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满头白发的消瘦老者闻言一脸悲伤地向李云天高声说道,“王爷,小民知道偷窃货物触犯了大明的律例,可他们只不过拿了几匹布,罪不至死呀,更与倭寇无关,请王爷给小民做主,还小民一个公道。”
“王爷,小民是定海县下关镇人士,小民的儿子并没有跟随村里的人去货场上偷窃货物,可定海卫的人也诬陷他为倭寇同党,带回定海卫衙门的路上就被杀了。”接着,一名国字脸中年男子重重地给李云天磕了一个头,高喊道,“王爷,小民冤呀!”
“王爷,民妇是定海县白关镇人,定海县县衙的差役诬陷小民的儿子是倭寇的眼线,小民的儿子由于不认罪被他们活活打死,并且将小民的儿媳妇也抓进了大牢,受尽****,求王爷给小民一个公道呀。”
随后,一个两鬓已经斑白的中年妇人哭着向李云天不停地磕着头,“民妇的儿子已经没了,要是儿媳妇也死在牢里,那么家里的孙子和孙女以后谁来养活呀!”
……
随着李云天的发问,那些举着状子的百姓相继开口,神情悲愤地哭诉着他们的遭遇,这使得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和压抑,李宜安等浙江三司主官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李云天的眉头紧紧皱着,从这些“拦路”上告的百姓的控诉中可以清楚地得知,定海卫和定海县在倭寇偷袭市舶司货场后做下了诬陷良善、乱杀无辜和杀良冒功等事。
至于这样做的原因非常简单,一是为了逃避罪责,二来也是为了向朝廷邀功。
由于现场有很多举着状子上告的百姓,开始时还能一个接一个地诉说,可没多久那些情绪激动的上告者就一拥而上,各自控诉着自己的冤屈,这使得现场逐渐变得嘈杂起来,根本就听不清楚他们说了些什么。
见此情形,李云天伸手向下按了按,现场很快重新恢复了平静。
“本王决定在定海县县衙接受尔等的申述,有冤屈者尽可到县衙登记造册,本王届时会将其彻查清楚。”在众人关切的注视下,李云天高声向街上的百姓们宣布,随后沉声吩咐立在一旁的雷婷,“如果胆敢有人阻挠百姓伸冤,一律严惩不贷!”
说完,李云天面无表情地转身上了马车,郑良等人也连忙回到了各自的车上,车队随即缓缓启动。
“谢王爷开恩!”
得到了李云天的承诺后那些上告者不由得欣喜若狂,有的喜极而泣,纷纷冲着离去的车队背影磕着头:有李云天的这句话他们就可就安心了,因为他们相信李云天一定能够还给他们一个公道。
第880章 委以重任(一更)
感谢荒漠孤。c的飘红打赏,今天三更感谢!)
定海县县城笼罩在一股沉闷压抑的氛围里,不仅昔日喧闹集市上冷冷清清,街上巡逻的骁武军也增加了一倍,时不时就能看见顶盔贯甲的巡逻队伍走过。
百姓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街头小声议论着,自从李云天回城后定海县衙和定海卫衙门的一众官员就被关进了县衙的大牢里,后来才知道这些官老爷们犯了事被拿下。
官府很快就在街上贴出了告示,由于县衙要接待上告的人所以希望城里的百姓留在各自的街区,以免届时人多秩序混乱。
“你们说这次县衙和卫里的那些大人会怎么样?”几名聚在一起议论的人里,一名瘦高个中年男子压低了音量问道,县衙和卫所的官员被一网打尽,恐怕这已经破了大明立国后的天荒。
“还能怎么样?肯定要被砍了脑袋!”一名中年女子冷笑了一声说道,“他们造了这么多的孽肯定要遭到报应。”
“他们不是说被倭寇祸害的那些货是忠武王的,忠武王为此大发雷霆,故而他们才大张旗鼓地搜查那些倭寇,并且收税来弥补忠武王的损失?”
另外一名有些胖的中年女子闻言狐疑地小声问道,倭寇偷袭后定海县衙和定海卫打着李云天的旗号可没少祸害人,又是杀人又是抢东西。
“他们是担心会被朝廷责罚,这才编出了与忠武王有关的谎言,忠武王虽然掌管与南洋那些藩国贸易的事宜但货物是九州商会的,听我在火场当厨子的侄子说九州商会已经开始调集新的货物过来。”
一名留着山羊胡子的老者脸上流露出不屑的神色,冷笑着说道,很显然定海县衙和定海卫是为了推卸责任才暗地里散播与李云天有关的消息,以掩护他们的恶行。
“忠武王忠肝义胆,岂会是一个贪财之人,我听说骁武军的那些军户现在一个个丰衣足食,不仅吃得饱穿得暖,其子弟免费到学堂受教。”一个年轻人闻言连连点着头,随后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可惜了,骁武军不招收人了,否则我肯定加入骁武军!”
“我也听说了,骁武军的那些军户每天都能吃上肉……
……
类似的议论发生在定海县县城的街头巷尾,李云天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先前市面上对他不利的流言蜚语,很显然如果李云天真的像传言中那样贪财的话肯定不会动悉心给他捞钱的定海县衙和定海卫。
定海县县衙门前人头攒动,聚集了大量手拿状子前来上告的百姓,还有人源源不断地加入。
据悉,随着李云天要在定海县县衙升堂审理冤案的消息传出,不仅定海县,附近几个县有冤情的百姓闻讯后也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定海县县衙后宅,一个环境雅致的小院。
李宜安等浙江三司的官员忐忑不安地在院子里来回踱着步子,回到县衙后李云天将郑良、秦康民、张泉和方有道四名南京来的大员招去房中议事,至于浙江三司的官员则挡在了门。
很显然,李云天已经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浙江三司官员的不满,谁能想到小小的定海县竟然会发生如何骇人听闻的事件。
“龚巡抚、刘巡按,王爷有请。”忽然,一间厢房的门开来,立刻吸引了李宜安等人的注意,山口惠子神情冷峻地走出来向立在一个树荫下低声说着话的龚睿和刘敏宇躬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听闻此言,李宜安等人的视线顿时落在了龚睿和刘敏宇的身上,脸上纷纷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谁也想不到李云天会让龚睿和刘敏宇先于他们进屋。
龚睿和刘敏宇连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袍,向李宜安等人微微躬身示意后跟着山口惠子进入了厢房。
“龚巡抚、刘巡按,你们可知罪?”厢房里,李云天正在与郑良、秦康民、张泉和方有道说着话,见龚睿和刘敏宇进来后面色一沉,不动声色地向两人说道。
“王爷,下官监察不力,以至于发生如此重大的案件,实在是有负皇上所托,请王爷责罚!”龚睿闻言先是怔了一下,随后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躬身说道,并没有做丝毫的辩解。
“王爷,下官未能肃清定海县案卷,甘愿受到责罚。”刘敏宇随后也神情严肃地向李云天躬身请罪,其实他还没来宁波府巡察案卷,因此受到的牵连可谓是最小的。
龚睿与刘敏宇的情形差不多,毕竟巡抚现在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协调地方三司的官职,一旦地方上发生重大事件责任主要由地方三司的官员来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