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城在;城亡人亡。”身后的声音有些颤抖。
重光的身子微微一抖;从这句话中;他听出了李信的意思;看来咸阳城中的局势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严重;否则李大将军绝不会连函谷关都弃而不顾了。李大将军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清楚;抵抗到底;争取时间。这让他想起了数年之前;嬴腾大将军战死的那一战;也是在函谷关城头;为了争取时间让秦国的大战略得到实施;嬴腾大将军当场战死;从咸阳率领援军赶到的大王也负多处伤势;但那一战;彻底扭转了秦国的战略局面;将匈奴几乎从这片大陆之上抹去;从那以后;匈奴再也没有做为一股势力重新出现;不得不依附于现在大汉王国的高远而得以生存。
现在;轮到自己了。
重光并没有为此感到愤怒和伤悲;想反;他只觉得浑身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能再一次重复嬴腾大将军当年做过的事情;这是做为一名秦军将领的荣光。
“遍城传李大将军军令;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重光呛的一声拔出了腰间佩刀;”即便全员战死在函谷关头;也绝不后退一步;告诉我们的士兵;嬴腾大将军的英烈此刻正站在城楼之上;注视着我们秦军儿郎;不要坠了嬴老将军的脸面。”
“遵命!”身后传来的声音不再有颤抖。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随着传令兵的大声呼叫;一声声重复将领的声音在函谷关城头响起;渐渐地汇聚成一股洪流;声震云宵。每个秦军士兵的激情在这一声声呐喊声中迸发到了激致。
“纠纠老秦;卫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秦军的战歌在城头之上响起;缭绕于天地之间;经久不息。
赵国中军大旗之下;荆如风策马而立;在他的身边;河东郡守赵晋也相随在一侧;听着远处函谷关城头之上传来的声声军歌;荆如风的身体微微颤抖;竟是老泪纵横。
“荆大将军;您怎么啦?”赵晋略感诧异;问道。
伸手抹了一把老泪;荆如风不好意思地摇摇头;”老了;也脆弱了;二十多年了;我终于可以从函谷关堂堂正正的打回去了;怎能不感慨万分;感谢老天爷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啊;我已经快要七十了;如果不是这次机会;我想我这一辈子;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故乡咸阳;再去看一眼那里曾经熟悉的街道了。”
“大将军有肯定的把握能攻下函谷关?”赵晋到现在;仍然是有些怀疑。
荆如风自信地笑了笑;”听;这是秦军的战歌。”
“我知道;这些年;我的耳朵都听起茧了。”赵晋不以为然地道;他的封地与秦人比领;隔三岔五便要与秦人干上一仗;秦人战歌如何不熟悉。
“再听听;仔细感受一下。”荆如风呵呵笑道:”看这一次的战歌与你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赵晋诧异地看了一眼荆如风;侧耳仔细听了半晌;心中略有所感;”这歌声之中似乎多有悲壮气息;而少了以往这歌中一往无前的气势。”
“对了!”荆如风拍掌大笑;”赵郡守果然是知兵之人;秦军势大;这些年与我赵军对垒;负少胜多;所以以往他们在唱起战歌之时;心中多抱有必胜之念;是以歌声之中自有一往无前的气势;但今日他们有坚城可依;却依然只见悲壮;而无胜念;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们的兵力严重不足;不足到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守住函谷关;所以;我们一定能攻下函谷关;区别就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当然是愈快愈好!”赵晋被荆如风一翻话说得顿时也信心百倍起来;”多拖一天;便有可能生出变故;当年赵大将军功亏一篑;时至今日我每每思之;仍是扼腕长叹啊!”
“这就要看我们儿郎们的战斗力了!”荆如风道:”如果我估计不错;城中兵力不会超过五千人;我以十倍之军攻之;迟则三五日;短则一两日;必破函谷关。”
“好;破了函谷关;赵某定要与荆大将军在函谷关内一醉方休。”赵晋大声道。
“一言为定!”荆如风大笑着;举起手臂;厉声喝道:”传令三军;进攻。”
战鼓之声惊天动地;函谷关上下;烈焰冲天;浓烟遮天蔽日;数万赵军蜂涌而上;向着阻挡他们脚步的函谷关发起猛烈的进攻;城上;秦军士兵们高唱着战歌;奋勇还击;城上城下;羽箭往来如飞蝗;羽箭的嗡嗡声;床弩的尖啸声;投石机投出的石炮沉闷的声响;战士们搏斗时的怒吼;垂死时的惨叫;使得函谷关顷刻之间变成了修罗地狱。
天际之处;炽热的太阳渐渐失去了温度化为一盘金色;缓缓垂落;一天的时光;便在无休止的搏杀之中转瞬即逝;城上城下;积尸累累;函谷关却依然傲然屹立于金色的光线之下;伴随着阵阵收兵的金锣之声;赵军潮水一般退了下去;露出了遗留一地攻城器械和无数的尸体。
城头之上;重光无力地坐下;手中的刀早已卷了齿;如同锯子一般;身上铠甲也是处处残破;血迹斑斑;不知是敌人的鲜血还是自己的伤势;一坐下去;几乎就不想再站起来。
“将军;您看!”身边;同样累得坐倒在地上的士兵们忽然惊呼起来;在函谷关的左右两则远处;各有三道浓烟从地平线上升起;直上云宵。
“三道狼烟!”重光悲伤地低下了头;长平城;阳丰城已经失守了;从现在起;函谷关将再无侧翼掩护;看样子;赵军河东大营的十万大军已经倾巢而出了。
赵军大营;赵晋脸色很是难看;白天的拼死搏杀;让他看得有些心惊胆战;虽然他一直处在战事的前沿;但真正上前线目睹这种杀戮却还只是第一次;往日;他只是在后方负责为前方将士筹措粮草而已。
“大将军;我们能打下函谷关么?”他又变得有些不自信起来。白天;秦军的战斗力再一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当然能;明日必破之!”荆如风意态悠闲;”今日虽然无功;但已重创函谷关守军;我仔细观察了关内守军最多不过三千人;便算是兑子;我也吃定了他。”
赵晋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荆如风说得很轻松;但这轻松之间;却代表着上万条性命将不复存在。
赵晋告辞离去;荆如风走出了自己的大帐;看着远处水光之下如同一只怪兽一般趴伏地天地之间的函谷关;他很是遗憾地摇摇头;重光;猛将也;只可惜;他注定要死在自己的手中。
对不起了;我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他在心里低声道。
为了彻底让赵军不再怀疑这一次进攻的正确性;重光和守城的三千秦军士卒必然是李信抛出来的诱饵;他们存在于函谷关的目的;就是拼死抵抗;直到最后一人。
第九百八十八章:煌煌汉威(112)
夜半时分;赵希烈与李明骏两军齐齐赶到函谷关下;与荆如风会师;正如荆如风所料;长平城;阳丰城秦军守军数量极少;大量秦军去向不明;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秦国碰到了大麻烦;而最大一种可能就是秦武烈王的大王子已经找到了蒙恬;蒙恬起兵叛乱;迫于形式;李信只能率大军回返咸阳卫护咸阳安全;至于函谷关能不能守住;已经不在李信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大将军;长平;阳丰一失;函谷关已经孤军;李信又率军而去;我军拿下函谷关指日可待;当年赵牧大将军没有完成的伟业;将要在我们手中实现了!”赵希烈喜出望外地道;如果能拿下函谷关;便是赵国这几十上百年来最大的成功;而这一切;却是在他父亲当政之时实现的;千秋功业;史书之上必然会浓墨重彩地记上一笔。
荆如风含笑点头;”希烈说得不错;函谷关中;不过三千孤军;今日与我中军一场激战;损失只怕过半;明日天一亮;明骏便率先进攻;以半天为一轮;如果不能攻下;则换希烈再上;到了晚上如果还没有攻下函谷关;便换老夫再来;三军轮换;明天;我军必须要拿下函谷关;然后挥全军直逼咸阳;哈哈哈;到那时;我倒要看看;号称天下第一名将的李信;能不能有回天之术?”
帐内众将一齐大笑;不过笑声之中却有着各种意味;赵晋看着荆如风;笑容之中还有着不少揶揄之意;荆如风如此安排;摆明了是想让赵希烈拥有第一个攻入函谷关;拿下这大秦第一重关的荣誉;这个年近花甲子的老头子;拍起马屁来;也是丝毫不逊色于他在军事之上的才能啊。
李明骏本身便是赵杞的心腹;亦是赵希烈的密友;对此安排;自然也是毫无异义。
“今晚你们左右两军好好休息;老夫的中军为你们警戒;秦军士卒;从来都是面临绝境而毫不气馁;亦需防他们晚上偷袭;扰乱我军军心。”荆如风站了起来;”五更全军起床埋锅造反;天亮之时;总攻开始。拿下函谷关;直逼咸阳!”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