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淳于大人;你在担心什么呢?放心吧;高远有才;我自然用他!”周渊突然大笑起来;”我不会因为他与叶天南的关系;便将之弃之不用的;国事为重;是吧?”
“如此甚好!”淳于燕拍掌大笑:”国事为重也;就像我不喜欢叶天南一样;但只要他的所作所为与燕国有利;我便会使出十分的力气配合。太尉这一次上表奏为高远请将军封号;想来是狠狠地敲了叶相一个耳光;不定他怎么恼火呢?”
周渊微笑;”他怎么恼火;我又何必在意?”
“太尉;您说说;这一次高远受封之后;会不会真的骑上高头大马;带着八抬大轿去叶府娶亲?”淳于燕突然快活起来;”到时候;我一定要去看热闹;这个楞头小子;说不定真能干得出来。”
“他可不是楞头小子;一个楞头小子能有今日的成就?”周渊道:”燕国赵牧;嘿;公子兰有点意思;说得有点意思。”
淳于燕微微一楞;看着周渊若有所思的脸庞;不知怎的;心里突在浮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子兰在方城呆了一天;便启程返回;淳于燕陪着子兰一起加邯郸;条约已经签了;而且已经送回了蓟城;不过还有许多细节要在详细的敲定;作为燕国内史;淳于燕自然是责无旁贷;在方城的燕国文武大臣;远送数里;极其一个好主人的本色;而先前被委以重任的迎接使高远;此刻却仿佛被人忘记了一般;没有人让他也来为这位极度欣赏他的赵国国相送行。
但高远却也没有闲着;因为子兰的确是走了;但高远却迎来了一位让他也震惊的客人。
“冯发勇?”看着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位赵国官员;高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不久之前;这位落在自己手里的山匪;现在穿着赵国的武将服饰;有板有眼;从那个细节都看不出一个山匪的痕迹了。
冯发勇微笑着;”高县尉;别来无恙?多谢上一次县尉手下留情;这才让我与家人团聚;活命之恩;不敢稍有忘怀呢!”
高远盯着他;冷然道:”你能活命;是因为你给了我感兴趣的东西;一份价钱一分货;童叟无欺;怎么了冯大当家的;你的上司好像并没有为难你嘛!居然还这样神气活现的?”
冯发勇哈哈一笑;”我泄露了虎豹骑的事情;就算念着这些年的功劳不掉脑袋;将牢底坐穿那是肯定的;不过国相大人却将我带了出来;还将我派到您这里来了。”
“派到我这里来?”高远哈哈大笑:”你家国相有什么资格将你派到我这里来?”
“高县尉还不知道吧?燕赵条约一签定;接照约定;燕军便会作为赵国的盟友;向函谷关开拔了;我家相爷特地请贵国太尉;让高县尉作为前锋呢;我便是相爷派来为县尉作向导的。”冯发勇笑咪咪地道。
高远瞳孔收缩;这位公子兰还真是阴魂不散啊;自己这里哪里得罪他了;竟然一二再;再而三地暗算自己。
“你家国相还真是看得起我啊;不将我一路奉承到阎王老爷哪里;还真是不甘心啊!”高远冷笑不已。
冯发勇微笑着看着高远;”高县尉;公事说完了;不管大军会不会开拔;什么时候开拔;我总要在这里呆上几天了;高县尉;可容我说些私事么?”
“私事?”高远嘿了一声;”我与你之间;有什么私事可言?”
“与我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我家国相大人却有话让我带给高县尉。还请高县尉一定听一听。”冯以勇诚恳地道。
“他想说什么?”高远此刻对这位邻家大伯一般的赵国国相;已没有了丝毫好感。坐了回去;冷眼盯着冯发勇。
冯发勇也不生气;自寻了一把椅子坐下;看着高远;”我家国相大人说了;高县尉一定要当心周太尉;这位太尉将来一定会对县尉不利的。”
听了冯发勇的话;高远突然放声大笑起来;”这不正是你家国相大人推波助澜才来的么?怎么一转头便又来我这里卖好了呢?这是欺负我不知道当日的情况吗?”
冯发勇摇头;”国相大人早就知道县尉会这么说;其实国相大人只不过是在那一堆干柴之上又浇了一点油而已;有了这点油;烧得更旺一些;没有这点油;这堆干柴仍然会燃起来的。高县尉;你是聪明人;应当能想到这其中的关键。”
高远心中微凛。看着冯发勇;拳头卡卡的越握越紧。
“你不发达;不努力;叶天南瞧不上你;不会将她的女儿嫁给你;这就逼得你要拼命地来立功;来拓宽自己的晋升之路;现在;你已经做到了;至少;现在的你在叶天南哪里;已经不再是扶风的那个小县尉了;你马上就会成为一个有封号的将军;而且手里还有了好几千能征惯战的士兵;这在燕国;已经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或许;叶天南当真会接纳你了。”
“但是高县尉;你想过了没有?一个能征惯战;手握强兵的国相的女婿;为会周太尉所容么?所以我家国相才会提醒高县尉;千万不要被一些表面的东西蒙住了眼睛。”
“你家国相在太尉那里离间完了还不算;又到我这里再离间一遍么?”高远涩声道:”太尉大人对我很好;不是他;我有可能得到一个将军的封号么?周太尉胸有万千河川;岂是你们所能想到的?”
冯发勇也不恼;”高县尉有把握那更好;不过高县尉;我家国相大人说了;如果有朝一日;你无处可去;无路可走的时候;别忘了他;他的大门始终是向你敞开着的。”
高远眯起了眼睛;看着冯发勇;眼中尽是疑惑。
“县尉不用疑忌;我家国相大人的领地是代郡;想必你是知道的吧!代郡以前面对匈奴;现在匈奴要完蛋了;但要面临的敌人却是比匈奴还要凶恶的秦人;所以国相是求贤若渴;如果有一天;高县尉在燕国呆不下去了;便去代郡;我家国相大人必然倒履相迎。说句实话;我们那里;的确需要您这样的将领。”
“赵国不是有赵牧吗?”
冯发勇笑了起来;”赵牧将军是赵国的赵牧将军;国相希望有一个代郡的赵牧。而且;国相大人认为;高县尉你在燕国必然是呆不久的;因为你太出色了。一个太出色的身后却又纠缠着太多复杂背景的人;恐怕会有很多人会对你不利;你防不胜防。”
“叶天南;周渊;宁则诚;不论哪一方想要接纳你;另外两方都会想法设法来破坏;你想投靠那一方;另外两方都会竭力阻止;高县尉;我家国相大人说;最坏的情况就是三家为了某种利益上平衡而达成协议;将你牺牲掉。如果真到了这一地步;请你早作决断;离开燕国;前往代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八十三章:绝不会出现第二次的机会
函谷关;赢腾环视着破落不堪的城头;这一场战事已经打了快两个月了;再有十天;应当就满两个月了吧;他扳起指头算了算;可是函谷关还在自己手中;对于这一点;赢腾很是自傲;谁说自己老了?如果李信来说;不定还支持不到这个时候呢?李信长于进攻;而防守;自己却是更擅长一些。
李信呐;你要是还赶不回来;我这条命可就要交待在这里了!虽然自傲;但赢腾却深知;函谷关此时已是强弩之末了;他的兵快打光了;此刻;他能积聚起的所有力量;不超过一万人了;而且这一万人中;没有受伤的廖廖无几。
如果不是秦武烈王将咸阳的黑甲军交给了自己;函谷关早就守不住了;可是现在;自己的援军还没有着落;赵牧那边却还有援军在源源不绝地抵达;赵国看到了机会;晋阳郡赵舍将一批又一批的晋阳青壮送到了前线;而临近秦国的赵国各郡都在向这里输送兵力;虽然这些军队比起赵国常备军差了不止一个档次;但蚁多咬死象啊。
赵牧该发力了。以他的经验;应当看到自己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这几天;赵军攻势突然放缓;这可不是在让自己有缓冲的余地;而是在积蓄最大的能量;以求爆发。
赢腾深知;函谷关一破;咸阳之有再无遮挡;而其它看到机会的国家;必然会趁机痛打落水狗;攻破函谷关;这可是中原六国多少年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此时的赢腾;已经穿起了盔甲;提起了大刀;接下来;他也要亲自上阵了。环顾着四周正在忙碌的士兵;眼里浮上了一层骄傲之色。虽然函谷关中死伤累累;所剩无几;但剩下来的还是平静如昔;没有丝毫慌乱;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激动;就这样平平静静的修补着城墙的缺口;搬运着守城的器械;擦拭着已经崩开了口子的兵器;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替换的武器了;只能将就着用了。
这样的平静;才是一支真正的强军!赢腾笑了。中原六国的军队那也叫强军;瞧瞧自己的儿郎们吧;这种视生死如无物的平静;哪才叫一支真正的强军。
“儿郎们;唱起来吧!”赢腾大声喊着;满脸的白胡子甩着;”让我们在战歌声中;迎接赵军来送死吧!”
纠纠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雄壮的歌声在函谷谷上响起;声音虽然已经嘶哑;但却更显悲壮。看着关上秦军边唱边做着下一次战斗的准备;赢腾不由泪流满面;如果援军再不来的话;这就将是最后一战了;函谷关;自己终是守不住吗?
纠纠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远处;突然传来了更为雄壮的歌声;函谷关上的歌声却戛然而止;所有人都回过头去;惊喜浮现在他们的脸上;是援军吗;一定是援军!
赢腾蓦地回过头来;李信;是你来了么?
远处;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手持武器的人群;但是;那不是李信的军队;飘扬着的大旗不是李信的将旗;竟然是秦武烈王的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