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说道:“我觉得更像我。”
太后听了看了宣王一眼,有些不高兴地说道:“还是像宝姐好,宝姐长得好看,宁安也好看。”
“娘说我不好看吗?”宣王故意说道:“怎么有你这样说儿子的。”
太后笑了许久,说道:“真好,如果……不管什么消息,别回来,哪怕是用我的名义叫你,你也别回来了。”
宣王神色变了变,说道:“娘,不至于的。”
太后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懂这些,但是我知道,你离开是最好的。”
宣王动了动唇,最终却没有说什么。
太后也不再谈这件事,只是说道:“我也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你的,私房钱都给宝姐了。”
“娘,我不需要的。”宣王说道:“我不能在你身边孝顺你……”
太后拍了拍宣王胳膊说道:“哪里用的着你,如今我身边都是人,喝个水都有几个人给我端,平时还有人陪我说话,争着讨好我,你不用担心。”
可是宣王明白,这也是不一样的,原来还有个皇后陪着太后,如今皇后也不在了,严帝迟早会有新的皇后,这个后宫最后说话的也是皇后,其实宣王很担心,自己的母亲吃亏。
太后像是看出宣王的想法,说道:“我总归是皇帝的母亲,你放心就是了。”
宣王知道再说的话,也是没有用的。
太后说道:“你别觉得是自己逃离了,是我一直劝皇帝让你走的,我很后悔,当初没有让皇后离开,皇后是病死的,但是这个病却……知理,你和我说实话,家望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宣王心神一跳说道:“娘怎么这样问。”
太后没有看宣王,挺了许久才问道:“是不是和陛下有关系?”
这声音很轻。
宣王正色道:“娘,家望的死,和陛下是没有关系的。”
太后紧紧抓着宣王的胳膊:“那皇后为什么会不想活了?”
宣王感觉到太后的手是颤抖的,犹豫了下说道:“不是这样的,家望的死和陛下没有关系,陛下是不知情的,只是后来家望没有了,陛下知道了真相,只是因为那个时候情况很……就是离成功很近,陛下选择了沉默,没有处理凶手,不过后面也为了家望报仇。”
太后心神颤了颤,问道:“是刘妃一家吗?”
宣王嗯了一声。
太后缓缓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了。”
宣王还想再说,太后已经摇头了。
太后并没有告诉宣王,她知道的是什么:“皇后知道的这件事。”
宣王说道:“开始不知道,后来知道了。”
太后嗯了一声,如果这样的话,唯一的儿子没有了,丈夫又是这样,皇后不愿意活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宣王劝慰道:“母亲不要想这么多,当初事情很多都是身不由己的。”
太后看向宣王,不愿意谈这件事,只是说道:“行了,好好对你媳妇懂吗?”
宣王说道:“我知道的。”
严舒锦是先知道宣王要去西南的事情,后接到宣王的信,看完宣王的信,犹豫了下让人请了孙桥过来,如果不是杜先生已经去了南中,此时严舒锦更想请杜先生过来。
犹豫了一下,严舒锦又让人请了韩景过来。
等两人都来齐了,严舒锦才把宣王的信给他们两个看了,问道:“怎么想?”
韩景犹豫了一下,说道:“我想着,石将军可以试试拉拢,陛下的心思,石将军不可能不知道,只是如果我们不递过去梯子,那么石将军只可能顺了陛下的意思。”
严舒锦点了点头,看着韩景。
韩景接着说道:“如果再给石将军一个选择呢?”
严舒锦闻言说道:“确实如此,如果不给他选择的机会,他只能顺着陛下的意思,可是我们给了新的选择,有一半的可能是选我们的。”
韩景正色道:“公主,我去吧。”
严舒锦沉默了下说道:“好,孙桥安排人保护驸马,不过要做两手准备,如果石将军软的不吃,那就给摁着他头吃。”
孙桥恭声应了下来。
严舒锦摸索了一下手指:“必须掌握在我父亲的手里,西南离我们并不远,其中还牵扯到南中。”
孙桥说道:“那属下去安排。”
严舒锦应了下来。
等孙桥离开,韩景这才走到严舒锦身边叹了口气:“不知道我这次回来,会不会欢姐又不认识我了。”
严舒锦握着韩景的手,说道:“要小心。”
韩景反握着严舒锦的手,在自己的脸上蹭了蹭,说道:“我会的,就算为了你们,我也会保护自己的。”
严舒锦说道:“虽然我觉得石将军怎么也不敢让你遇到危险,但是就怕有什么万一。”
韩景低头亲了亲严舒锦的手指:“我会保重自己的,放心。”
作者有话要说: 宝姐:我知道严帝怎么想,但是严帝不知道我怎么想。
第275章 磐石包子女儿的抓周
其实对石将军的态度; 严舒锦等人也很明确; 若是不识时务,那么也只能想办法让他识时务了; 不过这样的事情就和韩景没有关系了,真到了那一步出手的就是孙桥了。
这些不仅严舒锦和孙桥明白; 韩景也是明白的。
宣王一家离京的那日,天气晴朗倒是有不少人来送别,和严舒锦比起来; 明显宣王的朋友更多一些,毕竟朝廷上还有不少是当初一起打天下的伙伴。
这些人看着宣王; 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触。
当初那些人,如今剩下的也不多了。
宣王倒是没有丝毫颓废; 挨个和人告别了,就上了船说道:“到时候给你们寄特产啊。”
看着宣王的模样; 有些人忍不住笑了起来; 他们好像回到了很早以前刚认识宣王的时候,那时候的宣王整天笑呵呵的; 时常念叨着家中的妻女,后来的宣王渐渐让人把当初的他遗忘了。
有个人忍不住说道:“其实宣王离开,说不定不是坏事。”
毕竟朝廷的局势如何; 他们都看在眼里; 还有宣王的女儿永福公主的情况,真正让他们觉得心寒的是皇后的死。
其实说到底,他们这些人对永福公主并没什么感情; 因为那只是宣王的女儿,可是皇后不一样,特别是早些年就跟着严帝的人,他们哪一个没有受过伤,哪一个没有受到过皇后的照顾?哪一个没有吃过皇后亲手做的饭菜?
甚至有些伤重的,皇后彻夜照顾也是有的。
虽然皇后说是病逝的,可是先是刘妃母子不在了,又隐隐有传言说当初严家望的死和刘妃有关系,后来皇后突然没有了,这一切他们都看在眼里,虽然没有明说,可是心里也是有怀疑的。
只不过如今很多东西都不敢也不能明说了。
如今皇后没了,宣王走了,钱将军下落不明,而石将军又明显在西南不愿意回来,还有一些早已死在战场了,就连丞相都被派出去,他们都觉得不管最后成功还是失败,丞相怕是都没有好下场了。
他们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自己了。
宣王一家并没有直接去西南,而是去了福州,这是提前与严帝说过的,得到了严帝允许的,一般的情况下,藩王是不允许离开封地的。
严舒锦也知道了宣王他们来的消息,特意把正院腾了出来,让人收拾了一下,而且按照母亲的喜好把一些摆件给换了,除此之外,还给严启瑜单独收拾了院子,特别是书房是严舒锦亲自收拾的,院子选的很大,还有专门练武的地方。
按照宣王妃信中的意思,父母是想把严启瑜留在福州的,严舒锦也欢迎弟弟留在身边,而且严舒锦很担心弟弟在京城被养的变了性子,京城和宫中有太多诱惑了。
如果可能,严舒锦甚至想让母亲留在身边,只是严舒锦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自从欢姐和严舒锦熟悉起来,就一直跟着严舒锦睡的,此时搬了新的地方,欢姐抱着小兔子布偶嘟着嘴坐在床上,看着周围,虽然很多东西都很熟悉,但是她知道这不是她住的地方。
欢姐是个很恋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