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新列强时代 > 第100部分

第100部分(1 / 2)

>步兵必要的强悍火力支援,好比后世解放战争时期威名赫赫的‘火炮刺刀’战术。

不过武器再好也得有人操作,那十来位弩炮手将三架弩炮架在城内太平军抵抗最激烈的那座院子外头。

可惜弩炮手们业务还很不熟练,一通手忙脚乱硬是没搞定那三座弩炮。最后吴可实在看不过眼,主动出手摸索着装弹拉弦,鼓捣了好一会儿才将弩炮弄好。

还真别说这玩意的威力确实惊人,只见‘轰轰轰’的三声巨响过后,一时烟尘弥漫低动山摇。再看太平军战士坚守的坚固小院院墙,露出一条条犹如蜈蚣般狰狞裂缝。

这威力让围观一众乡勇队战士砸舌不已,没说的手忙脚乱又是一通石弹轰出,般受摧残的院墙再也承受不住轰然倒塌。早就准备多时的乡勇队刀盾手们一拥而上,不过盏茶功夫便拿下整个院子。

有了这三架弩炮帮忙,龟缩城内打算顽抗到底的残余太平军战士终究没能顶多久,不过区区半个时辰基本就被清剿干净,至此崇阳县城收复!

城里的零星喊杀声停下后,迫不及待的吴可带领亲兵小队的亲兵们直奔县衙粮库和物资库。其他乡勇队青壮则负责打扫战场收捡伤员。

吴可现在很开心,攻打崇阳县城这一仗完全是他自己策划、自己指挥打的第一场正规战斗,并且轻松的消灭了拥有城墙防御的几百太平军守敌,这份成就感真让他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等回到城外临时驻地时天色开始变得昏暗,吴可跟手下小弟们心满意足的享用城中地主和富户们孝敬的丰盛晚饭。

有了之前几个镇子的经验,天城镇被赶走的地主富户们早早便赶到乡勇队临时营地报道,希望等乡勇队拿下县城之后能第一时间收回自家宅院跟被抢财产。

这也是乡勇队能够四面合围县城的主要原因,这些县城地主跟富户一下子提供了近两百家丁青壮,战力如何估且不轮单单看着就很有声势。

幸好突围而出还有留在城中顽抗的太平军没丧心病狂到将手头物资一把火烧掉,这让收复县城的乡勇队收回极丰。

算上战场上缴获的物资共计钢刀两百柄,长矛近百把,弓箭五十余套还有其它武器若干。最让吴可兴奋的,是四角城楼上的两架中型投石机,这玩意在没攻城火炮的前提下绝对是防御利器。

除了这些可以直接杀人的武器之外,其它物资也不在少数,比如崇阳各地的一些特产都有少量存货,茶叶,布匹,金沙,酒水等等等等。

据俘虏仓库‘保管员’交代,太平军主力离开时早将库房里的物资清扫一空,这些东西还是留守太平军慢慢积累而来。

果然,要想富打家劫舍绝对是条路啊!

除了那些武器跟物资之外,缴获最多的还是粮食……

尽管太平军张帆部主力路过时搜刮了一遍,但仅仅留守太平军不到半月时间的继续搜刮,县衙粮仓里依旧堆得满满都是米麦杂粮还有未经处理的金黄谷子,足够上千人马坚持到春末夏初时分。

让吴可惊喜的是,在县衙物资仓库某个蛛网密布的角落,竟然发现了二十来杆锈迹斑斑枪托几乎腐烂的鸟统,另还附赠受潮火药百斤铁沙几十斤……

这惊喜来得太过突然,正嗑睡呢就有人送来枕头!

乡勇队的人数多了摊子大了,加上外界局势风云变幻,乡勇队也得及早做好准备才是,于为以后考虑,吴可琢磨着组建一支五十人规模的鸟统小队,之前还为鸟统不足而头疼呢,没想到现在一下子全部解决。

此时乡勇队总人数九百出头,分成三个中队每个中队三百人。每个中队又有六个小队,每个小队标准五十人,小队下面就是什伍之类的基本单位。

明说了吧,一个小队就是后世所谓的加强排,一个中队自然就是加强连,整个乡勇队在吴可看来就是一个加强营而已。

拿下崇阳县城天城镇之后,乡勇队暂时停下了前进脚步,只是派水牛很土狗各带半个中队人马分别前往白霓镇跟桂花泉镇。如果没有太平军防守就直接占领,有的话试探一下派人盯住大部队回返天城等乡勇队主力人马休整好后再做计较不迟。

吴可此时在这什么呢,坐镇崇阳县城天城镇一边享受返家地主富户们的奉承,一边忙活着乡勇队扩招事宜。

应当地乡绅一再热情恳求,也是为治理崇阳考虑,加上乡勇队确实到了再次扩充规模的时候,于是他顺水推舟便答应了下来。

那帮刚刚返家地主富户们被太平军吓怕了,虽然太平军张帆部主力过通城时受阻多待了几天,给了崇阳大部分地主老财撤离争取了时间。

不说有些顽固地主老财舍不得家里的坛坛罐罐结果惨遭镇压,就是这些及时逃出来的家伙,这些日子在山里可是吃足了苦头。

现在好不容易等来乡勇队帮他们收复家园,尽管还得花钱孝敬可他们就是愿意。吃过一次苦头之后谁都不想再吃一次,所以他们一边招揽家丁护院的同时一边希望乡勇队能够越强大越好。

不是这帮家伙突然变得有觉悟起来,经过太平军的一番清扫,乡勇队可以说是附近几县实力最强的官方武装,在地方团练还没大行其道的时候,这些乡绅地主还是很愿意相信官府滴。

盛情难却之下,加上吴可心中早有扩张计划,自然就此顺水推舟答应下来,敞开了大门开始招人……

第211章新兵训练故事多

黄小山,男,十八岁,崇阳县沙坪镇周家村人。

小山初为周家村周家佃户,后因年轻力壮有点身手加入周家组建的民团。太平军过境期间,跟随周家老爷躲入深山吹了近月寒冷山风。

待邻县乡勇队收复沙坪,作为周家民团青壮配合乡勇队作战,先后参加石城伏击战,收复石城跟县城两次战斗。

因身手不凡战斗时悍不畏死而受到乡勇队若干小队长赏识……

跟随乡勇队战斗的日子,是黄小山自出生以来感觉最爽快的两天。同时知道了乡勇队的良好待遇之后,他更是萌生了加入乡勇队的强烈渴望。

尽管因为表现英勇,主家周大财主没少做出拉拢优抚暗示,可惜早就看清周大财主真实面目的黄小山完全没有兴趣,一心一意想要加入乡勇队。

行军途中不时旁敲侧击一下,只是可惜一直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本来他都不抱啥希望了,没想到乡勇队拿下县城之后立刻竖旗招兵买马,黄小山二话不说第一个报了名。

……

成为乡勇队新兵之后,黄小山被分到新兵营第三小队第五什第二伍,稍微休息一阵熟悉身边战友之后,第二天一早一干粉嫩新兵就在悠扬的起床号声中,穿好新发的勇字号服,开始轰轰烈烈的新兵训练。

黄小山感觉十分新奇也是分兴奋……

可是新兵第一天训练过后,他心中的热情就被一盆冷水兜头差点浇熄。

列队列队列队,除了列队还是列队,枯燥乏味不说还特折磨人。

一天下来,就算以黄小山强壮的身体都有些受不了,深冬季节竟然硬生生折腾出一身大汗。

说实在的这些根本不算什么、等队列训练上了正规开始军姿等等训练的时候,那才是噩梦的开始。

幸好他从小习武性格坚毅,之前又受过赏识的乡勇队青壮提点,尽管训练很是枯燥乏味但依旧认真去做,赢得教官们一致看好。

每天都得听从教官的口令一板一眼的做着动作,可是其他的大部分新兵因为没跟过乡勇队,加上文化水平的问题,对于口令根本就难以理解,于是乎动作标准的黄小山也就成了那些教官心目中的好苗子。

特别是听说黄小山读过几年村中私塾,大部分是文盲的教官更是加大了对他的训练力度,对黄小山另眼相看作为战斗骨干培养,操练得更加严格了几分。

在这个即将纷乱的年代,有着过硬的本领无疑就是生存下去的的最好保证,黄小山也完全理解教官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更是破天荒的一次也没有偷懒。

等结束了一个星期的队列训练后,表现良好的黄小山更是被被任命为二伍临时伍长。然后就开始了更加严格的战术以及作战技能的训练。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