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倚天同人)[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 > (倚天同人)[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第149部分

(倚天同人)[倚天]名门正派不易做作者:生煎包大战小笼包第149部分(2 / 2)

岂料张三丰不曾发问,宋青书反而出言安抚张三丰道:“太师父,我已立下誓言出家修道,您勿需多虑。”

宋青书与张无忌、朱元璋三人歃血为盟时各自立下的誓言武当上下早有耳闻。武当派本为道门,俞莲舟等终生未娶也是平常。是以对宋青书出家修道一事,武当诸侠却也并不十分伤怀,只是一叹。唯有殷夫人终究是世俗之人,一直以来又将宋青书当是亲生儿子般看待,听他所言当即扭过头去掩饰掉落的泪水。

坐在张三丰下首的宋远桥此时终于开口,只听他森然发问:“宋青书,你修的是什么道,奉的是哪座神?”

宋青书轻轻一笑,答道:“爹爹,这两年我受困武当后山,坐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谢。春来花露,夏时急雨,秋末霜降,入冬雪飘,自然之道变化万千,可无论千般变化最终却仍旧归于上善若水任方圆,泽被万物而不争。爹爹问我修的是什么道,道法自然,我意逍遥。武当后山,武当派,甚而整个天下,于我又有何分别?”

张三丰一听宋青书所言“道法自然,我意逍遥”已是眉飞色舞,不禁拍着大腿连声叫好。宋青书坐困武当后山两年,非但不曾偏激怨恨,反而种下道心出世超脱。武当派后继有人,张三丰是再无遗憾了!

跪在他身侧的莫声谷此时也忍不住当着众人的面轻轻地握了握宋青书的手。他没有说话,宋青书也不再多言,他们已是心线天连,一切尽在不言中。

宋远桥却仍不罢休,又逼问道:“若是我永不能答应你们在一起呢?”

莫声谷与宋青书相视一笑,齐声道:“此事原就大逆不道,无论大哥/爹爹如何处置,我们无怨无悔。”

这句一落,便是宋远桥也忍不住低声一叹。这般逍遥自在、气象万千的人生,究竟是执着于情,还是超脱于情,已不可深究。他静默良久,最终却只言道:“你二人既肩负重任驰骋天下,更当时刻警醒,不堕我武当威名!这北伐期间,如若有半句风言风语传入我耳中,莫怪我不留情面,以门规惩处!”宋远桥这般所言显然是已默认他们的关系,只求世人不闻半点流言玷污武当名声,却不再强求他们叔侄二人必得循规蹈矩不可行差踏错。

宋青书生性聪颖,自然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当下又惊又喜地叫道:“爹爹!”

宋远桥却只深深地望着儿子,无奈嘱咐:“青书,记着你今日之言。无论将来如何,无怨、无悔。”

宋青书不禁潸然泪下,急忙膝行上前,抱着宋远桥的双腿连声泣道:“爹爹,孩儿不孝……孩儿不孝……”

宋远桥亦是双目泛红,只抚着他的背脊叹道:“痴儿,痴儿啊!”宋远桥身为人父,又是父兼母职将宋青书拉扯长大,他待宋青书的情意无人可比。在他的心中,就凭爱子的人才武功,世间的好女子哪一个不是唾手可得?可是谁能料到,宋青书长大之后谁也不爱,独独钟情于他的七叔。宋远桥既不能为了自己痛快令爱子痛苦一生,也只好退让一步让宋青书心满意足。

莫声谷与宋青书分别两年,非但不曾自暴自弃移情别恋,反而各自珍重努力干下大事,武当诸侠早已心软暗中默认。如今眼见宋远桥也终于不再过问,众人皆是松了口气,当下七嘴八舌地劝说宋远桥儿孙自有儿孙福。

宋远桥却只苦笑着摆摆手,低声叹道:“是我宠坏了他……但愿他母亲九泉之下不会怨我……”

张三丰闻言也笑道:“远桥,顺应天时从心所欲,这才是道!”

宋远桥微微一怔,思及张三丰这把年纪还要为自己操心,不由赧然道:“徒儿愚钝,教师父费心了。”

张三丰却抚须笑道:“你并非愚钝,而是执着。好在你心性淳厚,为人执着方成大器。”这两年来张三丰最为担心的便是宋远桥会因莫声谷与宋青书之间的情事做下决绝之举,如今眼见宋远桥终究豁达放下,他心中大石落地,便提起了早已存在心中的打算。“为师老迈年高精力不济,也该享享清福啦!今日起,这武当掌门之位由远桥接任,尔等可有异议?”

宋远桥闻言一惊,正欲拒绝,武当诸侠却已同声笑道:“恭喜大哥!”

宋远桥接任武当掌门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武当上下,武当弟子们都来给新掌门恭贺,莫声谷与宋青书二人却是去了武当后山散步。两人刚行到太子坡,便见着今年太子坡上的瀑布已然成形,水声隆隆犹如银河泄落。宋青书凝神望了一阵,忽然笑道:“七叔,那时我便在这太子坡下练剑……”那时宋青书不过十三岁,在真武大殿上与宋远桥的一番比试显露出对剑法的天赋。宋远桥心知严师出高徒,他唯恐自己心软耽搁了儿子的天分,便将宋青书托付给了莫声谷。莫声谷初为人师,教的又是大哥的亲子,对宋青书的要求高地令人发指。

莫声谷闻言长叹一声,感慨万千地回道:“一晃这么多年!”两人静默着互望一会,忽而又是一笑。只听莫声谷续道:“此次出兵,青书你如何打算?”

“如今山东局势未稳,我意率武当义军扫荡元军残余,然后徐图沧州……”两人牵着手渐行渐远,声音逐渐悄不可闻。

宋青书给了唐剑麟两个月的时间准备粮草辎重,然而仅仅只在一个月之后,中原五大派便已同上武当,名为恭贺宋远桥继任武当掌门,实则向宋青书恭贺南四湖一战胜了张无忌,为中原武林扬眉吐气,又七嘴八舌地提及要宋青书继任武林盟主统领群豪。宋青书早知这所谓武林盟主不过是个名头,他出世自在,不愿担这虚名,便以年幼识浅又兼北伐重任分身乏术为由推拒了去。哪知他这般谦退反而更得武林群豪青眼,当下便有不少武功佼佼的英雄豪杰自愿加入武当义军,听宋青书驱策抗元北伐。

宋青书眼见这些武林豪杰多半是他长辈,哪里肯答应。众人正争执不下,张三丰忽然笑道:“青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咱们中原豪杰愿为天下生民奔走舍命,你怎能阻拦?”

张三丰此言一出,一众豪杰顿时轰然叫好。此后数年,宋青书率军征战,中原六大派陆续有不少武功高强的英雄豪杰加入武当义军,为苍生福祉征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青史留名。

五大派的男人尚且容易应付,五大派的女人却是更叫宋青书束手。听闻以静玄为首的峨嵋派女弟子在紫霄殿内当着张三丰、武当诸侠与中原各大派掌门元老的面,得意洋洋地言道:“恭喜掌门打败张无忌,终叫世人知晓我峨嵋派的《九阴真经》才是天下第一!”,宋青书不由头痛地扶着额角阵阵无语。

宋青书尚不知如何应对这峨嵋派的群雌粥粥,静玄师太却已煞有其事地向宋远桥追问何时能令宋青书返回峨嵋执掌门户。宋青书被禁武当后山两年之久,这两年来峨嵋派由静玄师太掌管庶务也一直井井有条,此时旧事重提自然是借宋青书武功威名之意。然而当年若非周芷若将《九阴真经》赠予宋青书,宋青书早成废人。他既受了峨嵋派的恩惠,知恩图报却也是理所应当。宋青书自知这峨嵋掌门的位置他一时难以让贤,当即振作精神答道:“静玄师太,如今天下离乱,北伐之事才是重中之重。待鞑子退走中原,我自会回峨嵋,师太勿需多虑。”

静玄等的便是宋青书的这一句,当即笑道:“如此,弟子们便在峨嵋山静候掌门好音,祝掌门早日凯旋!”宋青书如今已是武功天下第一更身兼北伐重任,只要他一日仍是峨嵋掌门,中原武林便一日不敢小瞧峨嵋派。

静玄话音方落,她身后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