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执宰大明 > 第374部分

第374部分(1 / 2)

>  数天前,当魏德光在夜色的掩护下来找吴氏时,吴氏才知道盐商总会出了事魏德光来躲风头,根本就不知道魏德光与赵文举被杀一事有关。

雷婷之所以没有大张旗鼓地闯进吴氏家中搜查,一是拿不准赵欣月是否在那里,担心会伤到她,二来也是给王氏一族颜面,要是魏德光被骁武军从吴氏家中搜出来的话王氏一族颜面何存?

“本官问你,今天来的那个是什么人?”雷婷见吴氏已然招供,不动声色地问道。

“禀大人,他说是魏副会长的手下,此次前来要告诉魏副会长一个重要的消息。”吴氏现在心中惊慌,早已经乱了方寸,一五一十地回答。

“魏副会长可否交代过此人会来?”雷婷的柳眉微微一蹙,沉声问道。

“这个倒没有,魏副会长为了避免被人知道他在这里,即使是家人也没有告诉。”吴氏想了想后冲着雷婷摇了摇头。

“既然如此你们为何放此人进去?”听到这里,雷婷不由得想起了李云天昨晚所说的话,看来魏德光是被陈文仁给算计了,随后追问道。

“他一口就说出魏副会长藏身于此,民妇的下人担心惹出是非,故而放他进来,他与魏副会长见面后低语了几句两人就去了密室。”

吴氏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汗水,老老实实地交代,她这个时候意识到雷婷很可能就是跟踪那名客栈伙计找来了这里。

“如果你还想保住名节的话就带本官前去捉拿魏德光,本官可以网开一面饶你这一次,否则可别怪本官公事公办治你包庇之罪。”雷婷这下可以确定李云天的判断没错,那名客栈伙计果然是陈文仁安排来陷害魏德光的,于是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命妇愿意,命妇愿意。”吴氏闻言连忙向雷婷磕了一个头,一口就答应下来,她可不想搅和进赵文举被杀一事。

如今赵文举被杀一案已经传遍了整个扬州,可谓妇孺皆知,吴氏自然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当然避之唯恐不及。

雷婷的做法使得王氏一族的族长倍感欣慰,同时也万分感激,要是雷婷带人将魏德光从吴氏家中搜出来的话,届时整个王氏一族的颜面都会被吴氏丢尽,以后还让王家的人如何在扬州地面上抬头做人?

因此,王氏一族的族长全力配合雷婷,使得雷婷悄无声息地就带着人进了吴氏的家中,在吴氏的指引下来到了家中一处秘密修建用来躲避兵祸和民乱的地下室。

不过让雷婷感到惊讶的是,当她进入地下室后愕然发现魏德光和那名客栈伙计已死,那名客栈伙计将一把短刀插进了魏德光的心口,其本人也中毒而亡,现场有搏斗过的痕迹,在桌上的酒水中发现有剧毒。

从眼前的情形来看,魏德光想要毒死那名客栈伙计,不过客栈伙计中毒后反戈一击杀了他,最终双方两败俱伤。

尤为重要的是,在密室的一个箱子里发现了赵欣月随身的香囊,无形中将绑架赵欣月的矛头指向了魏德光。

“好歹毒的计策!”雷婷望着手中的香囊,心中暗暗说了一句,没想到陈文仁的心思竟然如此之狠,为了栽赃魏德光竟然杀人灭口,如此一来绑架赵欣月的罪名就落在了魏德光的身上,而且魏德光也无法洗脱指使人杀害赵文举的罪名。

魏德光的尸体被运回扬州城后立刻引发了扬州商界的震动,谁也没有想到魏德光会丧命,而且还牵扯进了赵欣月的绑架案。

那些心思活络的人立刻意识到这件事情里面有猫腻,以魏德光的胆子岂敢绑架赵欣月?否则的也就不会落荒而逃找地方藏身,十有八九他是被两淮盐道抛出去当替罪羊了。

魏德光的死亡给盐商总会那些弹冠相庆的盐商们沉重一击,所谓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他们再也没有了昨天晚上的欣喜和兴奋,惶惶不安地低调行事:连盐商总会的副会长都被除掉了,他们这些小喽啰保不准什么时候也没了命。

李云天在两淮盐道衙门里见到了魏德光的尸体,魏德光双目圆睁,一脸的惊愕,好像根本没有想到他会被杀,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

见此情形,李云天不由得微微摇了摇头,别看魏德光人前光鲜显赫,其实不过是两淮盐道的一枚棋子而已,陈文仁想什么时候除了他就什么时候除了他,不过就一蝼蚁尔。

立在李云天身后的陈文仁和张盛脸上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现在魏德光已经死了,剩下的就是躲藏起来的花五,只要再把他给除了那么李云天就没有留在扬州的必要,该回京城向宣德帝复旨。

第615章 关外烽烟

就在陈文仁紧锣密鼓地安排人手查找花五下落的时候,十月初,李云天意外接到了军阁的一封来信,让他尽快处理完两淮盐道的事务,然后回京商议出兵朵颜三卫的事宜。

原来,七月中旬朵颜三卫不顾朝廷的禁令强行将牧区推进到了距离大宁都司大宁城不到十里的地域,并且击溃了前来驱赶的大宁城守军。

经过与大宁都司的两场激战后,朵颜三卫迫使大宁都司的军队在九月中旬舍弃了大宁城,全线退到了山海关一线。

大宁都司在山海关以北有八万兵马,竟然轻而易举地就被仅仅三万余人的朵颜三卫击败,这使得宣德帝勃然大怒,下令将大宁都司都指挥使押回京城治罪。

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明太祖设置大宁都司,治所在大宁卫(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辖地为今河北省长城以北,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以南等地。

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改为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恢复大宁都司,改治保定府,大宁都司的防线开始战略性收缩,有的卫所被废除,有卫所则迁移到长城沿线。

京畿都督府成立后,大宁都司的治所重新迁回了大宁城,大宁城随之成为了与朵颜三卫对峙的前沿重镇。

说起来也着实可笑,依照大明卫所的编制朵颜三卫隶属于大宁都司,如今竟然逼得大宁都司不得不撤离其治所。

朵颜三卫最为倚仗的就是他们来去如风的骑兵,颇有昔日蒙古骑兵横扫天下的气势,其犀利的冲击力将大宁都司打得是人仰马翻,再加上朵颜三卫拉拢了当地的游牧民族,最终迫使大宁都司都指挥使不得不弃城退守山海关,将大宁城拱手送给朵颜三卫。

大宁都司是京城与朵颜三卫等游牧民族的一个缓冲地带,虽说历年来其地域不断被朵颜三卫所侵蚀,但大宁城依旧牢牢掌握在大宁卫的手中。

尤为重要的是,大宁城一旦丢失那么朵颜三卫将进入水草丰盛的河套地区,这是大明朝廷不愿意看见的一幕。

因此,宣德帝下令军阁尽快制定收复大宁城的策略,以免朵颜三卫占据河套,进而威胁山海关防线。

历史上,即便是大宁城废弃,大明也不允许朵颜三卫入驻,而是让其离大宁城两百里外居住,不过在天顺年的时候朵颜三卫还是占据了大宁城。

对付朵颜三卫自然要调用京城的京卫,不过京卫经历了汉王之乱和交趾之乱后精锐损失十之六七,尚未恢复元气。

况且,即便在汉王叛乱之前京卫也很难对付朵颜三卫。

当年宁王正是被朵颜三卫所牵制,这才不得不与永乐帝结盟靖难,很显然现在京卫的战斗力不及宁王当年所率领的边军。

而且,在经历了永乐帝数次北征后,朵颜三卫和蒙古鞑靼部、瓦剌部一样,已经熟悉了明军的战术,故而骑兵不会再正面硬撼明军的神机营,知道避开明军强大的火器,这使得明军在与朵颜三卫交战的时候处于了劣势。

尤为重要的是,蒙古鞑靼部在得知朵颜三卫攻占了大宁城后也在向河套地区进军,想要趁机分一杯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