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要是咱屋接手了那铺面,每天只管去收钱儿,一年也比种地赚头多。”
自打年前动心那么一回,知道这事不厚道,赵启财一直就没往这上头想过,这会儿一听媳妇这话儿。心里头又有些踌躇了。
李氏又是跟他掰扯起今后祥子成亲至少五两聘,玉翠跟巧铃两个也要嫁妆,靠种地,就光祥子亲事,没个三五年屋里根本就缓不过劲儿来。又是说起这么些年跟着他过的苦日子,没一天安逸时候。
赵启财也就沉默了,起去外头转悠了一圈,想道:媳妇要闹腾,就叫她去闹腾吧,要是关全真乐意,也算是解决了自家的难处,如意……关全待她不错,也就过给他当妹子得了。
他忍不住有私心地想:这事做的很是不厚道。传出去只有叫人指着脊梁骨骂的,不说旁的,他大哥那一关就先过不去!即使要办,他也得闷不吱声的,只管叫媳妇出面。以他平日的为人,阿全跟倩倩两个尽管心里头不舒坦。也只当他是劝不住李氏,所有的怨气该怪罪到媳妇头上去,不管是邻里间,还是亲朋间,媳妇本就没混上个好名声,也不差这一回,自个总能保住个脸面来,无非再叫人说一回惧内。
这事不光彩,得了铺子,心里却留了愧。
他一辈子,甚少做亏心事,有那么两件,一是当年娘在他屋时,没能压下媳妇好好养活娘,叫娘吃了不少苦头。要说第二件,也就是这回打定主意对铺子那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媳妇去说。
也就想着,得了铺子以后,屋里的情况就能好一些了,今后再想法子帮衬关全,就算帮衬不上,将来倩倩跟大勇娃儿出生了,倩倩跟小孙子的生活也能过的滋润,屋里有了钱儿,他娘那头,媳妇总也不会太吝啬。
将来大勇他们两兄弟分家时,照旧把这铺子分给大勇跟倩倩,到那个时候,几件事都办齐,心里也就舒坦了。
心里头主意定了,第二天李氏收拾包袱跟倩倩两个关家去,他也就没拧着,当着关氏的面儿,沉着脸儿阻了几句,李氏当然不肯听,执意上关全屋里去。
在门口拉扯了一阵子,手上也没用死劲儿,还是叫李氏挣脱开。
关倩倩心头倒是盼着赵启财能阻了李氏,但凡公公能拿出点一家之主的架势来,她也不发愁如意今后在屋里的生活,可见公公也就那个样子了,搞不定李氏,屋里的主意更是一件拿不定,想想今后如意也指不上他。
她也是个硬气的,见公公这样温温吞吞的,瞧出他不顶事,便说:“爹也别拉扯了,我哥要是同意,也就把阿如过到我大哥屋去,左右不会亏待娃儿。”
赵启财叹气一下,什么话儿没说,转身回了屋。
到了关家屋,正逢如意今个去朱氏屋,过了年,朱氏便说教她些针线上头的活计,她心里头高兴,今个一早吃了饭就上朱氏屋去,这会儿晌午还没回来。
李氏一瞅如意不在,正好。
便把手里提的吃食往桌上一搁,叫关全别麻烦,水也不用倒,饭也不用备,今个来,就是要个准话儿。
关全今个见李氏来,就知道赵启财没劝住她,之前又早跟妹子合计过,对今个这情况,也早有心理准备,寻思一阵子,也就没多废话,说是明个就去官府办手续,过到赵启财名下去,铺子就给赵家!如意那头,李氏也赶紧给她过过来,今后娃儿就跟赵家再没半点关系。
(鞠躬感谢yu21yu21,小夜Saya两位亲给的粉红票。周末过去,紧接着元旦又要到了,公历年末的最后几天,预祝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结束2012,开始一个崭新的2013。)
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的开始
李氏只呆了一会儿,得了关全那话儿,絮叨一阵子自个屋的不容易,又不确定地再三询问,摸定了关全的心思,正午没到便起身告辞,说是明个就等关全一块去过户,走前又说如意前头穿那身袄子是巧铃的,一穿就是这么些天,也不知道还回去,她巧铃姐今年冬天没的穿,还穿的前年的旧袄子。
关全心里很是来气,摆手叫她回,说是叫她别发愁,袄子明天一准给她屋送回去。
李氏回屋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丈夫,下午也没闲着,赶紧就上外头串门子去,李氏打算把张胡氏辞掉,她也瞧得清楚,胡氏年纪大了,出活儿不利索,平日也就揽些小缝小补的活计,胡氏给如意做的那件成衣,她瞧着也就是个中规中矩罢了,并没多出彩,在铺子里的地位可有可无。也就是周氏吹的响亮,说胡氏为人多么的实诚,做活多么多么的仔细。要真水平高,老早不就成了别个铺子里的绣娘?这个时候早在屋里颐享天年,还用得上这大年纪出来做工?
所以也就打算着,把胡氏辞去,重新在村里找个跟她交好的,针线利索的婆娘去当绣娘。
朱氏还是要留住的,她那绣工很是不错,她前头也打听出了,腊月卖的火热,还亏得朱氏那绣了花的帕子,想想这婆娘还是要留下的。只等她亲手接了铺子,具体的分成再寻空跟朱氏谈。
至于倩倩,她就算了!往后自个镇上去,她还是得留在屋烧饭打扫。一心伺候她爹跟祥子吃喝,一天天的往外跑,心再给跑野了!再者说,考虑到卖铺子她不情不愿的。也就不愿意再让她铺子里帮忙去,免得她再生出个啥不该有的心思来。倩倩本就是个新手,铺子能开起。还不是靠两个绣娘?自个不识字,钱儿却会数会算,铺子没倩倩张罗,照样能成。
赵启财看见李氏的高兴劲儿,心里也舒坦些,想想这么些年,李氏也是穷怕了。这回揽上铺子,往后总有她好忙活的,开春带着玉翠镇上去做买卖,屋里头祥子跟倩倩也就能消停消停好好过日子。
他对做生意本就是门外汉,绣活上更没他说得上话儿的时候。也就由着李氏去张罗。
晚上关倩倩上了炕,把腊月统共赚了多少银子的告诉了如意,除去给张胡氏开工钱儿,朱氏对半分成那些个帕子成衣钱儿,余下手头里还有四两半。
可铺子里的布料丝线只余下一小半,年一过需要去县城买布进货,抛去进布钱儿,手里这四两半又去一大半。
李氏只看见生意好,却不想想铺子当初投入的钱儿不足。布匹丝线存货少,朱氏的手工费又不低,现在她手里虽然留有几个钱儿,但要想持续经营下去,手头的大部分钱儿非得搭进去不可,若再像腊月那样行情紧俏。借钱儿周转也是没个准儿的。
关倩倩也就随口说起之前的打算,“你朱婶那绣花帕子很是紧俏,胡婶做活踏实,人又亲厚,寻她来的回头客也怪多,明年预计形势不错,本还考虑等开春进了货,先给帕子再加加价儿,然后抽出个空儿,分批拿到县里去试试水。”
如意皱着眉头寻思一阵子,“大嫂,咱手头不是还剩余四两半吗,咱再攒五两,是不是就能重新开个铺子?”
关倩倩点点头,“余下这四两来钱,也就只够将凑租个房置个门面,采购布匹丝线非得再寻出四五两钱儿。”
然后两个人又详细的合计了一阵子,手头能余下这些钱儿,其实算是富余的,即使铺子给了李氏,不算伤了元气!比起去年开铺子前的手足无措,手里既有了一半的钱儿,又有了前头开铺子琢磨累计出的不少经验,重新开铺子不是没有指望的。
如意今年开始学刺绣,针线上头一天天也就能娴熟了,得闲做些小活计,关氏那头再想法子做点小买卖,关全在屋种地也能资助一部分,要不了一两年的功夫,重新开铺子的钱儿也就攒出来了。
如意也就宽了心,大嫂做事总是筹划的仔仔细细,前头开铺子前还没想着赚钱,就先考虑到了如果赔本该做咋样打算,她这些规划如意看在眼里,所以很是信任大嫂。
也就盼着将来她能出绣活儿了,好能跟着大嫂一块做买卖,毕竟这铺子是因为她才给了赵家。
大嫂这次回来,还悄悄给她和关大哥一人置办了一身开春穿的薄衣裳。
关大哥成日就穿那一身藏蓝色的粗布衫子,到了冬天,在里头加一层袄就是冬装,天儿热了,脱了袄子又是夏装。一身藏蓝衫子,一年四季不变样儿。
别说,这回大嫂让胡婶子给做的灰棉布衫子,他穿上显得整个人文气不少。
如意实事求是说了心里的想法,关大哥听后,还没高兴两下,大嫂便扬着嘴角取笑他,“文气啥?一脸的络腮胡瞧着碍事,穿啥都像个莽汉,赶明儿剃了,我大哥也是个帅气小伙!”
气的关大哥红着脸儿直瞪大嫂。
这身衣裳他舍不得穿,说是等身上这件再穿出个补丁再说,可他心里头高兴,没事就把大嫂给做的衣裳拿出来在身上比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