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岁前,吴倩一直在南京城度过,十岁后回到了占城国多格萨的领地,在多格萨的要求下学会了占城话和交趾话,由于聪明伶俐深受多格萨的溺爱。
多格萨大酋长的领地在占城国的最南部,有着中南半岛最繁华忙碌的港口――多海港,大明与南洋诸国商人在进行海上贸易的时候都要在此停留,补充食物和水源,甚至进行货物交易。
因此,多格萨大酋长的领地是占城国最富裕的地区,这使得多格萨在占城国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黎利起兵叛乱前多格萨并不担心,毕竟与大明相比黎利的力量十分渺小,在他看来终究会被大明所剿灭。
不过,随着交趾战局的发展,多格萨敏锐地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尤其是黎利竟然击溃了柳升的十二万明军主力,使得他大吃了一惊。
所谓居安思危,虽然多格萨的领地与交趾相隔甚远,可一旦黎利在交趾掌权的话绝对会南下入侵占城国,这不仅因为双方之间的百年恩怨并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更为重要的是交趾的北面是大明,黎利已经没有了北上拓展领土的可能,故而只能对占城国这个世仇动武。
多格萨猜得没错,历史上黎利在交趾建立了安南国黎氏王朝后不断侵吞着占城国的领土,使得占城国的国力日渐衰弱,最终在十七世纪末灭国。
在多格萨看来交趾的叛军既然能打败明军的主力,那么意味着叛军的战斗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占城国的军队军队无法抵抗,是占城国的一个心腹大患。
因此多格萨不得不为占城国的将来着想,前去见了占城国国王,向他阐述了自己的担忧,这使得占城国国王深以为然。
不过由于交趾的叛乱是大明的内部事务,即使占城国国王想帮忙也要得到大明的允许,而大明是中南半岛各国的宗主国,绝对不希望看见外力介入交趾战场,否则大明的颜面何存?
因此,如何能让大明同意占城国出兵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一不小心还会将大明触怒。
就在多格萨和占城国国王为此感到棘手的时候,大明那边传来了一个令两人倍感震惊但又欣喜若狂的消息,宣德帝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宣布再度派兵去交趾平叛,统兵官是在去年平定汉王叛乱中立有大功的镇武伯,亲率十万精锐骁武军前来交趾。
这一下,多格萨和占城国国王看到了剿灭黎利的希望,同时也向趁机从中渔利,占有顺化府和升华府。
由于大明和交趾之间的信息不畅,两人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李云天已经到了宣化府,故而两人经过商议后决定派遣一名身份足够尊贵的特使前去明军控制的地区见李云天,试探李云天对交趾出兵一事的看法。
因为此次事务事关重大,又要想方设法说服李云天同意占城国出兵,故而人选至关重要。
最后,多格萨想到了吴倩,聪明伶俐的吴倩在南京城生活了十年,与李云天之间的沟通并没有问题。
而且,吴倩是一名美女,美女通常都会在与男人打交道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是一个最佳人选,路上的时候也不容易引起叛军的怀疑,谁会怀疑占城国会派这么漂亮的一个女奸细前来?
尤为重要的是,紧要关头的话吴倩可以牺牲色相来引诱血气方刚的李云天,以此来达到占有顺化府和升华府的目的。
在占城国利益和吴倩之间,对吴倩溺爱有加的多格萨选择了前者,他一定要将黎利这股叛军剿灭,同时得到顺天府和升华府,因为这两个府的土地是交趾南部和占城国北部最为肥沃的地区,可以养活占城国众多的百姓。
多格萨在大明多年,深谙大明官场的事务,他知道李云天是宣德帝最为宠信的大臣,因此只要李云天向宣德帝上奏,调用占城国士兵“阻挡”黎利南逃,那么大明的颜面无疑就保住了,宣德帝十有八九会答应占城国出兵。
吴倩是一个聪明的女孩,他知道自己身负重任,故而不敢有丝毫大意,一路上小心谨慎,可惜还是在风木镇出了事,进而意外遇见了李云天。
当李云天表示愿意派人送吴倩去太原府的时候,由于她怀疑李云天前来小河镇是与黎利进行谈判的,因此就没有前去太原府,想要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一直跟着李云天到了清化府。
后来发生的明军清化大撤退和明军攻占谅江府的事情使得吴倩确定了定南将军要与黎利谈和,这无疑对占城国不利,因此她就把心一横,策划出了对假定南将军的刺杀。
假定南将军入城的时候吴倩就在街道两旁的百姓中,并没有看见行事低调躲在马车里的李云天,因此还以为李云天没随假定南将军前来,不成想会在府衙遇上。
此时此刻,满心欢喜地回占城国报信的吴倩绝对不会想到,她将给占城国带来一场大战祸。
第483章 敲山震虎
由于在柳州城耽误了几天,李云天来到桂林城的时候已经是四月下旬,张本、王简、王瑾和交州三司的官员悉数出城迎接。
张本、王简和王瑾已经知道李云天使用替身的事,自然不会当众点破假定南将军,三人暗自庆幸李云天使用了替身,否则的话后果可就不堪设想,现在除了李云天外恐怕没有人能控制住交趾的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吴倩是行刺者一事并没有对外散布,知道此事的人寥寥无几,就连张本等人也以为吴倩等人已经潜逃。
让李云天感到有些惋惜的是他来迟了一步,陈凝凝半个月前离开的桂林城,前去江南处理九州商会的事务,否则的话两人还能见上一面。
随着李云天一行人的到来,桂林城的官员们众星捧月般恭维着那名假定南将军,使得假定南将军应酬不断。
李云天则趁着这个机会忙着手头的公务,暗地里约见了广西三司的主官,使得三司主官倍感惊讶,谁也没有想到李云天会使用替身。
令李云天感到意外的是,为了支持他在交趾平叛,广西三司从广西各地方衙门给平叛大军筹集了总共价值二十万两的钱粮,以此对李云天示好。
如果换作别的总兵官,白白得了二十万两银子的钱粮肯定是大喜过望,可李云天对此却显得很平淡,广西虽然是比较偏远,但地方上每年的税收折算成白银的话怎么也得有两三百万两。
这两三百万两可是归入了广西地方衙门的财政中,其中大大小小的官员捞了多少早已经难以计算,成了一笔糊涂账。
如今广西三司竟然拿着区区的二十万两钱粮来打发他,想要他手下开恩,这也未免太小瞧了他。
不过,既然广西三司有这个心思,那么李云天不要白不要,现在交趾的事务花钱如流水,他正好那这笔钱粮来重建交趾。
虽说李云天收了这笔钱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广西就要无所作为,他的目的是整顿广西的吏治,自然要敲山震虎,给广西的那些地方官员们提个醒。
至于接下来如何做,里面有着很大的讲究,总不能无缘无故地去查人,也不能接了那些喊冤百姓的状子去查,两种方式都会使得地方上的官员们恐慌,势必会造成时局的动荡,他必须要有那些人的把柄才好下手。
对李云天来说,要想找那些地方官员的把柄简直太容易了,既然那些官员们借着给平叛大军筹集军资来讨好他,那么他就从此事上下手,让那些官员知道他可并不像其他的人那样好糊弄。
于是,在欣然接纳了那二十万两钱粮后,李云天向广西布政使司要来了广西各府筹集各自筹集钱粮的数额统计。
查看了广西十一个府的上报的钱粮筹集数额后,李云天忽然暗中下令,让讲武堂下辖政务堂户厅的人员连夜赶往了与广东相邻的梧州府,查封了梧州府府衙和下属各州县衙门的户房,开始清查他们的账目。
这使得广西的官场上备受震动,谁也想不到刚刚收受了“好处”的李云天为何会翻脸无情,忽然之间让人查梧州府的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