驱直入。这个时候的日本侨民,因为害怕中国人报复,所以过的很是凄惶。当年,日本人计划占据中国时,便做好了移民的准备,在将中国的半壁山河占去后,便着手大规模移民,包括伪满在内,日本人向中国移居的侨民人数,总计在两百万左右。仅伪满一处,便有一百六十万人之多。
而上海滩因为是中国少有的国际性繁华都市,也是日本移民的重点。到中国抗战胜利,日本投降时,留居于上海滩的日本侨民人数,更是达到十万人之众。这十万人到了上海滩,便成为所谓的“人上人”。仗势欺人,抢男霸女的事情没少干。更有一部分人,自愿充当日本军部与宪兵队的耳目,刺探消息情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和中国人友善相处的。
所以,战败之后,大部分日本人想到日本人在中国的战争与屠杀,便生怕中国人对他们也来这么一出。美国人不就是这么干的么!日本人炸了美国人一个珍珠港。美国人便把全日本都轰炸了一遍。虽然,当年日本军队中有严格的纪律,不允许士兵在日记和书信中,描述战斗任务和大屠杀的场景,但是上海离着南京如此之近,这些日本人即便是听小道消息,也能知道详情如何。
害怕报复的日本人因此每天过的畏畏缩缩,谨慎小心。如果中国人真的对他们也来个大屠杀,他们这些人几乎毫无反抗之力。而且,这些日本人由于财产大多被冻结查抄,经济来源断掉。每天就只能变卖所剩无几的财产度日。即便是名动上海滩的李香兰,和曾经掌控上海电影界的川喜多长政也不例外。
赵要员带着余生和夜无光到虹桥日本侨民收容所时,李香兰刚刚摆摊回来。相对于其他人而言,她摆摊卖东西总是速度很快。毕竟,作为上海滩屈指可数的巨星,不认识她的人很少。而她的铁杆粉却很多。即便囿于中日两国的敌对和差别,不能明着帮助,但是花一个相对高的价钱,买一些自己偶像摆摊卖的旧货,却是非常值得。
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文化和日本人的文化差别还是很大的。中国人落难时,日本人二话不说的发动了甲午战争,随着八国联军侵华,然后又一步一步的鲸吞蚕食。对老百姓也是绝不手软,毫无怜悯之心。该三光的时候三光,该屠杀的时候屠杀。可是到了日本人落难的时候,中国不但没有大规模的报复回来,反而施以援手。丝毫不念别人刚把自己欺负完……
这样的性格,往好处说,是大度,往坏处说,则是纯纯正正的犯二。可或许,中国人五千年独树一帜的薪火相传,传承不绝,融合各族,就是因为这种犯二?
从林胡或者匈奴开始,每一个欺负过炎黄子孙的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最后,都将血脉融入这个民族。除了史书上赫赫声名,几乎没有任何东西留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化融合
如果从近处说,自后唐崩塌,宋朝孱弱,北边的契丹,除了西去的一支,大量的契丹人被汉化,随后被汉化的是金人,再其后,是蒙古人和满人。几乎无一例外。几乎每一个欺负过炎黄子孙的人,最后都成为华夏的一员……
这些源自北方的民族,曾经一个比一个凶狠,一个比一个强盛。可是这种凶厉,在入主中原后,不过数十年间,便消磨殆尽。原因是什么?两个敌对的势力,两种敌对的人,最开始的融合、最开始的同化究竟是什么?
恐怕不是战争,而是发自人心本性的善意。甚至是不在意仇恨的、有些犯二的善意。后世那些忏悔战争罪孽的日本老兵和战犯——诸如藤田茂之类,后世那些对中国人尚有好感的日本人,起源也是因为战争之后的中国人,不但没有对这些人一杀到底,而且,还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自己节衣缩食,将百万侨民遣返回国,并供给服刑战犯最标准的伙食。即便中国看守们自己节衣缩食。
虽然,这样做真的让人很是不爽,后世知道日本罪行的人也难以理解——有仇不报,这不是二吗?
但是,如果将历史上的日侨大遣返取消,日本本土将弃民政策进行到底。那么半个世纪之后,这些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语言文化,还是心理建构都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国化的日本人,还算是日本人么?估计,早已经被同化殆尽。
至少,眼前这个自认为一半是中国人的李香兰,就已经基本上被同化的差不多了。见到余生和夜无光的李香兰显然是有些吃惊。不过,她也是个聪颖的女子,原本,在日本宪兵队古董被偷梁换柱,和大名丸爆炸案之后。李香兰便有隐约的猜测。只不过,由于她本身就不赞成日本入侵中国,并且有可能冤枉夜无光,便没有深究。
所以,不待夜无光和余生对她说明情况,李香兰便问夜无光道:“夜君,我知道你也是不得已。我只问你一句,你对我说过的那些话,送给我的那些歌,可是只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
夜无光一叹。这话没法回答。
有了这一声叹息,李香兰便懂了。也没有接着问下去,只是看了夜无光一眼。这一眼之中的万般意思,让夜无光心中一动,不得不回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