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村子里的地气脉络异常的滚乱,按所地气为一个整体,就算一片一片的村子将地气分成了零碎的一块一块,小规模的地气流动还是有的,照这个原理,村子里的地气一定也在循环,开始奇怪,村子里的地气却在打着旋,从村子东头散出后,经过南,西,北,三个方向,又回到了东头,然后从核心点出发,开始向城市中散过去。
孙林感觉到这个村子不对劲,村子里面的人不是冲了什么煞,就是破了一片地气,导致地气脉络滚乱。
“是什么玩意?”孙林诧异的进了村,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村子里面的人都睡了去,但是连只狗叫都没有。孙林那年头,农村还让养狗,不像现在养只狗还要办个户口怎么麻烦。
按着正常的情况,孙林这个陌生人办夜进村,肯定会惹到狗叫,现在,别说狗叫听不到,就连虫子的叫声都没有了。这种“非正常”现象让孙林很是头大,找不到根源,就没有办法摸不清地气为什么会乱,那么要解决问题就有点困难了。
孙林决定,先去看看那个阴气外泄的方位再说。到了地点,孙林才明白为什么地气会乱。原来这村头有口井,解放后不久三年自然灾害,这个村子闹了“旱魃”,有道士云游到此地后,就指挥村子里的人在“旱魃”的脉眼上挖了一口井,一方面破了旱魃的地气也就是阴气来源,另一方面,能让村子里面的人吃上水。
这口井挖的很诡异,一般的井都是直上直下挖的,并且惊口呈圆形,而这村子的惊却是三角型,在三角的三个顶点,分别插了三根木桩子。
现在夜已深,孙林趁着月光,看了一下井眼,除了形状特别之外,最奇怪的就是那三根木桩子了。孙林因为眼睛夜不能清楚的视物,只好伸手去摸摸木桩子。
孙林一摸,摸到木桩子是精心雕琢的,上面的密密麻麻的刻着一些文字。
':。。'
第七章 没有尽头的甬道
更新时间2008…10…27 14:41:25 字数:4797
孙林摸了半天,也没摸出木桩子上刻的到底是什么文字。表面虽有文字,但摸起来一点不扎手,看来这木桩子经常有人摸。孙林掏出火机打着了仔细琢磨,那木桩子上面刻的是古文字,篆不像篆,隶不像隶,孙林一个也不认识。凭着孙林对古文字那点造诣,认出这些字还有些困难。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三根木桩钉在此处,定有它的用处。在广成教中,以及其他一些道家门派中,有不少关于木制器能克邪的说法,在矛山一派中,桃木剑就能克邪物。通常的道家人,就是修道的人,对与五行相生相克原理非常了解,木属阴,用木制邪的理论就来源于以毒攻毒。广成教认为,数分三六九,从小到大,其所表达的涵义及各自的功能都不相同。孙林围着三角井转了一圈,心中猛的一惊!
孙林心中大孩,井都是按圆形挖的,挖三角井的路数用到了三角型,加上三根刻字木桩,那么,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木桩子的目的是订魂。此处阴气外邪,定有邪物。
三根木桩的作用就是镇魂,在《阴阳拓本》就有分木镇魂,刻字镇尸的说法。孙林瞧清楚了,知道这井中定有怨魂,三根订魂桩就说明之前曾有高人来此地将这畜生钉在了井中,但怕这畜生再出来危害百姓,就在井边钉了三根订魂钉。
现在阴气不段外泄,就说明这畜生正在破坏着此井的地气,地气一破,三根订魂钉就失去作用了。
“好险!”孙林暗自高兴,幸好自己来的及时,要再等些时日,这畜生冲了地气破了订魂钉,这个村子可就遭殃了。
孙林高兴之余,不忘摆了三根香烛摸了鉴妖符,符烧完后,便在惨白的月光下形成了一个清代人形。
“原来是个粽子,正好让我见识一下实在的东西。”孙林见鉴妖符指示出的东西竟然是个僵尸,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见到《阴阳拓本》中说到的“粽子”了!忧的是《阴阳拓本》中并没有讲明如何破僵尸的操作步骤,只说明了一些僵尸的习性。这次碰到了僵尸,孙林的心脏更是砰砰乱跳。
《阴阳拓本》中解,人死后精魂还在,在晋之前,人死后所化的东西叫“精魂”,也叫“灵”,这和古代的文字文化有关系,喜欢叫一些文雅的名称。从晋后到唐末,方士和道人将它们称为“鬼魂”,唐玄宗身上附的小鬼,就叫“鬼魂”。从唐代到明代,方士和道人对此类东西就有了更通俗的称呼法,就叫“鬼”。而在清代,叫法还是不变,但在此类“物种”中却出了变异种类,那就是讨厌的“粽子”。
摆了鉴妖符之后,孙林接着又亮出自己研究出来的引魂香。引魂香是孙林自创的简单阵法,《阴阳拓本》中没有解释阵法如何布,孙林为了将书中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就自创了这个阵法。当年替魏家老小引魂后,孙林就参考《阴阳拓本》自己研究出来了这个将魂魄引到明处的阵法,但是此阵法只对看不见摸不着的鬼魂有效,对于僵尸,孙林还是第一次使用。
孙林一切就绪后,井中一阵阴气冲上来,月光下甚是诡异,四周寂静的连个虫子叫都没有,此时见井中阴气外冲,孙林的喉咙也开始干涩了。
等的腿都酸了,孙林也没见井中有什么动静,大半夜的蹲在别人村子里面,还在地上摆了一些奇怪的阵法,要是半夜有人家小媳妇起个夜,撒点“阳水”出来,那可就不好办了,说不准被人家当成采花贼塞了猪笼,那可就大大对不起祖国了。
见井中没有什么奇异的事情,孙林决定,下井去好好查探,俗话说贼不走空,孙林不算是贼,也是半个“暗夜精灵”,不把井里的畜生除了去,回家也睡不着。
孙林已经确定井中所藏的是个清代僵尸,知道了对手是什么来路,那就有八成的把握,虽然方法还不太懂,但是鬼都他娘的一样,所有的方法几乎通用。
下了井,孙林才明白自己的估略与现实有些偏差。井中阴风阵阵,尸臭扑鼻,孙林这几年也练出了金刚不坏的鼻子,开始现在阵阵尸臭让孙林差点把胃给吐了出来。
孙林手头上没有任何趁手的家伙,来的时候没曾料到会遇到僵尸,也没带个鸡血黑狗血的,就练对付僵尸专用的黑驴蹄子也没揣上一个。
孙林暗自懊恼,心思却不敢放松,井上是三角形,井下却是一片开阔地。孙林下来的时候,点了根香烛,摸着井壁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上面的三角桩子一样,字体不知道是那个朝代的。前面是一条甬道,同样也以三角形状建造起来的。
走上几步,孙林就觉得阴气更大了,一阵阴风吹过脸,孙林下意识后退了几步,回头看了看退路。
这一看不要紧,孙林的后脊背寒毛都竖了起来,刚才下来的时候,只向前走了几步,仔细想想,至多不超过五步。五步之内,后面可以上到地面的井道竟然不见了!
孙林脑门上的白毛汗立即起了一层,阴风一吹,又迅速蒸发,这种冷不冷热不热的滋味比死了还难受。
下来已经下来了,孙林就壮着担子向前走过去。按《阴阳拓本》中描述,过甬道或进山洞时,要踏“回门步“。所谓回门步,在《阴阳拓本》中的说法是人脚为一尺余,一步为正阳,每踏三步,就要回一步,这叫一步一回天,所踏步法按着八卦图中的阴阳太极为准,只要差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