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2 / 2)

当沃尔特教授夫妇知道我是从北京来的以后;告诉我在八十年代初期;沃尔特教授有一个从北大来的学生叫张正(译音);是个非常有趣的人。每年的圣诞节;沃尔特教授都邀请他来他们家过节。毕业后;张正的研究硕果累累;他由博士后晋升为副教授;正当系里要提拔他为终身教授的时候;他决定回国。儿年前;沃尔特教授夫妇到中国旅行时;在北京又见到赵正。沃尔特教授表情诡秘地说:“他告诉我他以前是红卫兵。”沃尔特教授继续说:“但他却是个好人;是位很出色的科学家;他的经历很有趣。”

我笑了笑;没说什么。沃尔特教授不知道;在文革期间;张正那一代人大部分都是红卫兵。

谈到亚洲之行;沃尔特教授说他第一次去远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随美军远涉太平洋;到了远东战场。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参战;那时他大学还没毕业;他从大学应征去服了兵役;在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飞虎队”做地勤工作。他在云南和缅甸的边境染上疟疾;险些丧命。到至今;他的血液里仍有疟疾病毒。

“那时候;我们还在恋爱;我们时断时续地用书信保持联系。他临走时;我们俩各买了一本相同的《韦氏大词典》;约定每当在信中提到部队所在的地名时;就用《韦氏大词典》中的那个字第一个字母和所在的页数为代号;这样既保守了秘密;又可以沟通信息。”琼和沃尔特教授会心地笑笑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得不到他的任何音信;但我仍等着他;这就是信心。”

“二次大战胜利后;我们就结了婚。我又重返大学;继续完成我的学业。我曾对琼说:‘如果我遇到比你更漂亮的姑娘;我可能会变心。’可是儿十年过去了;我至今还没遇见一个。”

第十九章 深思(1)…3

琼笑着挪逾他说:“因为你的眼睛太近视了;你只能看到我。”

我们被这对老夫妇逗得哈哈大笑。

我们的话题又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沃尔特教授说;他病倒以后;被调到印度的新德里。晚上出门的时候;在没有路灯的街道上;他经常会被死尸绊倒。

“大战之后你又回过印度吗?”我问他。

第十九章 深思(2)…1

“没有。我再也不会回去了。”沃尔特教授的脸上的表情告诉我;那段记忆在他的记忆力中投下了抹不掉的阴影。

“我相信如今的印度一定与以前不一样了。”我肯定地说。

“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在发展经济和教育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了城市的基本建设;中国的面貌是崭新的;和现代化的经济同步的。”沃尔特教授赞许地点点头。

我们正说着话;门铃又响了;一位叫山姆的青年教授和一位也叫丹尼斯的教授和他的太太一起来了。大家寒暄着;互相自我介绍后在客厅的沙发围坐下来。沃尔特教授为大家端出红白两瓶葡萄酒;琼从烤箱里端出香味四溢头盘小吃。

大家进门后纷纷夸赞住宅环境的优美和生动有趣的湖景、西雅图夏天宜人的天气、然后又联想到即将到来的阴雨绵绵的漫长的冬季。大家很放松;话题轻松随意;无拘无束。

大家谈论着闲散的话题;如工作上人事安排到教学和研究课题产生的矛盾;研究资金的申请和分配等等。

在闲谈之中;晚餐准备好了;大家从客厅到餐室坐下。沃尔特教授说:“因为照顾到丹尼斯和山姆是素食者;晚餐的配料都是素的。”头盘是一道什锦沙拉;大家传递着盛满沙拉的陶盆;每个人从陶盆里取出一些放在自己面前的盘子上。大家一边吃一边交谈着。主食是西红柿干、蘑菇和紫苏烹钲而成的意大利面条;食物简单但是看起来很新鲜;味道鲜美;营养成份健康;原来素食的西餐竟也如此美味。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一边闲聊;琼提到最近上演了一出话剧叫《哥本哈根》;她建议我们都去看看。剧情是关于两个曾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物理学家在1941年在被纳粹德国占领的丹麦哥本哈根的会面。她要建议物理系的教授和学生都去看看这个话剧。这个话剧不仅对话极其生动;而且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物理学的发展速度是惊人。从895年汤姆森发现了电子的五年后;普朗克现了量子;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1910年;路德福发现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转;1913年;波尔发现原子能;1924年;迪保利提出量子可以呈波状;1925年;海森伯格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理论;1926年;斯若迪杰发现了波状等式;1927年;海森伯格发现了粒子不确定定律;以后;波尔将海森伯格的粒子和斯若迪杰的波状等

第十九章 深思(2)…2

式联系起来;形成《哥本哈根解析》;即一个电子呈波状及粒子不定的形式存在。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海森伯格将量子力学的原理运用在核子的结构上。1934年;费尔米在罗马以中子冲撞铀后;产生一种不明的放射性物质。1937年;波尔用“一滴液体”的比喻来解释核子的特性。1939年;汉和斯奇思曼在柏林鉴定了不明物质为呗;同年;利斯梅特纳和弗利兹在瑞典将波尔的液滴的模式运用到铀的核子;从而发现裂变;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1939年;波尔和在普林斯顿地维勒意识到;裂变产生自由中子;这些中子运动的速度太快;以至于难以与同位素U238产生裂变;只与同位素U235产生裂变。1939年;海洛特在巴黎和在纽约的费尔米证实了纯U235产生连锁反应的可能性。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开始研究在军事上运用核裂变的可能性。1940年;夫瑞奇和在英国伯明翰的皮尔斯计算出能造成连锁反应的同位素U235的数量。1942年;美国的曼哈顿项目ˉˉˉˉ制造原子弹的计划展开了。1942年;费尔米在芝加哥;成功地建成了核反应堆。1945年5月;德国战败;德国终止了原子弹的研究。1945年7月;美国的原子弹试爆成功;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哥本哈根》这出话剧的故事发生在1941年;海森伯格到哥本哈根对波尔的奇怪而神秘的拜访。波尔是海森伯格的导师;他们曾共同研究量子力学和不确定定律;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原子物理学上新的突破。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两个人的政治立场完全对立。海森伯格的哥本哈根之行的原因和他与波尔的谈话;一直是令历史学家们难以回答的问题。当时;海森伯格主持纳粹的原子核研究项目;而他的导师有犹太血统的波尔就居住在被德国人占领的丹麦的哥本哈根。

当时;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进程仍处于萌芽阶段。美军工程署的工程师格鲁弗刚完成建筑五角大楼的任务;他接受了一项代号为“曼哈顿项目”的使命。1942年9月;格鲁弗迅速地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聘请了当时儿位杰出的物理学家;琼的父亲就是研究小组的成员。第二年;他们在新墨西哥州的LaAanea;一个远离城市和人口和人烟的川地建立了中心实验室;开始进行制造和测试工作。三年之内他们设计并完成了两枚969656MU。与此同时;盟军在欧洲战场取得了胜利。1945年5月8日定为胜利日;德

第十九章 深思(2)…3

国变成废墟;三千九百万人死于战争。

抗日战争在太平洋战区仍然进行;日本政府拒绝投降。1945年7月16日的凌晨五点半;代号为Tny的实验成功;大约一个月后;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日本被迫投降;二战结束。

第十九章 深思(3)…1

大家纷纷猜测着海森伯格拜访波尔的真正动机;琼说:“海森伯格因创建了量子力学的理论而获诺贝尔物理奖;他为发展原子物理和和核物理提供了计算公式称为e16a!Maaa;即用数学的定律计算出裂变所用的材料;从而产生反应堆;制成原子弹。他本人也是个杰出的数学家;完全有能力计算出制成反应堆的同位素。”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