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我当太后这些年 > 第69部分

第69部分(1 / 2)

>  他说:“我知道你要说,让朕好好待她。你放心吧,这话不用你说,朕会好好待她的,朕真的很爱她,朕以后会一直跟她在一起的,可能会在一起一辈子,想想就很长。朕今年才十七岁。”

他感叹道:“朕觉得自己好年轻啊,像昨天才刚刚出生的一样。”

李益伏地不语。

“她年轻的时候是真好看,一看就让人动心。鹅蛋脸,眼睛水汪汪的,嘴唇红红的,皮肤白白净净。身上香香的,又嫩又软。”

他自顾自说:“可惜,她马上快要三十了,再过几年就要老了,她年轻漂亮不了十年了。朕不知道等她老了以后还爱不爱她,到时候她变的像我母似的,可能会有点奇怪。”

“朕心里有时候还真的是蛮担心的。”

他说:“都说男人好色、爱新鲜。后宫的女人,都是应季的花儿,色衰爱弛。皇帝身边有很多美人,就算是个天仙,时间久了也腻了,朕也许也避免不了。朕想想就好害怕呀。不过朕现在还是很爱她,朕跟她在一起几年了,也没有觉得腻,感情还越来越深。朕觉得她别那些女人应该是不一样的。”

他看了看李益:“你给朕想想,朕有什么办法,能一直这样吗?”

李益道:“臣没有办法。”

拓跋泓说:“这点办法都没有,朕看你也是个无能的人。”

他转过身,道:“朕回去了,你慢慢休息吧。朕今晚要回去陪她,她可能要生气了,朕要哄哄她,要抱抱她。”

李益道:“臣恭送皇上。”

拓跋泓道:“不要送啦,朕不稀罕你虚情假意。”

李益伏地,久久没有起身。

判决下来之后至行刑前的这段日子,李益和李羡被关到同一间牢室中。李羡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狱中一直重病,精神也受了极重的摧残,夜夜发梦说胡话。兄弟二人,这么多年感情一直不太好,也是逢到挫折,才渐渐又亲近。狱中相偎相依的日子,他们说了许多话,谈起家事、幼年和过往,都是惆怅不已。

谁能料到,他们兄弟,一生不睦,而今竟然要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此生已落幕。

李家因罪入狱,慧娴得到消息,匆匆寻逃。高曜来信表示愿意庇护李家,慧娴遂带着阿龙,刚满两岁的老虎,还有李羡的一双儿女,端端和阿芳逃去长安。她在长安呆了三月,日日以泪洗面,同时千方百计想营救丈夫和大哥。

这段时间,高曜也动用自己的力量,试图营救李家,然而不成。上头皇帝压着,死盯着这起案子,李因更是一门心思的试图利用此案将太后一并拉下水,高曜也没有能力伸手。

最后,李家还是被定罪了。

李氏被叛夷三族,李益李羡兄弟被叛凌迟。

慧娴听到这个消息,当场直接晕了过去。

她在床上病的奄奄一息,汤药不进,高曜关切寻医给她诊治,没有任何起色。一个月之后,京中有人来,送来李益的几件遗物,他身上穿的衣服,还有几件随身佩的玉佩。

衣服是洗过了的,然而很破,袖子和纫的边子很多地方都磨白了,有些地方还隐隐约约看到未洗净的血点子血块,颜色发暗。那是她离开京城之前,她亲手为他做的衣服。

一针一线,都是她用手缝出来的。

那把梳子……。

她忽然想起,问来者:“那把梳子呢?”

来者说:“并没有什么梳子。”

她说:“有的,肯定有的。”

他身上有把小小的玉梳子,是他最喜爱的物件。经常挂在身上,做个小装饰。样子挺可爱的,但是她不知道这物件的来路。

作为夫妻,他身边的每一样东西,她都知道来路,唯独这把小梳子不知道。问他,他说朋友送的,但是哪个朋友,他又不说明白。她问过几次,他含糊其辞后,她就不问了。

妇人的敏感告诉她,这东西,很可能是另一个女人的。

梳子不见了。

是她。

那个女人,是她害死他的。

她知道,一定是那个女人害死他的。

他太傻了,太蠢了,竟然为了个女人送了性命。

她捧着这身衣服,脸贴在上头,痛哭失声,泪流不止。

他死了。

只留下这身带血迹的衣服,上面还残存着他的气息。

离京前的那一次,竟是夫妻的最后一面。

她哭着道:“他的遗骨呢?大哥的遗骨呢?”

来者告诉她:“太远了,遗骨带不回来,留在平城了。”

她再次痛哭。

高曜劝慰她要节哀顺变,表示会收留她,不会让他们母子流落。高曜的夫人,小妾,也一并来劝她。

没有人能真正体会她的悲伤。

她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没听进去,只知道他死了。

他死了。

她的丈夫,此生唯一的丈夫。

众人劝慰了一场,最终还是离去了。这个节骨眼,高曜也没法安慰,心想等她冷静一会也好,放声大哭一阵,发泄发泄吧。他让下人将孩子带出去,将房门给她关上。

她在房中枯坐了一下午。

他死了。

她拿起一段披帛,悬到梁上,打了个结。她踩上凳子,将自己的头放进那绳索里,踢掉凳子。

老虎,阿龙,端端,阿芳,她通通不在意了。她本就是自私的女人,只在意自己的感受。李益死了,李羡也死了,留下她一个人,她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她也已经是朝廷在录的逃犯罪人了,活着也是蝼蚁般苟活,孩子,她也保护不了。就这样吧,她宁愿到地下去找他,兴许还能够相见。

她想到冯凭,万般怨恨。

你害死了我的丈夫。

她心想。

可你夺不走他的。

他还是我的,他去哪,我跟哪。

你高兴吧,你活在世上好好的享你的福吧,做你的太后娘娘。我到地下去陪他,我们还要做一生一世的夫妻。

第113章 太监

杨信站在永寿宫外, 看那殿前的天空中,五彩的彤云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天鹅, 停在前殿的宫顶上。黄昏的火烧云将整座宫殿笼罩在一层金灿灿、红彤彤的光芒中,仿佛有层层金屑洒在树枝上, 屋瓦上。连宫门前值岗太监的头发衣服都被染成了蜜金。初夏傍晚, 空气中残留着太阳的余温, 带着香气的,暖烘烘的, 又不灼热, 正是最好的天气。他穿着薄锦袍子, 玉带挽着一截细腰, 就瞅那天上云。形状可是真有趣,刚开始像只鸭子,这会儿变成天鹅。他就抱着手臂闲看着, 想看它还能变成什么样, 结果,那天鹅云越来越细长,很快变成一只腾飞的凤凰,红色的凤头,金色的翅膀。

杨信感觉这是个好兆头,连忙回宫去,笑道:“娘娘。”

冯凭刚被朝中一群大臣骚扰过, 精神累了,此刻靠在榻上闭目养神。她懒洋洋地歪着头, 听到杨信的声音,只是抬了一下眼表示:“做什么。”

杨信一身惬意,心情很好,笑歪坐到她榻前来,一手杵在她肩侧:“臣刚刚瞧着,宫殿前那朵云,像一只凤凰,怪有意思的,娘娘要不要去看看。”

冯凭无聊道:“不去,云有什么好看的。”

杨信低下身,双手扶着她肩膀,脸切近了,笑道:“去看看吧?老躺着多没意思。”

冯凭道:“我就爱躺着,站着累,躺着多舒服。”

杨信手在她后背上摩挲了几下,笑说:“起来嘛,要不我抱你去?”

他今天也不知道怎么了,高兴活泼的像个小孩。见冯凭不动,他故意拿手去挠她肋下:“快起来!”

冯凭怕痒,手臂紧紧夹住,同时忍笑。杨信两只手齐上地挠她,冯凭回了手打他,憋不住笑说:“你怕不是疯了?这么高兴,喝了弥勒佛的尿了?滚出去,别来烦我。”

杨信说:“没事就躺着,人都要发霉了,这会天不热,出去晒晒。”

冯凭老不肯,经不住他死缠,只得起身,整理了衣服往殿外去。她站在玉阶前,被杨信扶着,看那天上彤云,无精打采说:“哄我,你看这云像凤凰?这分明是一只猪啊。”

杨信抬起头,也纳闷了:“哎,刚才明明是凤凰啊,怎么变成一只猪了。”

他笑说:“不过也没事。”

他指着那片云:“你瞧,这云的形状一直在变,现在是猪,一会不定变成别的了,娘娘别着急,你慢慢看。”

他怕天气凉,唤小宫女去,取了她的披风来给系上。冯凭被他活泼欢快的口气说的心情也莫名轻松开朗,也就听他站在那不走,只是望着天上:“今天这云是不错。”

杨信笑道:“臣不是说假话的吧,这景象,三五年也难得一见啊。”

他道:“娘娘当心着,说不定一会又变回凤凰了。”

冯凭等着看凤凰,结果那云层的颜色越来越深,原来金红交错的地方,渐渐也被染成红彤彤的一片,那金色的小猪也被红云吞噬了。天空变成了均匀的红色,太阳也缓缓地沉到了宫殿下。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