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公司得到提升和发展,个人感情依然比较乱套==============在电话里,我问到。
什么??你怎么提前回来了?你不是要陪着爷爷奶奶过年吗?英子和我解释道,哥,我正想和你说这件事情呢。
这次回去你也看到了,爷爷奶奶他们俩个人太孤单了,太可怜了。
这些年对他们的疏于照顾,我心里挺内疚也挺难过的,所以没和商量就把他们带回来了。
我笑着回到。
呵呵,英子,你想哪去了,之前咱们不就说了好了吗,现在条件也允许了,这件事情你也不用和我商量,你做的对呀,我支持你。
好了,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了呢,看你在电话里搞的这个神秘兮兮的。
我现在正往回赶的路上,等回到家我去你哪看他们吧。
英子听我这么一说,也柔声的回应道。
恩,好吧。
对了,你们这次的行程怎么样?还好,等见面再说吧。
说完,我就挂了英子的电话,父亲在我身后多少听见了我和英子通话的内容,在后座上关切的问我,怎么了儿子?我转过身对他说。
哦,爸!也没什么大事。
公司的一个员工家是外地的,因为父母早就不在了,所以就把自己的爷爷奶奶接到这边过年了。
对了爸,这个小姑娘你见过,就是我公司的「小于」。
哦,你说的是小于啊。
我知道她,很干练的一个小姑娘。
父亲没有在过多评价英子,反而好奇的问起了英子的家事。
儿子,你说这个小于姑娘的父母不在了是什么情况?我也简单跟父亲叙述了一遍英子凄惨的身世。
爸爸点了点头,叹息到。
这个孩子命运可真够坎坷啊,一个小姑娘在外「无依无靠」真难为她了,怪可怜的。
我回到,可不是嘛。
要不这样,等回家我和你妈妈商量一下,三十带回来一起过年吧。
我笑着对老爹说,你不怕我老妈的怪脾气啊。
她能同意吗?臭小子,你还不了解你妈啊,「刀子嘴豆腐心」。
她心最软,这个主我替你妈做了。
说完这些,爸爸又接着说。
儿子,你爷爷奶奶走的早。
老家就剩下你的大爷和两个叔叔了,要不是这些年事情多忙的不开,再加上路途远,真想回去和他们一起聚聚过个团圆年啊。
我知道父亲一到过年的时候,就开始想念自己的兄弟姐妹。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样「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我笑着对老爸说,要不过了初三我陪您回趟老家吧。
老爹沉思了一下,说道。
看看吧,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就回去一趟。
老爹在车上和小军聊了会公司的事情,小军用专业的术语说了一大堆,听得老爹云山雾罩的。
就这样我们说着聊着,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车子也开进了小县城。
我让小军把父亲先送回家,然后又和父亲说塃到公司看看,于是我和小军开着车离开了。
我把小军送到了公司,却没有进去,而是直接开着车去了英子那。
在路上我给娇妹打了个电话,报了一下平安,她在家那边挺好的。
据说自己在家玩的好,心情就好了,食欲也跟着大涨,竟然在电话里告诉自己胖了好几斤。
她也问了我去大连的一些情况,我也简单和她说了一下。
妹子嘱咐我过年期间少喝酒,要多想着她。
呵呵,这女人真粘人。
我告诉她,知道了。
我也警告她,不许和任何老爷们搭讪,尤其是那个赵铁蛋。
娇妹笑着回到,你就放心吧,我人都是你的,心也是你的。
我又和她说英子把爷爷奶奶带回来的事情,雪娇知道这件事情很高兴,一个劲的嘱咐我,叫我好好的替她照顾爷爷奶奶,等她回来一起帮助英子照看老人。
说完了这些,我们也挂了电话。
等我见到英子爷爷奶奶的时候,她和我聊了很多。
自从我离开以后小镇后,这中间她奶奶清醒过一阵儿,也认出了她这个大孙女,娘俩在一起抱头痛哭,奶奶说什么都不让她再走了,后来英子想了想做出了把他们带回来的决定。
我心里明白,之所以英子这么做,也是因为爷爷奶奶在老家那边已经没有别的至亲了,就剩下她这么一个孙女。
虽然老人们住在敬老院里挺好的,但是英子还是不放心。
自己也觉得这些年没少让爷爷奶奶操心和牵挂。
如今自己长大了,应该肩负起父辈应尽的赡养义务了。
其实我心里更清楚,她这么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虽然英子嘴上没有承认,但我知道,她是不愿意离开我。
她一直跟我说,她不在乎没有结果的爱情,只要默默的守候在我身旁就满足了。
「她」对我没有失言,真的做到了!为了我,英子变了,变的成熟稳重了,变得对待感情专一专注了,以前的那个她已经「不复存在」。
初次和老人熟悉,老人家并不认识我,但她奶奶非常喜欢我这个大男孩,热情的拉着我的手说东说西的,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把我当成了英子的男朋友。
其实我早就见过他们,只是他们在混沌的状态下,对我没有印象罢了。
为了让他们高兴,我也哄的老人们很高兴。
英子看在心里,也甜在心里。
英子和我商量了老人的治疗问题,爷爷的白内障可以治愈,但奶奶的健忘症,时好时坏的。
医生也给了建议,要亲人多陪伴在身边老人的身边能好一些。
爷爷的治疗好办一些,随后我联系了我们当地的有名的医生。
经过她的初步诊断认为老人的年龄只适合保守治疗,后来英子爷爷的视力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稍微恢复了一些。
我和英子单独聊了一会,和她聊起了这次行程的收获,她得知我打算和对方的公司合作以及下一步要承接一部分工程活的事情。
英子知道后,非常支持我的想法,但同时也给出了一些比较中肯的合理建议。
她认为,我们公司现阶段如果要承接这样大工程的话。
我们的技术人员比较匮乏,需要大量增加专业技术人员。
在一个,她觉得最好在施工所在地,招录一批技术施工人员作保障。
她对合作的后续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一是这个团队必须需要一个核心带头人。
二是关于运营成本的问题,假如在本地带人过去的话,吃、住、行这三块的费用很大。
三是在当地雇佣人员的好处,首先能解决后续调试维护的问题。
其次能降低运营成本。
四是施工安全问题的保障以及后勤保障工作。
其实,英子是站在商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她所考虑的都是为了我们的公司利益出发。
她询问我,是否想过把工程发包出去?她的想法我明白,利润虽然少了,但我们不用操那不多的心。
听完英子的建议,我也把我的初步想法跟她也说了一下。
我明确的告诉她,这个工程如果接手干的话,决不能发包出去。
我也和她实话实说,讲了不发包的具体原因,主要是为了要还赵叔叔的「人情债」。
我也告诉英子,如果一切顺利成行的话,也许我们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很忙很累,我叫她为了我们当初所制定的奋斗目标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最后我和她商定,等过完年大家在一起研究一下,英子同意了我的想法。
我又和英子聊了会公司的事情,毕竟在有几天就农历春节了。
我问英子,放假的情况安排的如何?她告诉我具体安排情况,家远的提前放假回家了,门市关门7天,过了年正月初七开门营业。
我们也聊到了关于老人养老的问题,毕竟现在这个房子是租来的。
我叫英子春节过后,抓紧时间找一套合适老人居住的楼房,毕竟老人年岁大腿脚不利索,一楼最适合养老用,出门溜达也方便。
我的想法和英子「不谋而合」,句句都说道她的心坎上了,她点头同意,都听我的。
在临走前,我又问了一下家里现在还缺什么,英子告诉我过年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叫我放心吧。
我把一起过年的事情和她说,英子听完倒是挺高兴的,但一想到我厉害的妈妈又有些犹豫了,她知道娇妹在我妈妈那受到的待遇,就有些「打怵」。
我也看出了她的心思,并告诉她没事的,叫她放心吧。
事实上英子的担心是多余的,尤其是妈妈听完英子的凄惨身世,竟然当着我和父亲的面掉起了眼泪,并且在嘴里不断的唠叨着,这孩子命太苦了……。
还没等和英子正式见面的老妈就对她这个可怜的小姑娘起了「怜悯恻隐之心」。
都没有用我和父亲提一起过年的事,老妈直接给我下了命令,叫我把人给我带回来一起过年!本来我还挺担心的,可没成想竟然如此简单,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人生就像一部「有喜有悲,有苦有乐」电影啊,人与人之间缘分,事与事之间的联系,就像似上天早就安排好了一样。
让我喜出望外的是,两个女人一见面,就如同上辈子早就熟知了一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甚至让我觉的她们有着一种亲如母女的感觉。
妈妈对英子疼爱的程度也超出了我的想象,就连我这个亲生的儿子都有些嫉妒羡慕。
老妈还做出了一件让我和老爹没想到的决定,她认了英子做了自己的「干女儿」。
当老妈说着出了决定时,英子有些「受宠若惊」的不知所措,竟然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在我的提醒下,她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儿,赶忙跪在老妈的面前郑重其事的喊了一声「妈」。
当英子叫出「妈」的时候,她哭了,哭得很开心也很难过。
一边抱着老妈,一边撕心裂肺的哭着。
英子的哭泣是发自内心的,她的哭泣是被一份真诚所感动的,英子从小都没有享受过亲情母爱,那一刻她享受到了久违的母爱。
最后娘俩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反而把我们爷俩儿当成了局外人,甚至我们谁都没敢上前去劝慰。
俩人哭泣的场面就像失散多年的母女一样,把我和老爹也感动眼泪汪汪。
后来妈妈和我说过,她以前没注意过英子这姑娘,当正式认识了英子,就觉得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和自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冥冥中感觉和她缘分不浅。
在妈妈的心里,认为英子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很会疼人的女孩,更会哄她开心。
小姑娘比较精明能干,尤其是在做生意方面展现的才能让她刮目相看。
老妈,曾经在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认为英子更适合做她的儿媳妇。
至于雪娇,她看着就心烦。
哎……真的应了那句话,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是上天注定安排好的。
不是你「低三下四」的去讨好就能得到相应的认可啊,一切顺应天意吧。
就这样,我们六口人在一起开开心心过来一个愉快的新年。
整个正月从初一到十五,妈妈和英子这个娘俩天天腻在一起,英子尽心的陪着老妈,又是走亲访友,又是逛街购物,妈妈玩着,她伺候着,在外人眼里就像似一对亲母女一样。
老妈更是高兴的不予言表,走到哪里见人就跟人介绍,说身旁的漂亮小姑娘是她姑娘。
不少不明真相的人,还要给介绍对象呢。
其实那个时候,老妈早就发现了我和英子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但一直没有点破我们。
毕竟我是她老人家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我的一举一动和那点小心思哪能逃得过她的法眼啊。
至于为什么不点破我们,母亲也是有考虑的,第一英子太随母亲的心意了。
第二她想借用英子制衡我和雪娇的关系。
第三她有考虑让英子成为她的儿媳妇。
如果我不是一开始坚持要和雪娇在一起的话,如果不是后来和张老二(张小雨)发生了不敢发生故事的话,也许第一个娶进家门的女人有可能真的是英子。
有些事情在后文中我会慢慢道来。
先回到感谢张叔叔的事情上来。
在回来的第三天,我把单独张老三约了出来。
我们两兄弟也有一段时间未见面了,我们哥俩在一起的话题很多,说了很多,也喝了很多。
他告诉我过了年四月份就要出国留学了,当我得知他要出国,我也想好了如何报答他的方式。
酒后,我通过大学同学在中国银行兑换了些美刀,打算在他临走前送给他,毕竟是世界硬通货,无论去哪都好使嘛。
我和老三说了一下要去看看张叔叔的事情,一开始还是被拒绝了。
但是后来经过我的解释,他还是答应了,让我等电话。
和父亲去的那天,我给张叔叔家带去了一些从娇妹家带回来的土特产,张叔叔不想收,一再强调让我拿回去。
我劝说这都不是在贿赂您老人家,都是自己家养殖种植的绿色食物。
也不值什么钱,你就收下吧。
后来听我这么一说,张婶在一旁帮着我说话,说孩子的一点心意,东西不贵重也影响不了你的「两袖清风」。
在张叔叔点头同意的情况下,张婶才敢收下了。
他老人家一再嘱咐以后可不许这样了。
那天我们一家三口在张叔叔家吃了一顿饭,我和老三又陪着两位父亲喝了一些酒。
在饭桌上我见到了,好多年未见的老二「张小雨」。
她变更漂亮了,和上大学那会儿比变化很大。
老三说过,他二姐已经是县医院的外科大夫了。
不过,她见到我依然和小时候一样,还是那么「不冷不热」的态度,不太愿意搭理我的样子,给我面前展现的就是「冷美人」的形象。
妈妈能说回到,见到小雨直夸她张又漂亮了,问她有没有对象,还有意无意的当着她父母的面,提起给我当媳妇的事。
张叔叔和张婶到是很乐意,毕竟知根知底,我配他们家老二也是「郎才女貌」啊。
知道自己闺女的脾气本性,也没有敢在热闹的场合回应此事。
小雨的脾气的确很倔,一听话茬不对,说了声,叔叔阿姨,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都没和我打个招呼,抬起屁股站起来就走了。
小雨的举动,弄得我和老妈一度很尴尬,还是老爹出面岔开了话题,才让这种氛围才变的愉快了些。
饭局很快就结束了,在张叔叔家又陪着他老人喝了点茶,聊了聊。
在喝茶的时候,他问了问我的现状,我也简单和他汇报了一下工作和生意上的情况。
张叔叔也嘱咐我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毕竟是有公职的人,国家在这方面是有规定的。
他认为我还是以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主,生意这块最好不要参与过多,我也谨记了他对我的教诲,我表了态让他放心,我们不会给老人们添乱的。
他鼓励我好好干,有机会还是要往上走。
我和父亲陪着他又聊了会别的,就道了别,离开了。
在回来的路上妈妈很生气,认为小雨太傲气了,要不是看着她是县长的姑娘,早就……不惯着她了。
妈妈的意识里还停留在我们小时候,那个时候他家的姐三个总去我们家玩,她对小雨的印象还挺好的,没想到今天尴尬也让老妈对小雨有了全新的认识。
其实老妈的脾气更倔强,火气一直压在心里,如果小雨要是她姑娘,她那把火早就着了。
其实,谁都不知道小雨这样做是为什么,甚至不顾及父母情面,毅然站起离开。
后来也是老三和我起说了原因,因为她那个时候正在和一个男生热恋中,迟迟得不到父亲的认可,也正在和张叔叔搞着对抗闹别扭呢,我老妈的话题也正撞到枪口上。
我和妈妈说了了解来的情况,她才消了一些气。
初一到十五,英子陪妈妈比较忙,照顾爷爷奶奶的重任就交给了我。
所有的聚会都被我推掉了,除了初七开门营业那天,我到场放了一挂鞭炮,就又回到爷爷奶奶身边。
爷爷不认人,但奶奶时清醒时糊涂,一会认识我,一会就问我是谁家的孩子,老人糊涂了有时就像似三岁的小孩子一样,很好玩也很有意思。
前些年国家对于新年节假日的管理制度,并不像现在这样严格,一般从年三十开始到正月十五,大概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都处于停歇状态。
虽然国家规定了7天的假期,但无论是老百姓的还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意识里,不过十五是不算正式过完年的,所以正月十五前要想找人办事人都非常困难。
现在想想,那个好时候算是过去咯,现如今可不行了,如果国家规定年三十那天不放假的话,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在岗位上守着。
话又说话回来,年三十那天谁还会来办事啊,都在自己家里过年呢,不过,也不是完全绝对的,也有一些二虎吧唧的人来光顾。
过了正月十五,还没到二月二,雪娇的叫我接她的电话就来了,我答应了。
我利用了周六周日时间,把她接了回来。
农村过年不出二月二年是不会结束的,我去的时候都快正月二十了,依然年味很浓啊。
村民们天天依然大鱼大肉的,除了喝,就是「耍」(赌博)。
说到耍钱,我要说上几句。
农民手里不是没有钱,有些人手里有俩钱就不安生。
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打工、种地挣了点钱,在一个正月里就有的人输的精光。
南方什么样我不了解,在东北的农村,这种耍钱的恶习非常普遍。
小龙带我去溜达一圈,我也见识了这种场面。
有什么「推扑克」的(就是牌九)。
有打「麻将」的,还有耍三张(就是网络游戏叫「炸金花」,东北有的地方叫「拖拉机」),玩的都很大啊。
最后钱都让庄家或者抽红的弄走了。
有些人出去打工挣了点钱,回来就开始嘚瑟。
有些人种地忙活了一年卖了点粮食,手里有两个钱也跟着嘚瑟,玩着玩着钱都没了。
有些人输了钱想不开有喝药的,有上吊的,有偷有抢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都有啊。
这种例子在农村「比比皆是」。
这种现象,让人看着很揪心啊。
其实,国人骨子里就喜欢「赌」。
国人好赌,全世界都知道。
赌博有害,全中国人都知道。
党和政府采用了许多方法,但收效甚微啊。
问题的根源在那呢?我有一个疑问,农村天天这么「明目张胆」的赌博,当地的执法机关为什么不管呢?不要动不动就拿你们的官话糊弄老百姓,说什么我们的警力不够,管不过来的废话。
或者说我们去了,也查看了,没有发现什么。
我看是你们自身不作为吧!问题在哪你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到底为什么屡禁不止呢?值得深思啊。
如果老百姓相信你们放的狗p话,那老百姓真就都是傻子了。
其实,问题的根源就出在执法部门自己内部人身上。
我们老百姓还不明白你们那点破事吗?你们有特权,谁不怕你们啊。
你们恰恰利用了自己特权给自己谋私利,全天朝的老百姓都懂。
要不然,你们吃啥、喝啥、花啥?我说个真实的例子,这个事情就发生在前几年。
某省台的记者对某派出所辖区内的一处赌博地点进行卧底暗访,全程用的是针孔摄像机拍的。
所谓的赌博场所,就是那种有「电子赌博机」的电玩城。
里面摆放着老虎机,打鱼机,压分机等等。
记者把如何上分,如何退钱都暗中拍了下来,当时屋子里有上百人。
屋外的一组记者通过手机,拨打了110报警电话举报该场所有赌博现象。
在视频里显示,记者打完电话,就开始计时。
明明两条街道三五分钟就能到达现场的,可警方却用了半个小时才来。
民警是出警了,车也到了,看着这个电玩游戏厅关着门,也没强行破门,没用上五分警车带着警车开走了。
在内部卧底的记者拍的画面是这样的,当外面的记者一报警,没超过三分钟里面的老板就知道消息了,把人都疏散到别的地方了。
前脚警车一走,里面的记者又跟着一群人都又回到了游戏厅内部。
紧接着更有意思的是,随后在外拍摄的记者手机就响了。
视频中我们看到听到,一个自称什么大哥的人物打来恐吓电话。
质问记者,「你们是不是想找事?」在电话里骂记者,「你们是不是都活腻歪了,信不信弄死你们的话」。
记者也质问过对方想干什么?人家社会大哥也非常嚣张,骂记者说「不用你们嘚瑟,你不是报警吗,都给我小心点」。
可事实不就摆在哪嘛,还用明说什么吗?随后,记者把这种情况反映给了辖区的派出所,是个派出所的副所长接的电话,在记者的一再质问下,对方「哑口无言」答不上来。
后来新闻评论员也发表一段发人深思的评语。
我以为后续会有相关的报到,没想到最后没了下文。
至于为什么没了下文,我想也许官方介入的原因,公安厅看到这则新闻,为了挽回公众形象做了一些相应公关工作吧。
那晚所发生的一切,他们应该也反省和整顿了吧。
其实我觉得不论怎样去挽回局面,都已经晚了。
老百姓早就对你们失去了信心,除非把你全部解散了,或者直接用武警来接替你们的工作,也许在老百姓心中才能有所改观吧。
看看吧,你们在这条新闻中读懂了什么?如果执法机关内部不出现保护伞,为何对方能得到记者的手机号?不是你们内部出了问题那又是什么?都说「人民警察为人民,人民警察爱人民」。
可事实是警察早就不把老百姓的死活当回事了,早就把人民二字彻底抛弃了。
爱你个p吧,他们爱的是「人民币」!你们就不要在践踏人民赋予你们的权利啦!近期有些所谓的专家,叫嚣说什么人民警察工资太低了,说什么警察应该实行警衔工资,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在翻翻的涨。
我就想骂所谓的专家,你妈老逼啊!你懂得你妈了逼啊!我就想问问sb专家,你对警察的收入了解吗?你有发言权吗?你懂得他们的灰色收入吗?你不觉得他们这群猪狗不如的人渣,比流氓还流氓的人有何颜面挣高工资啊?你知道警察叔叔多有钱,多牛逼吗?还给他们涨工资?我认识很多这样的小民警,家里老底子一般,后来披上了警服当上流氓,都有了自己来钱的门路。
二三十万的好车开着,一两万的手机用着,高档香烟抽着,手里的钱大把大把的花着,小三小四的养着,高档小区住着。
有甚者,开着警车吸毒、贩着毒。
有些人目无法纪,执法犯法,持械打架斗殴,甚至弄出了人命。
(例子我就不列举了,你们自己上网搜搜吧)吃、喝、嫖、赌、抽样样精通吧。
这种例子不在少数吧,我没诬陷他们吧。
就这样的执法队伍,怎能叫老百姓放心?!我就想知道,他们还用花工资吗?说心里话,我对这群人确实有成见。
说的确实也有些片面,不能一竿子全部打死。
警察队伍里还是有「一生正气」的人物存在的,不过,都他妈的快要绝种了吧。
你们这群人渣,举着为稳定社会环境大旗,喊着保护老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打黑除恶」。
其实,你们才是这社会的毒瘤,你们才是这个社会上最大的黑社会。
有人会问,你是不是对这些人渣有成见啊。
我承认确实有,有些事我会在后文中提到。
我的观点只代表个人的对流氓的看法。
好了,不说这些了,话题一说起来就有些收不住,还是回正题。
我把雪娇接回来后不久,我们四个人就坐在一起研究了关于和大连方面合作的事宜。
首先,我把这趟之行的事情和大家简要的介绍了一下。
然后又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和大家讲了讲,也征求了一下他们三位的意见。
小军第一个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公司至今还没有承接工程活的经验,觉得我是不是有些太冒进了。
在工程发生地的距离上和人员管理上,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营业成本的上升的问题。
其实,我很也认同小军的观点。
之所以要承接也是为了报恩为目的,至于挣不挣钱都是其次的。
为了说服小军,给他足够的信心。
英子做了至关重要的发言,她把之前跟我说的一二三四五六点建议,也讲给了大家听。
当小军听完,也就不说什么了,也默默点头表示赞成。
自报奋勇的站了出来,担当了重任。
其实,就算他不站出来,我也要把挂帅的任务交给他。
毕竟技术这块小军是大拿,也只有他带队我才能放心的下。
至于家里边,小军把活交给了自己比较信赖的技术比较过硬的副手代管。
英子还是坐镇家里,她掌舵我最放心。
雪娇还是以后勤保障为主。
一切安排妥当,我们也做好了和对方洽谈的准备。
有人会有疑问,雪娇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为什么在多个后续的经营活动中被边缘化了?呵呵,说实话,娇妹在生意上确实没什么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