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执宰大明 > 第502部分

第502部分(1 / 2)

>挛赖氖澹衷谝丫瞬簧舷妇坷钤铺焓侨绾沃涝酵醣唤僮咭皇拢烈髁艘幌潞罂人宰盼实馈?br />

“禀皇上,罪臣现在对此事毫无头绪,因此不敢妄言。”李云天神情严肃地向宣德帝一躬身,他手头的情报很少故而无法回答宣德帝的问题。

“如果太子和越王争位,你认为谁的胜算大一些?”宣德帝的眉头皱了皱,不动声色地望着李云天,口中微微咳嗽着。

“太子乃大明储君,自然由太子登基。”李云天没有丝毫犹豫,郑重其事地说道。

“如果京城的文武百官都像你想的这样,那么朕也就安心了。”宣德帝闻言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笑意,李云天的回答在他的意料之中,身为太子老师的李云天显然一定会支持太子一承大统。

“皇上,罪臣私自逃离京畿都督府大牢,已经犯了欺君之罪,请皇上责罚!”李云天望了宣德帝一眼,随后语峰一转,以头触地向宣德帝请罪。

李云天之所以一直口称罪臣,是因为他跟着苏伯朗进宫的时候京畿都督府大堂的堂审依旧在进行中,再加上他从京畿都督府大牢里逃走,犯下了欺君大罪,故而自称罪臣。

“镇国公,你被人陷害后能逃得一命朕已经倍感欣慰,何罪之有?”宣德帝闻言不由得激烈咳嗽了起来,慌得金英连忙上前拍着他的背,好一会儿宣德帝才微笑着向李云天说道,神情显得无比憔悴。

“谢皇上开恩。”李云天抬头向宣德帝谢恩,当注意到宣德帝虚弱的气色后神情不由得为之一黯,看样子宣德帝现在已经到了强弩之末,所剩时日无多。

“镇国公,你曾在先帝和朕的登基上立有大功,希望太子登基时你不要让朕失望。”宣德帝沉吟了一下,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一边咳嗽着一边向李云天说道。

“皇上放心,臣定会辅佐太子登基。”李云天闻言向宣德帝一拱手,沉声回答。

“拟旨,既已查明镇国公在八方货栈火枪一案上受贼人陷害,故即刻起官复原职,进封太子少师。”宣德帝闻言脸上的神色变得轻松,向侍立在床边的金英下达了谕旨。

“皇上,此时敌暗我明,臣觉得臣还是隐身于暗处为好,暗查幕后主使。”不等金英应旨,李云天就开口说道。

“好,就依你所言。”宣德帝闻言微微怔了一下,随后开心地笑了起来,笑容里满是欣慰,神色也变得轻松。

像李云天这样不眷恋权势而甘愿为太子效犬马之劳的臣子实在是少之又少,尤为重要的是,如此一来李云天的命运就捏在了宣德帝的手里。

其实,宣德帝心里并没有完全相信李云天,而是怀疑京畿都督府的大火是李云天故布迷局搞出来的事情,而且越王一事也是子虚乌有,目的是为了骗取他的信任从八方货栈火绳枪一案中脱身。

事已至此宣德帝知道他已经失去了除掉李云天的机会,李云天既然敢进宫就意味着已经安排好了后路,他不得不选择相信李云天。

如今李云天主动提出来隐身幕后查案,那么其命运也就掌握在了宣德帝手里,宣德帝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李云天的下落,那么李云天的命运就将系在他的一道遗诏中,他可以根据李云天未来的表现来决定李云天的命运。

李云天如果所说的是实情,越王果然回来争夺王位,那么宣德帝的遗诏就会恢复李云天的官职,而要是李云天撒了谎,那么宣德帝的遗诏就会立刻要了他的性命。

也就是说,宣德帝将给李云天准备两道内容不同的遗诏,至于哪一道遗诏会被宣布就要依照未来朝堂上的局势。

一盏茶的工夫后,苏伯朗领着李云天离开了东暖阁,张太后和胡皇后、孙皇后连忙赶来探望。

令张太后三人感到惊喜的是,经过苏伯朗的祈福后宣德帝的精神竟然好转了许多,倚在床榻上与她们谈笑着,看来苏伯朗确实有着几分真本事。

侍立在一旁伺候着的金英则面露黯然的神色,他很清楚苏伯朗所谓的祈福是怎么回事,宣德帝如今的表现唯有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回光返照,这意味着宣德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已经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第819章 未雨绸缪

由于宣德帝身体虚弱张太后没有久留,与宣德帝寒暄了一会儿后就领着胡皇后离去,孙皇后则留下来照顾宣德帝。

“叩见皇上。”就在宣德帝和孙皇后说话的时候,内阁辅臣陈山和一名身穿七品官袍的精瘦男子进了屋,跪在暖榻前行礼。

“你们先退下。”宣德帝事宜陈山和那名精瘦男子起身后不动声色地吩咐金英。

金英闻言怔了一下,宣德帝的意思是要他也回避,这种情形非常罕见,随后躬身退了出去,以他对宣德帝的了解看来宣德帝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陈山。

“宋进士,拟旨。”等金英等人离开后,宣德帝咳嗽着向那名精瘦男子说道。

精瘦男子闻言一躬身,来到了一旁的案桌前,桌上已经准备好了空白的圣旨和笔墨纸砚。

这名精瘦男子是与方良一届的庶吉士,名叫宋伦,平日里寡言少语在那新晋的这批庶吉士中并不突出,心中对被宣德帝传来倍感意外。

宋伦在文渊阁待了这么久,自然清楚宣德帝的身体状况很糟,他并不相信鬼神之说,私下里对苏伯朗给宣德帝祈福一事是嗤之以鼻,认为苏伯朗是在装神弄鬼而已。

因此,立在案桌前的宋伦此时心情澎湃,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宣德帝是要让他来写遗诏,这可是无上光荣的事情,足以光宗耀祖。

在宋伦紧张的等待着,宣德帝一边咳嗽着一边说出了圣旨的内容。

宋伦自然不会原封不动地把宣德帝的话记录下来,朝廷的圣旨都有特定的格式,他需要对宣德帝的话进行润色,但不能改变宣德帝圣旨的本意。

令宋伦感到吃惊的是宣德帝下达了两份圣旨,两份圣旨的内容截然相反,但均涉及到同一个人,那就是镇国公李云天。

不仅宋伦,孙皇后和陈山也对宣德帝的这两道圣旨感到疑惑不解,毕竟李云天已经葬身于京畿都督府大牢的那场大火中,随后两人就惊讶地意识到一个匪夷所思的事实――李云天并没有死于京畿都督府的大火。

在第一道圣旨中,宣德帝将李云天视为与北元勾结,意图谋反的罪臣,暗中谋划了京畿都督府大火以脱罪,将其斩立决,家眷流放西北。

第二道圣旨里李云天则是对大明忠贞不二的功臣,侥幸从京畿都督府大火中逃生,不仅官复原职,而且还凭借平定汉王、交趾叛乱以及击击溃北元军队主力的功勋进封为忠武王、太子太师。

两道圣旨拟完后宋伦朗声读了一遍,宣德帝确认符合他的心意后让陈山在上面盖上了玉玺,如此一来这两道圣旨就正式具有了法律效力。

“此事事关重大,不可外传。”宣德帝还有事要交代孙皇后,在让陈山和宋伦退下前神情严肃地叮嘱道。

“臣遵旨。”陈山和宋伦自然清楚事态的严重,连忙躬身应了下来,倒退着离开了东暖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