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9日,韦俊、洪仁政等率兵分7路从武昌城撤出,随战随走,胡林翼军进入武昌城,宣告耗时日久的湖北之战结束。
此役太平军伤亡1万余人,清军俘太平军检点古又新、赖集新、指挥周宏元、将军陈得高、邓世俊、黄开发等54人。
同日,汉阳太平军亦撤出,指挥刘满战死,太平军势力彻底退出武汉地区。
在此关键时刻,湖北全境收复的消息让人信心鼓舞,吴可跟左宗棠自然开心不已。
尤其水牛部在武汉战役中表现出色,作为外省援军每每表现精彩,受到钦差大臣湖广总督管文跟湖北巡抚胡林翼的大加赞赏。
而且水牛当初拉出去的三千人马虽然损失不小,但这小子却是个不肯吃亏的主,一边打仗一边暗中收编看得上眼的团练武装跟投奔青壮。等到战斗彻底结束的时候,他手下人马竟然高达六千之巨,而且都是见过血上过战场的老兵。
吴可接到消息后自然高兴,眼下还不清楚情况如何,兵力正是多多益善之时。
因为战功,水牛此时已被朝廷封赏记名总兵官衔,为了避免可能引起朝廷猜忌,他并没有立即召唤水牛回归,而后动用关系让那小子就待在江西九江一待。一边做好参与江西大战的饿准备,一边随时准备听候命令加入安徽清军序列。
洋人可能再一次发动鸦片战争的事儿实在太过重大,这样的事情在没有确切消息之前不能随便乱说,就算自家心腹弟兄最好也不要知道的好。
当然,作为同盟的张亮基自然不必隐瞒。
担心书信往来出问题或者说不清楚,吴可跟左宗棠将安徽清军主力扔在河南洛阳一带,要求手下小弟不可懈怠加强训练,两人则日夜兼程返回安徽庐州。
“这事可不能胡乱猜测,梦臣你哪来这么大信心?”
张亮基吓了一跳,对于吴可的大胆猜测震惊不已。
“洋人的表现太过反常,我不得不像这方面联想……”
吴可又将之前跟左宗棠做过的解释再说一遍,最后无奈的一摆手:“当然,事情没彻底闹清楚之前,我是不会胡乱向外宣扬的。”
“你做得不错,就应该谨慎行事!”
张亮基点头表示赞赏。
“我和季高兄崛起得太快,在官场上的人脉太过匮乏,想请张抚台帮忙打探一下广东那边的具体情况……”吴可适时说出自己心中想法。
第356章暗地里
纷纷扰扰之中,咸丰六年过去咸丰七年到来……
吴可这个年过得还算轻松,河南大的匪患已基本清除,安徽清军主力于过年前便返回淮北驻地。
当然,因为知道历史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洋人打到了天津和京师一带,所以他离开之前还跟河南巡抚言明,有事尽管打招呼。
那河南巡抚自然感激不尽,安徽清军又是帮忙剿匪又是帮忙处理庞大的流民,让他们省了多少麻烦事啊?
还别说,安徽清军一路收留流民过百万,河南境内的流民数量一下子减少了超过五成,之前流民遍野的状况一扫而空,看起来也不那么碍眼了。
再加上捻匪收拢带走的青壮流民,河南灾民竟一下子缓解不少,让焦头烂额的河南官场上下大松了口气之余,又一头栽进美好的搂钱行动之中。
请张亮基帮忙打探的消息也在年前传了回来,让几人松了口气的是,尽管英国人迅速出兵攻击广州,但因为兵力不足不得不抢掠一翻后迅速撤离。
1856年10月23日,英军开始行动,三天之内,连占虎门口内各炮台。
27日,英舰炮轰广州城。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掠广州督署后退出。12月,洋行夷馆被毁,尽成灰烬。一艘自广州开往香港的英国邮轮遭劫。
1857年1月,英军焚烧洋行附近民宅数千家,后因兵力不足,为等待援军而退出珠江内河。
而且英国人在香港动作频频调集兵力,一副大战之前的繁忙紧张摸样,但此时却并没有急着向临近的广东发难,好象还在准备当中。
几人商量之后没有着急提醒两广总督叶名琛,都被洋人抢了督衙要是再没点警惕心,那真是蠢货一枚了。
再说了,两广事务也轮不到他们插手。叶名琛可以在洋人面前表现软弱,但自己人想要插手两广事务就有打脸只嫌,还是少给自己找麻烦为上。
幸好他们还有曲线救国之路,直接将他们的担忧写成折子递给朝廷,让朝堂上衮衮诸公决定是静关其变还是采取防御行动。
至于理由嘛也很好找,之前邸报上有过这方面的介绍,再加上安徽清军的火枪队闻名已久,自然有与洋人打交道的渠道,知道一些东西很正常的。
可惜让人失望的是,他们联名所上奏折犹如石沉大海般没掀起半点浪花,只是在年前得了朝廷的再一次封赏。
吴可哪看得上那些稀薄的金钱奖励,还有那劳子轻骑都尉的爵位奖赏?
心中对这个朝廷失望不已,尼玛大敌当前不想办法解决,还装鸵鸟以后洋人不过就是闹一闹而已?
他现在可是身居安徽提督之位,一省军门的地方封疆,朝堂上也有了那么几位同盟和关系,想要知道一些东西还是很容易的。
再说了,张亮基不也能够打探出很多朝堂上的信息么?
真是一帮没眼力的家伙,整天就知道争权夺利醉生梦死,等到洋人真的打上门来的时候,是不是又得来个‘移驾承德’?
虽然从不对大清抱啥希望,但在体制内混久了,捞了不少好处也希望朝廷能有点用处,至少别没事就犯浑做出一些让人心寒的事儿来。
可惜的是,他的希望注定要破灭。
既然朝廷不重视,那他也只得自己重视起来,暗地里做一些布置。
当他将心中想法告之张亮基跟左宗棠的时候,尽管他俩不是很赞同这样的决定,但还是闷着头答应下来。
此时太平军经过天京内杠可谓元气大伤,湖北战败就是一个最好明证。
可以说从此刻开始,清军与太平军的战斗已经完全变了样,太平军很难再有实力席卷整个南方地区,能保住江苏跟江西两省地盘就已经很不容易。
清军也从之前互有攻守的状态中转成全面进攻,要不是还有几位牛人支撑,太平天国能不能再撑几年都是个问题。
可以说,太平军距离灭亡已经不远。
他就不相信,朝堂上那帮人精看不出这一点?
既然看得清楚,那为何还将消灭太平军的事儿放在首位?
难道再掀不起风浪的逆贼真就这么可恶,非得将所有精力都放这上头?
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难怪不足二十年的安生日子,已经让他们彻底忘记了道光二十年的耻辱遭遇吗?
“此次洋人肯定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没见他们抢了两广总督衙门还不甘心,又在香港调集兵力准备大干一场么?”
“之前他们为了修约蹦达得那么厉害,这次动作肯定也小不到哪去,说不定还会波及到京师安危!”
“你们那是什么表情,洋人船坚炮利的想要杀奔到天津外海难道朝廷还能阻止得了?”
“到时候就是咱们表现的机会了!”
“你们还真别不信,凡是往最坏方面想总没错。再说洋人的水师厉害不假,但陆军如何就两说了!”
“什么火枪队威力强大,要是没有那些辅助兵种还能那么牛气?”
“真到了那时,咱就让那帮洋人好好尝尝人海战术的滋味!”
“到时候挽危局于即倒,升督立堂不在话下!”
也不知道是被吴可说的话打动,还是有其它什么原因,总之张亮基跟左宗棠默默的开始配合暗中做好战前准备。
结果散布在淮北各地的团练倒了霉,大过年的还得顶着凛冽寒风操练,那日子有多难熬就别提拉。
与此同时,乡勇队后勤大总管吴天志领了差事,再次联系上亨利等熟悉军火贩子,下了大笔定单直乐得那几个英国佬眉开眼笑。
同时,吴天志不动声色提出附加条件,要求亨利他们帮忙弄到最近几月以来能够弄到的所有外文报纸。
虽然有些奇怪顾主的要求,但这不是什么麻烦事儿,收集一些报纸也算不得什么难事。尽管知道香港那边闹得动静不小,但亨利他们只是小小的军火商,根本就没精力顾忌这些也没资格插手这些‘国家大事’。
等到春节期间第一破军火抵达之后,随之而来的各种洋人报纸也静静的躺在吴可的办公室桌上……
第357章特别训练
噼里啪啦……
吴可乐呵呵看着眼前鞭炮齐鸣的热闹场景,心情说不出的愉悦高兴。
这个年过得不错,没啥烦心事儿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