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倚天同人)[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 > (倚天同人)[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第98部分

(倚天同人)[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第98部分(2 / 2)

殷梨亭却知这个师侄向来爱洁,不由道:“再累也先起来,坐在地上成什么样子?”

怎知宋青书方一开口便被呛住了,着实答不出话来,只一边咳嗽一边急喘。这喘息又轻又促,只听得莫声谷面红耳热心慌意乱。

王烈并非明教弟子,不曾上前去迎张无忌。他见宋青书身体孱弱,不由皱眉道:“青书,你如今该有二十三了罢?”

宋青书见王烈突然问起他的年纪,不明所以,只茫茫然地微微点头。

“要抓紧啊!”王烈语重心长地道,“正所谓时不我待,汉时霍去病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死啦!”

宋青书闻言登时目瞪口呆,正不知如何回应,张无忌与韩山童等人交谈了数句,又率众向他走来。

见到宋青书落拓狼狈地坐在地上,身上的玄色铠甲几乎被血迹染为暗红,张无忌不禁微微挑眉,望向宋青书的神色竟是颇有些捉摸不定。张无忌早知宋青书尤擅兵法,然而他却并未十分放在心上。宋青书在万安寺中出谋划策化解汴梁之围,他也只当是宋青书拥有前世记忆,料准了汝阳王会如何布置。然而这一次的安庆之战,张无忌却很清楚,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原著中,俱不曾发生。方才听徐达所言,安庆之围全赖宋青书扭转乾坤,他还有些不信,如今见宋青书甲胄上的斑斑血迹与累累伤痕,他已是不得不信。简单地与殷梨亭、莫声谷二位师叔见过礼,他便又郑重其事地向宋青书躬身一礼,低笑着道:“安庆之围,多赖宋师兄仗义相助,无忌铭记在心!”

宋青书浑身直如散架一般,半点动弹不得,竟似堂而皇之地受了张无忌这一礼。只见他深深喘过两口气,方有余力开口道:“义所应为,张师弟不必放在心上。”

宋青书这般轻描淡写毫不居功,张无忌不由颇觉有趣地微一挑眉,忽然伸手与身边的周芷若的十指相扣,轻声道:“无忌与芷若患难相扶,已由义父做主盟定终身,不日便将成亲。届时,还请宋师兄赏面来喝杯喜酒。”

张无忌这两句话同样轻描淡写却暗含深厚内力,清楚地便好似在一众义军的耳边响起。是以他话音方落,行辕之内即刻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无数个声音同声高呼:“恭喜教主!恭喜教主夫人!”周芷若立在张无忌身旁羞地满面晕红,可一双美目却只深情缱绻地注视着张无忌,显然对张无忌的这个决定她也是欢喜的。

殷梨亭与莫声谷闻言,不由同时蹙眉面露不悦。殷梨亭心性仁厚,只觉张无忌在宋青书的面前提及他已与周芷若定下婚约大为不妥;莫声谷见过赵敏熟知灵蛇岛的内情,更加知晓师侄的苦楚,已是怒气勃发,几乎要破口大骂张无忌一声“欺人太甚”。然而,事件的主角宋青书却不为所动,只见他平静地望了周芷若一会,低声言道:“恭喜!”

方才一众明教义军的高声呼喊周芷若可以不理,宋青书是张无忌的师兄,他的话周芷若却不能不做回应,这便微微屈膝,柔声道:“多谢宋师兄!”

张无忌见宋青书虽说形容狼狈却也始终不曾有半点失态,又是一笑,只道:“宋师兄且好生歇息,待有闲暇,我们兄弟二人把酒言欢重叙别情!”说着,便拉着周芷若的手转身走了出去。

张无忌一走,范遥与韦一笑自然随行,韩山童、徐达等人也一样恭送至辕门口。眼见他一路行去,一众明教义军各个低头施礼,这般气派,殷梨亭的心中竟忽而有些况味莫名,似乎远不如在武当派初见张无忌携明教弟子呼啸而来时那般欣喜。

宋青书却不在意这些,他在地上坐了一阵,稍稍积攒起一点力气,便挣扎着站了起来。

正立在宋青书身侧的一名红巾军见他面白如纸,身子摇摇晃晃,瞧着极之虚弱,不由心中一恸。他凝视了宋青书片刻,忽然单膝落地,抱拳施礼道:“多谢宋少侠救命之恩!”

宋青书闻言只是一怔,尚未及反应,立在他身后的数名红巾军也跟着单膝跪地,同声喊道:“多谢宋少侠救命之恩!”

紧接着,又是一群红巾军随之跪倒,跟着喊道:“多谢宋少侠救命之恩!”只见一群传一群,不一会,整个行辕内的明教义军与丐帮弟子俱已跪倒在地,先后放声大喊:“多谢宋少侠救命之恩!”这喊声犹如海浪一般层层涌进,越来越大越来越响,浩浩荡荡声势万钧,直教整个行辕都热血沸腾。男儿血性豪气,原来慷慨至此!

不多时,便是连方才走出不久的张无忌等人也被惊动,忍不住转头回望。见到这般心悦诚服、拥戴忠忱的场面,张无忌不由轻声一叹,神色复杂地道:“人心所向,天下之望!”

宋青书不知所措地立在原地,隔了一会,他转头望向身后的莫声谷。莫声谷双眼泛红,只沉默地望着他微微而笑。

作者有话要说:

导演:张教主,啥感想?

无忌:我才是主角!我才是主角啊!

青书:这句话我也经常说,无忌,慢慢你就习惯了……

无忌:…………

121、张无忌的心思

韩山童的营帐里;张无忌正在翻阅宋青书临行前留给罗木恩的书信。背山靠水扎营、绝不分兵、营地周围多用绊马索。张无忌不懂兵法;便依着书信的内容仔仔细细地询问了韩山童一番;不意宋青书的这些计策竟都一一派上用场,韩山童的红巾军正是靠着宋青书的指点才在落入孛罗特穆尔的陷阱之后一直挺到了宋青书发兵来救。张无忌闻言不禁微微而叹,低声道:“盛名之下无虚士!”他极为重视徐达与常遇春,便转手又将这几张信纸递了过去,请他二人过目。

徐达上前接过书信认真地过目了一番,见到宋青书在书信的最后写道:“若是战事不顺便尽力固守;等待‘金乌’为号;发起总攻。”,不由皱起眉峰;满腹疑惑地道:“常大哥可还记得;发兵救援一事;宋少侠并未一力坚持。”

张无忌原本正懒散地斜倚在椅内,听闻他二人所言不由坐直了身体,急忙问道:“徐大哥此话何意?”

张无忌身为现代人,早知历史上徐达与常遇春二人战功彪炳。他不识兵法,若要打下江山便唯有依赖这两人,是以借口对他二人当年仗义相救之事铭感五内,坚持以兄长相称。徐达与常遇春皆是心性爽直的好汉,眼见张无忌这般看重他们,自然是要士为知己者死。因而听闻张无忌有此一问,徐达当即将当日与宋青书商议的情况坦白相告。“当日宋少侠与我等商议军情,便曾亲口问道蒙山之战我等是想求稳还是求胜。若是求稳便发兵岳西,对霍山成包夹之势,孛罗特穆尔自知不敌自会退兵。若是求胜则轻骑快马、昼伏夜出,十日之内赶赴霍山与孛罗特穆尔决一死战。”

常遇春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