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凯老脸一红,默默地坐了回去,看来这一次,高远是真动怒了。
“这个监察院长你别干了!”高远语也惊人,堂内众人都震惊地抬起头,监察院,还有他的前身军法司,从头到尾一直都是曹天赐在负责,现在撤了曹天赐,那个能接手?更何况现在正是多事之秋,都督这是气糊涂了么?
不少人正想起身建言,高远接下来一句话却又让众人放下心来,“监察院长不干了,但监察院的这摊子,你却还要干好,抓住了李云聪,这个监察院长还是你的,抓不住,你趁早给自己找一个接班人吧!”
“天赐明白了!天赐一定会抓住李云聪的。”曹天赐抬起头,两眼通红。
“看来你现在还没有冷静下来,也罢,你就在这里给我跪到天亮,里头便是昏迷不醒的严议政,在他前头跪头,也许有助你清醒清醒。”高远站了起来,丢下一句话,拂袖而去。
众人站起来,看了一眼垂头丧气地跪在中间的曹天赐,都是摇摇头,紧跟着高远走了出去。
大堂之内顷刻之间,便走得只剩下了蒋家权一个人,片刻之后,得到消息的严鹏从内里赶了出来,看到在大堂中央直挺挺的跪着的曹天赐,不由大是尴尬,只能将求救的目光看向蒋家权。
严家属于刚刚归附征东军的新人,而曹天赐却是不折不扣的老资格,还是高远的心腹爱将,更是高远的亲传弟子,这样一个人物,即便是偶有所挫折,异日复起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现在高远让他跪在这里,他要是心里记恨上了严氏,可不是什么好事。
看着严鹏求救的目光,蒋家权却摇摇头,在场的人,也只有他明白高远的用意。
“天赐,李云聪是燕翎卫的老人,经验丰富,在这一行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你与他相比,还只是一个未经人事的娃娃,你,能抓住他?”蒋家权沉声问道。
“我一定能抓住他。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一定会逮住他的。”曹天赐咬牙道。
“空口白牙解决不了问题,李云聪现在就在辽西,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他么?”蒋家权笑问道。
曹天赐霍然抬头看着蒋家友,对方话语间的意思,他一下子就听明白了,“蒋议政?你知道他在哪里?”
“我不知道他在哪里,但我能猜到他下一步要做什么!”蒋家权笑咪咪地道。
“请议政赐教。”曹天赐眼中露出了热切的光芒。
严鹏以悚然动容,抱拳向蒋家权道:“还请议班不吝赐教,李云聪,我是欲杀之而后快。”
蒋家权站了起来,“东胡已经释放了大燕前太尉财周渊,不日周渊便将过境辽西回蓟城。”
曹天赐的眼睛眯了起来,喃喃地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只要盯住周渊,便能逮住李云聪。”
“不止是逮住李云聪,还要保证周渊不要出任何事情。檀锋他们想杀了周渊,我们便要想法设法保住他的命,让他回到蓟城去恶心恶心他们。”蒋家权哈哈大笑着转身出门,飘然而去。
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年初一
积石城的这个春节过得异常热闹和喜庆,这是征东府迁来积石城后的第一个春节,自然要大大地庆贺一番,为了这个,征东府户部的王武嫡,咬着牙拨出了一大笔银子来装点整个城市,用高远的话来说,在有的时候,浪费也是一种必要。因为某些浪费可以让治下的子民看到整个征东府的兴旺和蒸蒸日上,亦可以极大的增强子民的自信心。
居住在积石城以及周边的百姓,无论是燕人还是匈奴人,经过两年的苦苦经营,现在的日子比起其它地方来说,已经是相当的好了。每家每户都有地,而征东府的赋税又相对较低,而且这些开垦出来的田地,现在基本上是免去赋税的,产出的每一粒粮食,都是自家所有,可谓家家都有余粮。特别是最早来到积石城的那一批人,两年的时候,已经足以让以前的生地,变成熟地,产量也大幅度的提升,家中更是粮仓满满。
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其它的收入,积石城兴建,并没有向这些居民派遣劳役,而是按工日付给报酬,每做一天工,都会有一天的收入,哪怕这些工钱并不高,但对于整个中原来说,这亦是头一份,在这一片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政府向百姓派遣劳役,那都是明正言顺,不需要付出一分钱的。
对此,高远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而这套理论在经过两年的实践之后,也终于被蒋家权,王武嫡等大臣们接受。不要怕给老百姓们付钱,老百姓们兜里有了钱之后,就会拿出来买东西,来消费,而征东府对于商家征收的税赋,却是整个大陆之上最高的。换而言之,这些钱最终又通过种种手段,流回到了征东府手中。商家虽然有怨言,但现在征东府辖区之内,最大的商人便是四海商贸,而四海商贸又为征东府所控股,他们自然是没有二话,连四海商贸都没有话说,其它的商人,便也只能接受这一点。
日子一久。所有的商人们也发现,虽然征东府征收的赋税极高,但他们的货物流通速度却快了无数倍,因为老百姓手里有钱了,自然买的东西就多了,每一笔生意的利润看似下降了,但一年通算下来,比起以前,竟然还多赚了不少。怨言自然也就下来了。
更重要的是,商人们的地位,在征东府控制之下的区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一点,尤其让他们感到满意。
其实于高远来说,市场经济的那些高深理论,他是一窍不通的。不过毕竟来自那个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即便是以他那点浅薄无比的经济知识,在这个时代。也足以改变许多。
而更让高远满意的是匈奴人与燕人之间从最开始的敌视,漠然,到现在的融洽,亲如一家,为了做到这一点,积石郡的太守吴凯算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现在的积石城,匈奴人不会种地,燕人便会组织有经验的老农,前去手把手的教,而燕人对于养牲畜不在行,匈奴人便也会上门热情相助,互通有无,互相帮助,结果自然便是一起提高了。
积石城外边的村落,越聚越多,开垦的土地也越来越广袤,每家每户都养殖着牛马羊猪等牲畜,传自匈奴的奶酪,马奶酒等特产,每家每户都能制作,而这些东西太多,本地消费不了,便收四海商贸收购,走出辽西,走出燕国,行销四方,为积石城人带来了大量的利润。
利润更大的则是各类皮毛生意,以前匈奴人与中原人交易,总体来说是吃大亏的,一些锅碗瓢盆针头线脑的小物件,都能换来匈奴人家里多得无法堆放的皮毛,但现在,由四海商贸统一起来的这些生意,让中原各国原来做这些生意的人无不感叹,暴利的时代结束了。
高远甚至允许四海商贸向燕人,齐人,赵人,魏人卖马。
战马,从来都是这片大陆之上最重要的战略特资之一,即便是在匈奴王庭时代,对中原输出战马也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高远的这一决策,在征东府内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因为所有人都认为,骑兵,现在是征东军的最大的优势,如果大量向中原各国卖出战马,那他们也能组建起骑兵,征东军的优势则荡然无存。
对此,高远却是淡然一笑,反问道:“一名步卒训练要多长时间?”
一名步卒的训练,一个月即可掌握基本的知识,半年,足以成为一名精锐的士兵。
而一名骑兵呢?
没有数年之功,骑兵很难发挥出优势,而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骑兵,所需要的时间恐怕更长。
更何况,养一名骑兵一年的花费,足以养数十名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