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不着了。
裹着厚厚的披风的牛奔,在百多名士兵的卫护之下,向着康居出发,领头的,居然还是那个余江,不过听说这小子升官了,王剪对他上一次陪伴牛奔同行很是满意,现在他成了一个小县主,麾下的奴隶也扩充到了两百户,当然,兵丁自然也相应地增加到了百余人。对于陪同牛奔,余江倒也是非常高兴,这位汉人的大官没有什么架子,好打交道,不用费什么劲就能有功劳可拿,更重要的是,这一趟出行,一应所需都是大将军支付,不需要自己掏银子,此去康居,来回便是快一些也要一月有余,说起来这是大将军掏钱替自己养活了这些人一个来月,可替自己省了不少钱。
行走在道路之上,牛奔自然也要看一看王剪对于这片地域的治理,同行的余江,也是一个极好打听当地情况的好人选,这家伙,根本没有一丁点的保密意识,只要是他知道的,有些时候,牛奔刚刚启一个头,他就能滔滔不绝的一吐为快。
不费力便能获得很多的情报,余江自然不知道,他所说出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牛奔来说,都是很珍贵的情报,对于分析王剪在这一片区域的控制力,百姓基础,军事实力,都能做出一个大概的评估来。
堂堂的大汉国安局中将,对付一个不识字的前秦军小兵,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应当说,王剪对这一片区域的统治还是很成功的,虽然他并没有改变这里奴隶制的实际情况,他的麾下,取代了原先的统治者成了新的奴隶主,但他同时又以一条条律令控制了新的奴隶主们对奴隶的权利,奴隶主们再也没有随意杀害奴隶的权力,同时又给予了奴隶们一条出路,那就是立下战功或者其它突出的功勋,将会被赦免,成为自由民,同时将得以土地,官位等一系列的赏赐。
新的奴隶主们比起以前的统治者显然要仁慈许多,光是这一点,便足以让这片土地之上的占绝大多数的奴隶们俯首贴耳,期待着自己能立下功勋,成为下一个幸运儿。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继往开来(199)喜悦
蓟城王宫,高远的书房之内,爽郎的大笑之声透过玻璃传出来,即便是外边的卫士们,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大王的喜悦。
由不得高远不高兴,从还在征东军开始,他便开始发展的水师,到现在已经真正可以称之为海军了,虽然还没有走出多远,但在亚州境内,却已是可以横行无忌了。巨大的远洋大船已经可以无视季节的限制,自由地航行于海洋之上,配备了火炮的舰队在海面之上,基本找不到可以与之相抗衡的对手,而与强大的战力相对应的是,一直以来悬而未绝的扶桑岛国在大汉水师的巨舰大炮的威胁之下,终于屈服,向大汉投降了。
扶桑之战,因为出战的是大汉国内并不广为人所知的海军,投入的金钱虽多,但人员却少,整支舰队,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五千人,对于国内动辄便是十万人以上的会战,的确是不值一提,但对于高远来说,这一仗的实际意义却远胜于国内的任何一场大会战。
扶桑,也就是以后的日本,盛产金银,亦是硫磺矿藏的大户,以前这个岛国虽然贫穷,国内诸候林立,混乱不堪,但大汉限于投入的人手,一直以来,都只占据了沿海的一些据点,并没有能力深入,随着这一年多来逐步加大力量,才开始渐次深入。
但逐步深入也引起了这个岛国的反弹,许多扶桑地方势力联合起来开始对抗汉军,一度让汉军十分的头疼,直到汉军新装备的火炮上船,以及手雷等火器在水师陆战队之中的大量应用,这种威力巨大的,对手从未见过的武器,终于彻底摧毁了对手的意志,就在昨天。高远得到了远征军的最新战报。
扶桑投降了。
作为高远来讲,扶桑的屈膝,不仅仅是大汉王国在海外的一次重大胜利,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自己终于出了一口恶气,作为一个二世为人的家伙,前世的记忆虽然早已经开始模糊,但每每在地图之上看到这个条国土犹如一只小虫子一般的国家,高远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一些不愉快的回忆便会涌上心头。
哼哼,日本!他在心里冷笑道。从现在起,我要让你们穿汉服,说汉语,读汉书,永远成为大汉王国的臣属,至于那面让人恶心的旗子,将再也没有机会出现在阳光之下。
“杨清一这一次可真是立了一大功,他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遂引诱对手聚集主力与他决战。可怜的扶桑人看到杨清一孤师远征,又远离海岸,失去了水师的支援,居然集结了几乎所有的力量想要打垮他。可惜啊,他们万万算不到,这一次杨清一带去的是他们无法想象的武器,在大炮的轰鸣声中。那些乌泱泱冲上来的武士还以为是天降雷霆呢!数万人伏尸战场,这一仗彻底打寒了对手的胆子,他们再也没有力量与我们对抗。只能屈膝投降了。”寇曙光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杨清一是接任他成为海军司令官的,虽然功劳是杨清一得到,但这里头自然也少不了他,而且他将得到最大的一份,因为海军的底子是他打下来的,而他来到政事堂之后,负责的也是海军这一块。
这一仗之后,他在政事堂中说话的份量将大增,而且,从此以后,海军可以从陆军那里分得更多的资源。
“大王,海军的力量还需要加强啊,拿下了扶桑,我们便在海外拥有了优良的港口,有了向外海前进的更好的跳板,您说过,外面的世界很大,要让太阳照到的地方,都有我们大汉的黄龙旗飘扬,那么就必须要增强海军的建设,建更多的船只,训练更多的水手,建立更多的海军陆战队。”寇曙光趁热打铁,当着书房内政事堂的所有成员,以及几大部的部长们大声道。
“海军现在不是重点。”第一个跳出来的,自然是国防部的部长叶重,现在国防部主管的是陆军,而海军基本上是大王直接管辖的,具体的事务又是寇曙光在办,现在每年的大议会审定的军费就只有那么多,海军拿多了,陆军自然就少,而作为叶重,也要为这些军费的分配伤透脑筋,数量一少,这一碗水就更难端平了,自然不干。“国内秦楚尚立,特别是楚国,实力犹存,而且这几年以来,楚人在我们的威胁之下,励精图治,虽然经济上每况俞下,但军事实力却在稳步增长,其国土面积,人丁之多,仍然犹胜我国,便是秦人,亦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并不是没有一搏之力,当务之急,还是要加强陆军力量的建设,在荡平陆上的敌人之后,才谈得上向海外进军。”
“建设海军也不是不能打击秦楚,至少我们能在打击楚国之上出大力,楚国国内,河流众多,亦正是我们水师发挥作用的时候。”寇曙光反驳道。
叶重哼哼几声:“寇议政,你们的海军舰船能看到楚国的内河之中去,只怕走不了多远便会搁在那里吧!”
寇曙光嘿嘿笑了起来,“叶部长有所不知啊,我们水师在发展远洋舰队的时候,内河水师也一直都在建设之中,李荃现在的内河水师便已经颇具规模了。”
“不管水师如何,最后还是要靠陆军来解决问题,大王,我建议将火炮马上装备陆军,至少现在要装备到第一军区去,依我看来,根本不需要与秦人磨噌了,直接架上大炮轰过去,任他城池固若金汤,也给他炸成齑粉。”
“叶部长,你当火炮这么容易便造出来吗?去年今年两年的产量,也仅仅只装备了我海军一部呢!”寇曙光道。
“这还不简单!”叶重冷着脸,“将火炮从舰船之上卸下来不就可以了?打完了秦人,再还给你们。”
此语不出,不仅寇曙光的脸绿了,连高远也忍不住大声咳漱起来。
“叶部长,这是行不通的。”高远连连摆头:“现在造出来的火炮太重,你知道水师舰船之上的火炮一台有多重么?重达数千斤。除了装在舰船之上或者安装在城池之上还行,想要装备陆军随军移动,那几乎是不太可能。在我们国内还好说一些,毕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都已经开始用水泥硬化,马车拖着大炮还能移动迅速,当真与秦人打起来,他们国内那糟糕的道路条件,这些火炮能动起来,只怕走不了多远,便得趴窝,带着这样移动缓慢的家伙与秦人打仗,那你只有挨打的份儿。再说了,你不要以为装上了火炮的陆军便天下无敌,我们研制出来的火炮,现在缺点多多,不一定就能克敌制胜,在扶桑的胜利,也是因为敌人太孱弱了,可秦人却不是这样。”
说到这里,高远不由想起了上一世的那个历史之上,那时的明王朝的火器已经非常发达,至少比自己现在要强得多,但最终,他们却输给了关外那些满清铁骑。就此开始了中华文明数百年的沉沦,直接导致了中华民族在随后的数百年之中受尽了欺负。
“大王,这些火炮难道就不能造轻一些,易于携带一些吗?”叶重有些不死心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