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御前驸马 > 第111部分

第111部分(1 / 2)

>  正尧听到这里,心里不禁一阵郁闷:原来他们早就商量好的,故意想要考考自己而已,害自己之前还瞎担心了一阵,竟然连破釜沉舟都想到了

嘉靖点点头,若有所思的道:“严嵩党羽众多,若是随便安排一个职位,相信他都会认为是朕有意提拔你而安排的到时候恐怕会打草惊蛇”

正尧也跟着点点头,道:“皇上英明,以严嵩对我的态度,相信他迟早想要对付我的若是我突然间表态是皇上的人,那很容易令他对皇上生疑,到时候想要拿他的罪证就很困难了”

毕竟,现在在严嵩的眼中,嘉靖依旧还是一个昏君一个迷恋修仙炼丹追求长生不死的昏君所以此刻的他很享受权倾朝野的感觉,一个人自负过高,自然就会露出马脚,这点就是正尧想要看到的

“如今朝廷之中除了靖王就没有人敢直面与严嵩抗衡了,但是靖王始终只是个王爷并实权,想要用你终究还是没有太多的职位可以用……”道这里,嘉靖也开始有些犯难了

靖王确实只是一个王爷而已,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权力任用什么人,赐封什么职位,那也是吏部的事情而吏部现在有在严嵩的手中,这点想起来确实是个问题

“父皇,你忘了?除了王叔,其实还有一个人”宁安立即提醒着道,同时不忘给嘉靖使了一个眼sè,仿佛在给什么暗号

不过看到这里,正尧心中却是一笑,对此也有了些眉目:如今的朝堂,除了靖王还有敢不买严嵩的账的人,恐怕除了三公的陆炳,便再其他而陆炳手掌锦衣卫,护卫皇宫大内的安全,也算是一批jīng锐之师了

“对朕怎么就突然忘记了呢”嘉靖猛地一拍自己的头,那滑稽的样子,不禁令正尧也是暗自一笑只见嘉靖苦笑一阵,又道:“陆炳掌管锦衣卫,又是太子太傅,身份地位颇高,且对朕也是忠心不二,嗯,正尧,以后你就跟着陆炳,先从一个三等侍卫做起”

“三等侍卫?“正尧突然怔了一下,不过转而又恢复过来,心道:”嘉靖做事还是挺细心的,从一个三等侍卫做起,一来不会引起严嵩怀疑自己是皇帝的人;二来,三等侍卫虽然职位低,但是至少在皇宫里面,或多或少还是很安全的;三来,跟着陆炳,严嵩就算有心要找自己的麻烦,也不敢任意乱来的“

想到这里,正尧不得不重对嘉靖审视了一番,若这样的皇帝也是一个昏君的话,那么历史上估计也没几个明君了毕竟他也明白了嘉靖之所以会有现在的状况,那也是很奈的,谁叫嘉靖继位的时候也是稀里糊涂头脑都没有长醒的孩子呢,而且还是一个从外面回来的孩子

“一切谨遵皇上之意“

有道是:

才艺大赛引风波,

如期而至考京科

险象环生入宫门,

御前激扬曾几何?

本集完

【第三集完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第三集《京科会试》终于写完主要写了两件事,一是才艺大赛,而是京科会试这两者看起来各不相干,但是又有一定的联系从才艺大赛到京科会试,之间的过渡显得有点勉强,伯龙也承认这点不足,不过写到这里,相信也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

正尧当上了御前侍卫,从此以后他的仕途会否就一帆风顺了呢?柳彦张诚二人进入翰林院,负责编撰的刻版错误,又将如何收场?安南使节造访,所出的难题谁又能够解答出来?正尧和宁安的关系会否有进一步的发展?好戏不断,jīng彩连连,一切的一切尽在《御前驸马》第四集《安南使节》……(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 ///

第一章 朝堂之上两相难

今天第三到订阅实在不理想,差强人意啊差点忘记了,今天是国庆,还是祝大家国庆快乐

————————————————

正尧有惊险的又从皇宫里面回到了蜀州会馆,与柳彦张诚袁海云三人交代了一下被宁安叫走的原因,当然,这个“原因”只是正尧杜撰出来的儿女私情方面的

毕竟嘉靖再三强调兹事体大,不可以向他人透露虽正尧知道张诚柳彦等人不会什么,但是难保隔墙有耳,再了,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分危险多一份保障,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rì后,嘉靖终于出现在了大殿之上,钦点了本届科举的状元、榜眼以及探花,严皓乐呵呵的成为了状元爷,令严嵩严世蕃面上自然是光彩照人,自得不已而柳彦张诚二人被封榜眼与探花也算是在意料之中只是柳彦的面上却依旧没有露出欣喜之sè,相反,站在左边考前的陆炳整个人却显得异常的开心

当年的约定,柳彦若想迎娶陆婉仪,就必须考上状元才行,现如今只差一名中了个榜眼,但是在陆炳面前,却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而柳彦也明白,是自己没有履行约定,怪不得他人,惟有暗自自责

在一番大肆封赏之后,本以为可以退朝了,但是却见陆炳站上前来,顿时引得一众朝臣疑惑重重

平rì里都不会上奏,基本上不理会朝政的陆炳今天竟然主动有事启奏这确实是一道风景,就连严嵩和靖王两人,也不由地感到一阵纳闷

“启奏皇上,自古有第一武第二之法那便这武二者都很重要然现下我大明军队也好,锦衣卫也罢,皆是人才匮乏,为保皇室安全,为保大明江山社稷,恕臣斗胆建议皇上特例举行一个武科举,还请皇上恩准”

陆炳此语一出,顿时惊愕旁人

要知道自朱元璋建国开始,也曾有人建议恢复武科举,但却受到了朱元璋的斥责原因何在,其实朱元璋和大多数皇帝一样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人,因为怕功臣会对自己产生威胁,所以他杀掉了大多数的有功之臣,同理若是有了大量的武举人,他们要造反的话那就太危险了,所以没有武科举直到崇祯末年,局势危及才有了明朝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的武状元,他战死沙场jīng忠报国,但依然法解救已经崩溃的明朝

而现在陆炳竟然直言来提出要进行武科举这实在叫人始料未及,而且也确实够胆量提出来

公然提出恢复武科举,这不就是摆明的对先祖皇帝朱元璋的不敬吗?即便是你身份贵为三公,也绝对不可以先祖皇帝的不是

这一次,严嵩终于抓住了弹劾陆炳的机会,于是他便立即往前踏了两步,低头道:“启奏皇上陆炳此举实属大逆不道之举,微臣以为应立即将陆炳收押天牢,交由大理寺审问之后,推到午门问斩,以儆效尤”

不得不,这个严嵩的心真够黑的,陆炳只是出了一个主意,你不同意就不同意,竟然扯上什么大逆不道,严重的要弄到大理寺,甚至还要午门问斩,这也太狠了

不过是人也都知道,这不过是严嵩一贯的做人手法,落井下石,火上浇油罢了柳彦和张诚两人只得在一旁低头不语当然,他们两人也知道,陆炳既然敢这么,哪里会让严嵩这种人有机可乘呢?自然有后招

“启奏皇上严大人所言有理,对于武科举一事,还望皇上三思”

“是啊是啊请皇上三思”

只听严嵩一发话,朝中就有一半的大臣跟着一同起哄,即便他们并不认为严嵩的是多么的有道理

见此情形,嘉靖心中顿时一阵气愤,以前还没有发觉,原来这帮大臣都是这样做事的实在是可恶这分明就是严嵩在故意搞针对,这些蠢笨如的大臣们竟然还跟着一同叫好

但是他又不好就此发难,毕竟这武科举一事乃是由朱元璋这个先祖皇帝废除的,严嵩所的也不道理于是嘉靖同意也不是,不同意也不是,两难的选择之下,他只好把目光看向了陆炳,希望他能够给出个法来

这时所有人都把目光移到了陆炳的身上,只见陆炳整个人却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似乎一点也不在意严嵩方才对他的弹劾,又或者他根本早就料到严嵩会这么弹劾他

“启禀皇上微臣这么,自然有微臣的用意且听微臣细细来”着,陆炳立即抬起头,看向严嵩,道:“严大人本太傅大逆不道,此乃荒谬至极也当年太祖皇上废除科举制度是因为当时由于连年征战,导致读书之人甚少,习武之人甚多,为了治国,方才决定重轻武然事情已经过了这么多年,现在与当年正好相反,多武少近来鞑靼总是滋扰边疆,倭寇也横行不止,如此还不在民间选拔一批武举人的话,万一打起仗来,我大明必将陷入被动之态如今本太傅只是建议特例举行一个武科举,选拔出一批人才以解当下燃眉之急有何不可?严大人如此以莫须有的罪名怪于本太傅,究竟是何居心?”

要么不话,一话势必一鸣惊人这陆炳可算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本以为捡到便宜的严嵩听陆炳如此振振有词的了一通之后,竟然半晌找不到语言来反驳他,只得看着嘉靖,想要什么却张不开口似的

“你严大人门生遍及朝野,此番科举又是你一人包办,其中又提拔了一批人才,但据我所知这些人多是与你严大人有点关系的人,那本太傅也想问问,你严嵩的居心又何在?”

陆炳不卑不亢的直视着严嵩道,而这一问顿时再次令严嵩浑然一怔没有想到,这个武夫的口才竟然还这么好

这个时候,靖王也站了出来,道:“启禀皇上臣以为陆大人之提议可行一来,可以凭借此次武科举招募一批有能之士,为朝廷所用;二来,也可以借此机会知天下百姓,不论武,只要有能力,都可以为朝廷效命,这样朝廷在百姓中的威望自然又得到了一定提升;三来,武科举并行,能体现出皇上你的韬武略,这样在百信心目中,皇上必定是一位千古明君如此三大好处,自然要行臣愿为皇上奔走马前卒,亲自举办此次的武科举”

“启奏皇上,靖王所言甚有道理还望皇上以天下苍生,江山社稷为重,恩准武科举的举行”徐阶虽是个人,此刻他也站了出来,不得不徐阶对大局的掌控还是很拿手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