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181部分

第181部分(2 / 2)

因为。余生不仅想要掌控日本人的粮食,改变日本人的语言,还想改变日本人本身的餐饮文化。

日本人的餐饮文化,深受中国人的影响。随着日本人对中国的学习,中国人发明的酱油、豆腐等等,从古代开始,便传入日本。而茶叶的制作方法,和品茶之道,更是在日本大为风行。在后世,日本人对茶道的重视和研究。甚至已经超过了作为茶道起源之地却有文化断层存在的中国。

而作为日本菜代表的寿司,更是起源于中国。寿司在中国古代,名为鮓。汉朝刘熙的《释名卷二释饮食第十三》中记载:“鮓滓,也,以盐米酿之加龋於持病!?br />

这种食品,在最初的时间里,是以米、盐、醋和蔬菜已经蒸熟的鱼糅合而成的饭团。作为人们逃荒时候,随身携带的快餐。最初的形状,是椭圆的球形。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变成了一种以海苔、糯米、蛋黄、脆皮、花生、蔬菜、熟虾仁做成的圆柱形饭团,在中国沿海,被称为糍饭棒。

当然,在中国。许多糍饭棒的包裹外皮,并不是紫菜或海苔,而是面皮。这种食物因为食用简单,而且营养丰富,在亚洲广为传播。传到朝鲜,演变成为后来的紫菜包饭。传到日本,演变成为后来的寿司。

而中国人在古代遵循的餐桌礼仪,包括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与饮食讲究等,更是无一不出于中国。中国人在古代所遵循的五行,在日本菜中,成为日本人菜肴中的“五味”、“五色”和“五法”。

在日本菜中,五味是指在不同的季节之中日本人的饮食口味侧重的有所不同,通常是春苦、夏酸、秋滋、冬甜,此外还喜好食涩味。五色是指色菜品色彩的搭配,一般是绿春、朱夏、白秋、玄冬。而五法是指和食的烹饪方法,主要有蒸、烧、煮、炸、生等五种。

所有的一切,都对应中医讲究的五行。木火土金水、青赤黄白黑、酸苦甘辛咸……这些东西,反而在后世的中国,由于各种原因的文化断层,而被丢弃。

在有了这些共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余生将日本菜解构,变成中国八大菜系之外的第九菜系,似乎并不是那么难。而且,从日本食客的反应来看,日本人对中国菜很是适应。

当然,这也在余生的预料之内。在他后世的记忆中,后世的日本人,对于中国菜那是相当的欣赏。

后世的日本人,几乎每年都会针对日本民众做一个“你最喜欢的中国菜”调查。而调查结果表明,有百分之八十二点七的日本人表示,非常喜欢吃中国菜。

并且,调查结果还显示,大部分日本人,在一个月中,总会做两三次中国菜,还有近百分之三十的人,会每周做一次以上的中国菜。而日本人最喜欢吃的中国菜中,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中国饺子,排名第一。

随后,便是川菜麻婆豆腐和中国人家常炒饭的相爱相杀。除了前三甲之外,古老肉、青椒肉丝、糖醋里脊、玉米羹、春卷、烧麦和小笼包在日本也极具人气。

虽然中国菜在日本人看来口味较重并且偏油腻,但是,在后世日本横滨的唐人街,一个肉包子大概可以卖五百日元,约合三十五元人民币。而炒虾仁和古老肉,一道菜的价格,都在一千五百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一百元。

这样的消费水准,在后世日本也算得上高档和昂贵。

不过,余生的青鱼中餐馆中,对于各种美食的定价并不高。而且,对于各种鱼类和海产品的价格,更是低的让日本人吃惊。各种不同的鱼,除了生鱼片这一种吃法之外,煎炒烹炸,样式齐全。毕竟,余生要做的,不是抬价赚钱,而是推广。让中国菜将日本菜贫乏的菜式覆盖和替代掉。

这种推广,曾经在日本成功过许多次,所以,余生相当有信心。

当年,日本明治时期,正值中国清末。这个时候的中国人,为了求一条生路,除了下南洋、去美国当劳工、去澳大利亚挖金矿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去了日本。这部分中国人的祖籍,以广东和福建为主。

这些中国人到达日本之后,除了中国文化天生赋予的技能之外,并无其他擅长。所以,这些中国人便在日本横滨定居下来。并以开设中餐馆谋生。被这一批华人带到海外的中国菜品中,便有中国人祖传的制面技术和煮汤方法。

从此之后,吃拉面在日本成为一种风潮。随后,拉面便被日本人视为日本菜之一。直至后世,日本拉面特别注重汤底的传统,仍旧延续中国八大菜系中粤菜对汤底的重视。

所以,后世的余生品尝日本拉面时,几乎便认为这是在吃粤菜。而如果把日本拉面加入粤菜菜系中,即便是吃过五湖四海的老饕和顶级的粤菜厨师,也不会认为有画风不符的感觉。算是日本菜,也算是中国菜。

而日本原本自中国宋朝便学去的并自己加以探索的面条吃法,迅速的销声匿迹。不见踪影。

有了这个先例在,余生便有充足的信心,让中国人的炸货,逐渐代替日本菜的油炸天妇罗,让中国的麻婆豆腐完全取代日本豆腐,让中国的八大菜系完全淹没日本人源于禅宗的、寡淡无味的怀石菜。

ps:  今天写这一章的时候,纠结了许久,删改了许多次。其实,如果按照情节铺陈,这个内容段落,以及前面的许多内容段落,只要加一些人物,就能拖出十几章的内容来。并且,在其中应用踩人打脸的桥段,应该会更符合网络众的口味。不过,这么写了两千余字,回头再看的时候,突然发现,清唱在这本书中,追求的那种比较浓缩的历史感没有了。清唱真心看不下去,所以删了重写。变成现在这样。

清唱知道众口难调,不过,这部小说还是保持这风格吧——即便有时候清唱也觉得它有些像大纲。不过,回想起来,所读的史书,哪一部不是大纲风味的呢?即便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记》。又或许,大纲性的记述,才是史书的本味。

发几句牢骚。并,谢谢大家的点击、收藏、推荐、订阅。

第二百七十一章 共同开发

至于日本菜中讲究的五色五味五法和餐具中的山水意境,倒是可以保留。反正,这是中国文化固有的东西。非常契合。只要中国菜就此推广开来。那么,到数十年后,日本人吃日本菜即吃中国菜,吃中国菜,还是在吃中国菜。

那么,整天吃中国菜、满嘴伪中国语、遵从着从中国起源礼仪的日本人,到底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

余生这种赚钱方法,简直如同抢钱。虽然如今的日本实行物资统制,不过,手表、珠宝、古董、日元等东西,却不在统制物资的名单上。而余生的青鱼中餐馆又有已经在日本黑市上找不到什么宝物可言的满清遗老遗少们坐镇,所以,只要是来吃饭,通通欢迎。

结账的时候,不用现金也可以。自然有对文物精熟的遗老遗少们,鉴定价值。甚至,还可以找零变现……

这种如同抢钱的生意,自然会引起他人的眼红。日本人不敢把余生如何,但是,美国的大小财阀,各类地主土豪和投资人士,却纷纷找上门来。

阿尔伯特这种老朋友且不必说,梅耶和霍华德两个人甚至亲自跑到了日本,和余生商讨发财大计。与余生有合作关系,凭借着中国广阔的市场,而赚得盆满钵肥的美国大农场主乔伊斯、迪斯科尔和布莱斯勒更是用诚恳的语气,向余生提出了进一步合作的请求。

掌握亨氏的杰克,更是对余生过量捕捞,却品质极佳的鱼很感兴趣。甚至,连詹姆斯斯图尔特,都和余生说起,在他老婆听说余生这么会赚钱的时候,很有和余生联手开发日本市场的意向。

这也就是如今的余生,有千亿资产,影响力极大,这些人才会如此客气的商讨。换个稍微次一级的人物。余生的这些产业。早就被这些人想方设法一口吞了。

虽然这些人是为了钱来的,但余生并不打算拒绝这些人的要求。毕竟,日本的市场这么大,他一个人也无法全部占据。并且。他想做的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