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新列强时代 > 第301部分

第301部分(1 / 2)

>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总督衙门精干官吏终于弄清楚了土人闹事的具体原因,不出吴可所料背后有人支招和鼓动。

“哪方面的势力?”

吴可对此早有预料倒也没任何吃惊的地方,只是平静问道。

“有琼崖地方势力,也有两广江湖势力插手其中,更有洋人的影子若隐若现!”负责调查此事的心腹人手一一汇报,将调查出的疑点和证据全盘道出,并指明了几家直接暴露的势力名单。

“琼崖的地方势力就由琼崖道台衙门解决,让水牛部人马密切配合就是!”

“至于两广的江湖势力,找个由头再来一次‘严打’行动,重点关照这些江湖势力和老巢和堂口,让他们老实下来不要再胡乱折腾!”

“至于插手其中的洋人势力么,让水师人马在几条重要航道上多剿剿匪,恩就以三个月为期限!”

吴可轻描淡写就布置好了应对之策,接下来一段时间两广之地和琼崖以及广东外海黄金航道将要不太平了。

……

刚刚处理完琼崖铁矿,以及连带引出的一系列糟心事儿,便有巡抚衙门官吏和军中负责情报收集和分析的武官匆匆赶来拜见,告诉了吴可一个很不好的消息:进入贵州剿匪的三支隶属于两广清军管辖的湘军将领,发来想要带兵入川的请求。

“这帮家伙……”

吴可好一阵无语,同时对湘军的凝聚力暗暗忌惮不已。

此时石达开部太平军入川与清军的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地步。

4月12日黎明,涪州清军分为三路出击。黄泥坡地势甚高,唐炯驱兵仰功伤亡颇多屡攻不动。

这时他突然发现坡下一些草屋已经无人驻守,前几天在这里敲锣打鼓的太平军都已回到大营中去,就想出一条毒计,派人蛇行而上纵火焚烧草屋。

久雨草湿草屋被焚后烟焰蔽天,加上当时正刮东北风,浓烟都吹到太平军阵地上,熏得太平军将士几乎睁不开眼,清军就乘机爬上山坡攻入大营。

由于这里地势险要,守军大都是入川太平军新征募将士,久经战阵的石部太平军精锐老兵不多,清军攻入军心已乱,唐友耕乘势猛攻轻松就夺取了太平军好几处阵地。

石达开这次围攻涪州并非为了争城夺地,而是想占领此城作为基地大举渡江。这时见到清军死守城池急切难以攻下。长江水道中又有清军的炮船来往巡逻暂时无法渡江。

如果贪功强行拿下这个弹丸之地,反而耽搁了另觅渡口抢渡长江的时间,于是下令撤围全军西进。

石部太平军进入巴县县境时,因为清军都已撤走,去防守长江北岸,所以并未发生战事。

太平军既入巴县县境,与重庆隔江相望,本有进取重庆的想法。但是派人侦察之后,知道湘军刘岳昭部已到重庆,长江中的船只已停靠北岸,之后放弃这个想法西去江津。

石达开自入四川围攻涪州不克之后,就一直沿着长江南岸向上游进军,随时准备寻觅适当的渡口抢渡长江。清军则沿长江北岸向上游移动时时进行堵截。

时间越拖虽然对石部太平军越发不利,但四川总督骆秉章也承受巨大压力,急需外来兵力帮忙围剿堵截肆无忌惮的太平军,这才有了几部湘军人马想要入川的请求……

第595章隐患

摆在吴可眼下的问题是,要不要答应进入贵州那几支湘军人马的请求?

为此,他以两广总督名义,召开了一次两广区域临时的高级将领会议,商讨进入贵州那三支湘军部队的出战请求。

这次会议没有任何一位湘军派系将领参加,所以讨论时候也没什么顾忌畅所欲言有啥说啥。

两广三品以上,将领们分成两派,一派以广东清军将领为主,因为与湘军的接触不多,也没接受过湘军多少好处,所以对于进入贵州的三支湘军人马,主动要求参与四川大战的请求不说不满,但也别指望他会主动赞同。

另一派则是广西清军一众高级将领,他们这些年一直与那三支进入贵州的湘军人马并肩作战,结成了非常深厚的战友之情,在不涉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能帮一把还是愿意帮上一把的,所以他们表态支持那三支湘军部队的入川请求。

见此吴可也没啥好说的,在商讨会议结束后便做出了决定。

两广清军高级将领不愿意得罪湘军,他又何必当这样的恶人?

乡勇队和湘军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也没啥过不去的深仇大恨,主要湘军不主动触碰乡勇队的利益,涉及湘军利益的一些事儿他便能做到睁只眼闭只眼。

就像此次……

他并没有一口答应三支入贵湘军将领的请求,只是要求他们先把贵州的叛乱苗民弹压下去,而后入驻于贵州与四川交界处,等待四川大战的局势再做决定。

吴可可不想让朝廷以为,他和曾国藩私交很好的样子。

南方联盟已经足够让朝廷忌惮了,那是花了近十年时间才打出的交情,朝廷尽管忌惮却也很是赞赏这样长时间打出来的革命友情,该有的封赏和好处一点都不能少,否则就是寒了前线清军将士们的心。

当然了必要的防备朝廷也没少做,最主要的手段自然是给南方联盟制造‘敌人’来分散牵制其恐怖的影响力。

要是这时候突然传出,吴可或者说南方三督与湘军统帅曾国藩关系亲密的话,无论朝廷对吴可有多倚重,都会下手毫不留情进行打压。

吴可此时的布置还没完成,更不想因为这种事情受到朝廷的攻击和打压,再说了他跟曾国藩以及湘军真没这份交情,可不愿意因着这种事儿麻烦缠身。

所以,他一边安抚住进入贵州急欲加入四川大战,帮湘军大佬骆秉章一把的湘军三位核心将领,一边将这事儿以六百里加急的方式向朝廷做了报碑,总之他不愿意因为莫须有的事情将麻烦主动招惹上身。

而身处贵州的湘军大将刘长佑等人接到命令后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强压下心头冲动老老实实按令行事。

他们三人清楚得很,两广总督吴可可不是善人,也许其他督抚会高看湘军一眼,可作为清军另一支强军乡勇队唯一领袖的吴可可不会在乎这些。

吴可不将湘军当作手头核心战力,他们便很难享受到地位上的特殊待遇,只能老老实实听候差遣。

而且四川大战的局势,真不像他们信中所言那般紧张,石达开部太平军虽然气势汹汹,却并没有对重庆一带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在四川,清军与太平军双方好像是在隔着长江竞走。石达开行军一向急如风雨,如果是在陆上行军,清军绝不是他的对手。可惜当时长江中的船只都在清军的控制之下,太平军在陆上行军,清军却能乘船来往,因此太平军行军的速度就常常落在清军的后面。

四川的清军能够阻拦太平军渡江,全靠长江天险。石达开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总想出奇制胜,能够绕到清军的前面去抢渡擦和长江。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