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莺莺传 > 第92部分

第92部分(1 / 2)

>?br />

赵嘉的笑容凝固在了嘴角,她不是没有想过王氏的娘会不愿意收月娥和雪梅做学生。毕竟人家的手艺顶了天了传给自己外孙女,至于说自己的女儿,说是亲戚,其实已经毫无血缘了。

但是她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希望,要知道她该是娘家尊贵的姑娘啊,嫂子不都该格外照顾她么?亲家伯母怎么连这个面子都不给!她平日里听的见的可都是嫂子如何迁就小姑,连同嫂子的娘及都如何珍贵小姑啊!

她争辩道:“真的让伯母好生看了我们月娥和雪梅的活计了吗?她们可是十里八乡都称赞的心灵手巧,伯母喜欢收聪明学生,说的正是她们这样的啊!要是月娥和雪梅都不要,伯母还想要怎样的学生呢?”

这话说的王氏不爱,什么叫做‘要是月娥和雪梅都不要,伯母还想要怎样的学生呢?’,说的好像自家莺姐儿不如两个外甥女儿一样。只不过她不好直说,只得道:“不是天资的事情的,我娘也说了两个外甥女儿是好的,只不过她如今也有年纪了,精力不济,实在不能教更多的学生——就是她肯,我弟也不肯,都这个年纪了当然要注意养神。”

这话说的其实很漂亮,既肯定了曾家姐妹的天赋,同时又说明了拒绝的原因。老人家身体上面的考量,这理由说破大天去,你能反驳?非要人家老人家费心劳神最后生病才好是吧?这话敢说出来,人家当场就能甩脸子了!

只不过应答的再漂亮,对于赵嘉来说都没有意义。她曾经的想法是女儿没有依仗,或许学的一手高超的手艺算是一个可以凭借的资本。而现在等于是说,她替女儿想的出路,又一条被堵死了。

第99章

“姐; 这味儿真香啊!你说今天做的什么好吃的?”曾雪梅靠在窗上闻了一口味道,对正在梳头的曾月娥笑嘻嘻道。赵家前后院子颇大; 但也不是那种大户人家的大宅子; 住在东厢房闻到厨房的味道还是能的。

“你个小馋猫,就知道吃。”曾月娥横了妹妹一眼:“来扬州才多少日子,长胖了好多。我可听说了; 扬州不像是咱们老家,喜欢女孩子生的丰满一些; 这里最喜欢女儿家纤弱。长胖了可不好看!”

这大概是物以稀为贵了,穷苦的地方人当然多是骨瘦嶙峋; 偶尔有个富态的一般就是有钱人家了。所有无论是小门小户还是大户人家; 看女孩子都喜欢胖一些; 这也没什么错。

而扬州这个地方; 除了极少数最穷苦的人家; 至少吃饱饭是不愁的。这样的扬州; 再加上江南一直崇尚纤弱,审美上也就以瘦为美了。也就是这种审美之下; 才能诞生‘瘦马’这种‘集大成之作’。

曾雪梅笑嘻嘻的,她今年才十二岁; 虽然已经会讲究美丑了,但到底小孩子心性,好吃的放到眼前还是放不下的。

“要我说是之前生的太瘦了,现在这样才好看呢!”曾雪梅摸了摸自己白嫩了许多的手,有跑到镜子前照照脸; 自觉的脸颊鼓起来一些后皮肤细腻了很多呢。

曾家原本是鲁地乡下一家普通的农户,算不得贫苦,至少相比村子里一些人家,他们家日子算是不错的了。但是肯定不算有钱人,他们过的就是普通鲁地农户的日子。年景好的时候一年能多吃几次细粮,年景不好的时候大概就要勒紧裤腰带吃红薯面之类的东西了——那东西别看烧着吃挺不错,吃多了烧心!

曾家孩子少,只有曾月娥和曾雪梅两个,所以相比村子里家里孩子拉拉杂杂一大堆的人家,她们姐妹两个的日子并不算太坏。然而如今到了扬州才晓得好日子是怎样的,不用做粗活儿,家里有下人做了。每日只要和姐姐妹妹或者母亲做些针线也就是了。

至于说吃的,日日都是细粮不说,上的菜色从来是鸡鸭鱼肉的轮着来,这都是她们老家过年过节都不一定吃的上的。就这样,前两日还听见舅妈说让厨房多做一道小白菜,说是吃的油腻了,倒胃口。

当时她们还觉得舅妈是不是没福气过富贵日子,后来听做事的李妈妈念叨才晓得,现在大冬天的,各种蔬果卖的比肉还贵呢——后来一想也是,原来她们在老家的时候冬日想要吃蔬菜要么是入冬前藏在地窖里的,要么是腌菜。而这边吃的是新鲜的,听说的炕上培出来的,本钱大产量少,自然贵的很!

“是挺香的,好像是鸭子肉的味道,今天早上大概是吃鸭子吧?”曾月娥梳完头,对自己妹妹微微点头。

她们两个确实没有闻错,厨房里正在做的的确是鸭子。而且赵莺莺也在——她是早上早起打热水的时候知道李妈妈要做拿手老鸭汤的,当即她就打起了兴趣要来帮忙。当然,说是帮忙,其实就是想学学手艺。

她如今在厨房里已经似模似样了,至少整治家里人饭菜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做到这个程度以后,王氏反而不大让她进出厨房了。

王氏想的很简单,之前家里有了李妈妈还让女儿进厨房,那是为了让女儿学会一门该学会的手艺。就算赵莺莺将来是要嫁到平日不必进厨房的人家,那祭祖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身为媳妇总是要进厨房的吧?

现在女儿手艺已经不错了,至少能应付场合,这样的话还何必继续呆在厨房?当厨房油烟味儿好闻啊!

赵莺莺现在已经很少进厨房里,偶尔进厨房也是为了学一学自己感兴趣的菜肴,譬如说今日。李妈妈今日做的老鸭汤泡锅巴,之前赵莺莺吃过两次,喜欢的不行,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习。知道李妈妈要做的时候,她立刻回房换了一件半旧的衣裳。

赵莺莺都这样表现了,李妈妈当然不会拒绝。一边料理鸭子,一边教赵莺莺一些诀窍:“二小姐,这老鸭汤啊,最好是两岁的母鸭,看脖子看背部,这最能看出鸭子的好坏。简单来说,脖子要细,背部要平。”

说着李妈妈把收拾干净的鸭子用大火燎了一遍,然后放在已经烧开水的大锅中,小心地撇干净浮沫,然后随手将葱打成结,又放进姜块桂叶等去腥,然后就合上锅盖。

这时候李妈妈站起身:“慢慢煨就是了,只是二小姐日后做的时候记得盐不要放早了,放早了鸭肉就硬了——趁着这个空做些锅巴。”

赵家的灶是两个灶膛,但是不只两个灶眼,他们是四个灶眼。一大一小的灶眼共用一个灶膛,因此也不用另外开火一个灶膛了。

李妈妈,干脆地把一口小锅架在小灶眼上,拿出昨晚特意做多了剩下来的米饭。手在小锅上方晃了晃试试温度,然后就开始塌锅巴。一次能做一大块,然后盛进盆子里。

李妈妈在家常菜上确实十分有一手,这最家常的锅巴做的分外出色,比之前的老鸭汤还要亮眼。赵莺莺在一旁看着焦香四溢,黄双双的锅巴,忍不住伸筷子夹了一块,算是偷吃了。

李妈妈却什么都没有说,十分慈爱地看赵莺莺吃东西——她原先也是有儿女的,不过鲁地遭灾,家里支撑不下去,卖儿卖女的都分散了。可是没想到卖了儿女也没能保住家里,最后她也流落到了扬州。

惦记儿女,但是这又是没有用的。因此她对赵家的几个孩子都格外喜欢,从已经出嫁的赵蓉蓉道年纪最小的赵茂,她都是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来给他们做饭吃。大概正是因为这样,她的饭菜才格外好吃吧。

今早是吃老鸭汤泡锅巴,但是只有这个也是不行的。李妈妈又切了几样酱菜、花生米之类分别盛在小碟子里,算是配菜。于是早上一家人坐在桌边的时候,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美味无比的老鸭汤泡锅巴。

锅巴要现泡,不然泡早了就会塌就会散就会软,味道就不好了。赵莺莺把焦黄的锅巴按在老鸭汤里,稍微浸了浸,然后捞上来一口咬下。汤汁的鲜美被吸入,但是锅巴本身的焦脆香也没有被掩盖,吃几口锅巴,然后喝一口汤。

等到赵莺莺吃完了两大片锅巴,喝完了一大碗汤,鼻子尖已经冒汗珠了。

桌上没有什么人说话,有好吃的的时候谁又耐烦说话?赵莺莺喝一碗汤两片锅巴还算吃的少的了,虽然那碗也是大碗。她不用去比半大小子的赵蒙,也不用去比比自己大两岁的曾月娥,就比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妹妹赵芹芹和年纪一样的表妹曾雪梅吧。赵莺莺之后又添了半碗汤一片锅巴,曾雪梅更是翻倍。。。。。。

赵莺莺是已经习惯少食多餐了,这样对身体好。既然吃不下了也就不难为自己,放下了碗筷。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