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晃四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李云天心中自然对妻儿无比思念,恨不得立刻飞回家里与妻儿团聚。
昔日的镇武伯府现在已经成为了镇武候府,门头上那块气派的鎏金大匾上刻着“镇武候府”四个笔力遒劲的大字,是宣德帝亲自题写的墨宝,由此可见宣德帝对李云天的器重。
“来了来了,侯爷回来了!”虽说现在夜色已深,但镇武候府大门前立着几名下人,望见李云天一行人骑马而来后,一名下人面色一喜,连忙兴冲冲地奔进了院里。
“相公!”当李云天在府门前下马时,周雨婷已经领着绿萼和朱玉馨等人满心欢喜地从院中走出,望见他后周雨婷不由得眼圈一红,满含深情地喊了一声。
“辛苦你了。”李云天微笑着上前,周雨婷揽入了怀里。
“老爷!”这时,跟在周雨婷身后的绿萼和朱玉馨齐身向李云天福身行礼,每个人的双目都显得晶莹湿润。
值得一提的是,周雨婷可以喊李云天相公,绿萼和朱玉馨则只能喊他老爷,嫡庶有别,并不会因为两人的身份而发生变化。
“你们也辛苦了。”李云天笑着向两人颔首示意,在他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里绿萼负责府里的内务,而朱玉馨则协助周雨婷与京城权贵们的家眷打交道,对镇武候府可谓是劳苦功高。
“老爷,一点儿也不辛苦,这是妾身们应尽的本份。”有了李云天这一句体贴的问候,绿萼和朱玉馨心中不由得一甜,连连冲李云天摇着头。
“侯爷!”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正当他准备与情绪激动的周雨婷寒暄时,一名女子从绿萼和朱玉馨的身后走出,微笑着向他一俯身,娇声喊道。
“怜香?”等看清了那名女子容貌,李云天不由得微微一怔,脸上流露出惊讶的神色,万万没有想到怜香此时会出现在这里。
怜香见李云天神情诧异的望着她,禁不住脸上一红,流露出了一副小女儿的娇羞神态。
“相公,你不在的时候怜香妹妹时常来府里看望我们,教了我们不少曲子。”就在李云天愣神的时候,周雨婷从他的怀里出来,笑盈盈地望着他说道,眼神中充满了一丝狡黠。
“怜香姑娘,有劳了。”李云天见状先是觉得有些疑惑,随后从周雨婷狡黠的眼神中意识到了什么,脸上的神情顿时变得有些尴尬,向怜香拱了拱手说道。
“侯爷言重了,能到侯爷府教各位夫人曲子是小女子的福份。”怜香闻言连忙向李云天福身还礼,满面红霞地说道。
“相公,妾身给你准备了一桌接风宴,咱们进去吧。”或许是感觉到李云天和怜香之间的气氛有些尴尬,周雨婷笑着打起了圆场,与李云天谈笑着进了院子。
趁着下人们准备酒宴的时机,李云天去各院看望了已经在睡梦中的儿女们,四年不见儿女们已经长高了不少,尤其是长子李安国、次子李安民和长女李玉瑶此时已经六七岁,与他记忆中的模样相距甚远。
由于陈凝凝和郑婉柔常年在外忙着九州商会的生意,因此李安国和李安民等人就由绿萼照料,有绿萼在两人非常放心。
本来李安国和李安民等人都想等李云天回来,后来他们实在是太困了,故而只好回去睡觉。
李云天逐个在李安国和李安民等儿女的额头上吻了一下,心中对这些儿女感到十分愧疚,认为自己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因此在心中拿定了主意,准备这次回京后抽出时间好好陪陪他们,以增进与儿女们之间的感情。
第518章 暗流汹涌
虽然李云天想在家陪伴妻儿,而且按照朝廷的定制他在交趾平叛近四年,回京后完全可以放一个大假,但作为宣德帝最器重和信任的臣子,休假对他来说无疑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哈欠连天的李云天就在周雨婷的伺候下穿戴整齐了官服,径直赶去了都察院。
这并不是李云天因为被擢升为左佥都御史后而急于上任,而是都察院里现在人心惶惶,局势混乱,故而他被宣德帝派去安抚都察院那些担惊受怕、草木皆兵的御史
宣德五年,都察院的最高长官――左都御史刘观因为贪赃枉法而被宣德帝打入了锦衣卫的诏狱,经过审讯后被发配到了辽东戍边。
执掌都察院事务的右都御史顾佐于是趁机大力整顿都察院的吏治,自宣德六年以来已经废黜了二十名监察御史,贬往辽东各卫所为吏。
不仅如此,有八名监察御史被顾佐降职,三名监察御史被罢免,这样一算的话,都察院近四分之一的监察御史惨遭撤换,是大明立国以来都察院从未有过之事。
由于顾佐大刀阔斧地清查监察御史们的罪责,这使得都察院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监察御史们每天都惶惶度日,天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就会被牵连上。
在这种惊惶沉闷氛围的影响下,都察院的日常事务大受影响,今年两京例行的刷卷不得已被推迟。
现在,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分为了三派,一派投入了顾佐门下,一派保持中立,另外一派则群起与顾佐相抗衡,私下里是斗得不可开交。
宣德帝之所以让李云天赶回京城,除了交趾的叛乱早已经被平定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让他缓和都察院内部紧张的局势,缓解对峙双方的争斗,早日使得都察院的事务不步入正规。
一直以来,李云天审案时的态度都十分温和,通常对那些有悔意的案犯网开一面,而且从不无辜牵连那些案犯的家人,再加上他审案时几乎没有动用过刑具,完全凭确凿的证据和缜密的推理来查明真相。
因此,无论是审理京仓案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还是追随汉王叛逆的官员,无不对李云天的判决心服口服,这也使得他在官场上声名鹊起,使得官员们对他的为人甚是钦佩。
在宣德帝看来,有李云天在都察院坐镇的话那些监察御史无疑会安心许多,谁都清楚李云天不会像顾佐那样对他们赶尽杀绝。
况且,都察院的事情可不是朝廷什么官员都能插得上手的,作为两榜进士中的精英御史们一个个心高气傲,唯有那些御史和翰林出身的高官显贵才能镇住他们,否则即便是六科给事中他们也不会买账。
李云天来到都察院时,都察院的院子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御史,正在那里三五成群地低声议论着什么,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异常严肃,这使得现场气氛显得无比沉闷和压抑。
“李兄!”忽然,一名正与人说着话的国字脸御史看见了进门的李云天,先是微微一怔,随后面色一喜,连忙快步迎了上去。
听见了国字脸御史的声音后,现场的御史纷纷望向了李云天,接着不少人欣喜地涌了过去,七嘴八舌地围着李云天寒暄起来。
有十几名御史并没有前去凑热闹,一脸狐疑地望着眼前的一幕,好像弄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人是谁呀?”趁着一名中年差役捧着手里的一叠公文从边上经过,一名瘦高个御史指着被众人簇拥着的李云天不解地问道。
“禀大人,他就是平定了交趾叛乱的镇武候。”中年差役闻言躬身答道。
“原来是李大人!”那名瘦高个御史顿时恍然大悟,不由得望向了李云天,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身穿正四品的官袍,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镇武候,也是都察院新任的左佥都御史。
“都察院重地肆意喧哗,成何体统?”就在这时,一个冷冷的声音在院中响起,一名身穿正七品官袍的壮实男子从一旁的一个房间里出来,面无表情地望着那些围聚在李云天身旁谈笑的御史。
“哼,不过是狐假虎威而已,真的以为拿根鸡毛就能当令箭了?”面对着那名壮实男子的斥责,一名立在李云天身旁的御史不由得冷哼了一声,反唇相讥道。
“你……”那名壮实男子闻言面色一沉,指着那名御史正要说些什么,猛然看见了边上穿着正四品官袍的李云天,顿时将后面的话给咽了下去,诧异地打量着李云天,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四品官员是何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