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个人坐到了一个很清静的小饭店。点完菜后俩人闲谈起来。
姜笑:听说了吧,书记想把你调到他身边工作。你说,这干的好好的,他唱的又是哪出呀。
黄晓婉(看到厂长焦急的样子,心里也挺感动的,但她还是平静的):厂长,你就放手吧,实不相瞒,这里也有我的成份。
姜笑(吃惊地):我对你不好吗?还是和我一起工作不顺心?
黄晓婉(笑了):都不是,是因为高新。
姜笑:这和她有什么关系?
黄晓婉:二车间的分离给她带来不少的困惑和担忧,我的今天又都是她培养的,我能坐事不管吗?
姜笑:那就让她去宣传科好了,干嘛绕个圈子呀?
黄晓婉:宣传部门不是谁都能干的。
姜笑:那厂办就是谁都能干的呀?
黄晓婉:我知道你是舍不得我,可是我不能那么做。我又没离开厂子,厂办以后有事,我还会帮忙,你就答应了吧,这样书记也好有台阶下,他也会欠你一个人情。
姜笑:她,我一想都头疼。
黄晓婉:当时你对我可能还不止是头疼吧,(说完笑了)
姜笑: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是要时间的,当时我也是听到一些不实之词才有顾虑的和她完全是两回事。
黄晓婉(端起酒杯):厂长我感谢你这段时间对我工作的首肯,也感谢你给了那么宽松的工作氛围,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你尽管吱声。
姜笑:(脸上挂着无奈的笑)好,听你的。以后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可以找你诉苦吗?
黄晓婉:(笑着)当然,只要你认为我是个好听众的话。
姜笑:一言为定。
第29场
就在邹建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高新调厂办任副主任了。邹建民感到自己又一次让高新耍弄了,他气坏了,这时黄晓婉走进来。
黄晓婉(看着脸色难看的邹建民):干嘛呢?运气呀?
邹建民:我就说她是小人,没说错吧,书记面前表决心,背后做工作,把我一人扔这儿了。
黄晓婉(笑着):你呀,厂里不是答应日后给你安排吗?
邹建民:谁愿意担那个风险呀。
黄晓婉:我知道你一定想不通,其实这事我也有一定责任。(邹建民吃惊地看着黄晓婉,他以为黄晓婉也是受害者呢)是的,当时书记找到我,说了自己的苦衷,我也挺体谅她的难处。她和你不能比,你有技术,她什么也没有。一旦走了再回来位置可能都没了,放在谁身上都会不舒服,而且这也是个实际问题;而你不同,你还可以去其它车间担任领导,不过是时间问题。我想既然书记答应你了,他就一定能做到,这一点请你相信。你们俩都是我的领导,不会偏着这个忘了那个的,信我的吧,别因此让书记误解你。
邹建民:真是这样?
黄晓婉:你可以去问厂长和书记是不是这样,谁都知道宣传科长和厂办主任没的比,但是我只能这样做。
邹建民(点点头):好吧,晓婉我听你的,可是我心里真的不舒服呀。
黄晓婉:自己开解吧,别把什么事想的那么重就好了。
第30场
黄晓婉的调离在厂里仍就引起了震憾,一些看不好黄晓婉的人认为她是栽了,所以才走人的。但更多的是猜疑。黄晓婉对这些不置可否,什么也不说,陈清平却是很高兴,现在他时不时总到黄晓婉的办公室坐坐,今天也是。
黄晓婉在写东西时陈清平进来了,坐在她旁边。
陈清平:又写啥呢?
黄晓婉:现在轻松多了,我想写篇关于对国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论文。
陈清平:怎么想写这个?好写吗?
黄晓婉:很久以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现在我们的生活一天好过一天,我们的腰包鼓了,可是我们思想呢?我们还有像老一辈那样的爱国热情吗?如果没有,那么二十年,仍至三四十年后,我们的国家拿什么来统一人们的思想?所以我认为加强国人的爱国教育势在必行。
陈清平:(不住的点头)你呀,才真的适合做宣传工作。厂办工作看着是威风,但都是事务性工作,在这儿你才有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时间。
黄晓婉:这到是真的。
陈清平:现在厂里说你调换工作是因为失职的原因,传的好厉害。
黄晓婉:不理它就行了,我总不能站出来告诉所有人为什么呀。人呀,一旦放弃杂念周围的人都不一定理解,就别说放到社会上了。
陈清平:是呀,怎么才能制止这种风气呢?
黄晓婉:有人的地方就要有传言,你越要制止就越会甚嚣尘上。谣言也好,传言也罢最好的制止办法就是至之不理。关于我的传言从我当团委书记那天起就没停过,我已经习惯了,没有点传言我反到不习惯了。
陈清平:你的这种心境到是值得学习。
黄晓婉:书记您可别拿我开心了。我可能生下来就注定是放在人堆里扎眼的人,所以免疫力强着呢。
陈清平欣赏地笑了。
第31场
这天刚刚上班,宣传科干事小平拿着当天的报纸和信件走进办公室,她在分报纸和看来信。
小平:科长这有你一封信。北京来的。
黄晓婉:地址是哪儿?会不会是我哥呀?不对,他不知道我的地址呀。(说着她接过信一看地址明白了,是全国思想政治研究会寄来的。她打开信,看着看着就笑起来。)
小平:哪来的信呀,看把你乐的。
黄晓婉:是我前段时间寄的论文被推荐参加今年年会,邀请我去开会的。
小平:真的(说着她也接过信看起来),这太好了,你去不去呀?
黄晓婉:我得和书记汇报一下,我当然想去,可不知道厂里同意不同意。
小平:那你快去找书记吧。
黄晓婉:不用,一会书记还不来,等他来时再说也行的。
小平(往外推她):等啥呀,主动点,这也显得你重视领导,快去吧。
黄晓婉:(回头说):是那么回事吗?
小平:当然了。
第32场
黄晓婉就这么被她的干事推出了办公室,她也怀着几分喜悦来到陈清平的办公室。
陈清平:一大早有什么喜事呀,面带春风的。
黄晓婉(笑笑):那得看你了,如果您同意,对我就是喜事,相反则不是。(说着把信递给书记)
陈清平(看看她,就把目光转到手里的信纸上):嗯,对你确实算是件好事,不过——
黄晓婉:不过您不想让我去是吗?
陈清平:我说了吗?看把你急的,我说的是不过对厂子也应该算是好事,没有理由不让你去。
黄晓婉:(兴奋地):真的?
陈清平:准备去吧,这也是咱们厂在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你不要以为你只代表你自己。
黄晓婉:(仍然激动地)是,是,当然是了,没您的教导那有我今天的成绩。
陈清平:到那儿说话讲点分寸,那儿可都是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别信口开河,主要多和人家学习学习,回来好指导咱们的工作。
黄晓婉:谢谢领导,放心吧,我会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向专家们请教一些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问题。
陈清平:那就准备去吧——
第33场
黄晓婉心领神会,高兴地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小平:(见科长回来了)怎么样,书记同意了?
黄晓婉(显得不向刚才那样兴奋很平静地):是呀,同意了。同意我去学习学习。
小平:应该的,刚刚好的。
黄晓婉(笑着说):你在说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懂。
小平:没什么,没什么。要不要我帮你准备一些要带的材料?
黄晓婉:谢谢,不用,我自己找点就行,这次去的任务是学习。所以只要带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去就行。
第34场
黄晓婉这一天心情都格外好,回到家也是,她一进家门见爱人正厨房做饭,她背后抱住丈夫,
黄晓婉:亲爱的我又要出门了,这个家又得交给你了。
刘景治:(转回头):又去哪儿呀?
黄晓婉:去北京开会。正好可以去看看我哥他不是又结婚了吗,我得去看看新嫂子啥样。
黄晓婉和刘景治的说话声把在屋里的儿子和母亲也引出来,孩子扑到她怀里乐着,黄晓婉抱起长的很高的儿子,
黄晓婉:儿子妈妈很快就要看到舅舅了。
黄母:你要去北京?
黄晓婉:是呀,去开会。顺便刚好可以去看看我哥。
黄母:(也兴奋的)那可真不错,就来个电话说结婚了,也不知道这个媳妇怎么样,要是有可能你让他过年回来。
黄晓婉:你放心吧,哥去年没回来,不是正在日本学习吗,今年我想他一定能回来。
刘景治:什么时候走呀?
黄晓婉:后天报到。明天就得走。
刘景治:买票了吗?
黄晓婉:我让单位给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