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执宰大明 > 第562部分

第562部分(1 / 2)

>×鹎虻荷献ぞ幕澳切┛啥竦暮5辆筒桓仪袄丛偕潘牵顾且桓霭参鹊娜兆印?br />

说起来,阿鲁之所以能够成为那二十多个土著村落的首领,正是为了对付那些行事猖獗的倭寇,倭寇时常在他们村子里烧杀抢掠,使得土著居民不得联合起来对抗他们。

阿鲁已经跟倭寇冲突过多次,双方好几次打得难舍难分,后来倭寇好像意识到阿鲁他们不好对付,行为这才有所收敛,而阿鲁为此付出了伤亡一千多人的代价,这对他们这个只有两三万人的村落联盟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按照李云天的指示,明军水师不仅给阿鲁带去了见面礼而且还帮他们修葺房屋和治疗病患,这很快就获得了那些土著居民的好感,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归附。

“你对小琉球岛上的形势比本王要清楚,本王想你派人协助大明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城镇,届时你们都可以搬到城镇里居住。”李云天也端起茶杯品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向阿鲁说道。

“王爷,那个城镇由何人管理?”听闻李云天要建城镇,阿鲁顿时来了兴趣,饶有兴致地望着李云天,他从没有离开过小琉球岛不过听说过大明的城镇采用了砖石结构,非常漂亮结实。

“城镇自然由朝廷的官吏进行管理,所有官吏的任免皆由大明讲武堂负责,这样做是为了更好治理城镇。”

李云天听出来了,阿鲁除了对城镇感兴趣外更关心城镇的主导权,于是笑着向他说道,“如果你不愿意进城的话,本王会在你们村落所在的地域内设立宣抚司,由你来管理,每年朝廷给你们俸禄,你觉得如何?”

“多谢王爷!”阿鲁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笑着向李云天道谢。

他虽然欢迎李云天的到来,但是却担心李云天来后会剥夺他手头的权利,如今听闻李云天要给他封官正式成为大明的官员,心中自然感到开心。

“不过,本王有一个条件。”李云天知道自己说中了阿鲁的心事,于是微笑着说道,“你可以担任十年宣抚司宣抚使,但是十年后本王要派人来接替你管理宣抚司,接替的人选从你们宣抚司那些通过讲武堂考核的子弟中选拔,像我们大明的朝廷命官一样有一个任期,本王暂定为四年,依据其治理成果来决定其是否升迁。”

李云天口中的宣抚司与大明设立的那些宣抚司不同,它并不是阿鲁的私人领地依旧是大明地方官府管辖的范围,类似于少数民族自治区,其官吏必须要由它的上级衙门也就是讲武堂来任命,进而避免向大明的那些宣抚司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样对当地的发展并无好处。

“这……”阿鲁闻言微微怔了一下,万万没想到李云天会提出这么个要求,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样一来他的首领位置岂不是就要被剥夺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阿鲁首领,如果是你的话难道会让人在你的领地内拥有和你一样的权利吗?”

李云天见阿鲁神色犹豫,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于是笑着说道,“本王可以答应你,十年后从你的子孙中选择成绩最为优异者接替你的位置,能否坐稳这个位置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另外,本王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本王要在小琉球中西部沿海建立一个大型港口,以加强与内陆的联系,届时那里将会出现一个市井繁华的贸易港,如果能在那里做生意的话肯定盈利丰厚,换做本王的话肯定会先置办一些地皮,来年定能派上大用场。”

说着,李云天语峰一转,意味深长地向阿鲁说道,“阿鲁首领,大明的江南繁花似锦,你难道不愿意去那里见识一下,想要在小琉球岛终老一生?”

“谢王爷提点,小人愿意在十年后让出宣抚使的职务。”听了李云天的话后阿鲁怔了怔,随后双目流露出一丝炙热的光芒,向李云天拱手说道。

而正是由于跟纳西倭寇和逃难的大明百姓打交道,阿鲁知道大明与小琉球岛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一般美好,再加上教他读书识字的先生是大明人,故而自幼就受到大明文化的熏陶,很小的时候就想着要去大明见识一下。

不过由于明太祖下了迁居内地的圣旨,那些留在小琉球岛上的人也就被大明官府视为了倭寇,像阿鲁这样模样长得与大明人士有异的人一登陆就会被抓进官府,所以他的愿望也就成为了泡影。

第918章 以礼相待

如今李云天的话不由得激起了阿鲁心底深处的这个愿望,他听懂了李云天的意思,李云天是劝他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二十几个乡村,而他也正有此意。

再者说了,就像李云天先前所说的那样全天下都是皇帝陛下的,小琉球岛上的宣抚司自然也要接受朝廷的管理,阿鲁根本就没有能力跟李云天相对抗,如果他不同意的话届时肯定会爆发一场战争。

阿鲁觉得李云天不是一个奸诈狡猾的人,因此他认为李云天并不想要吞并他手下的那二十几个村落,否则绝对不会对他以礼相待而且还给村民们办了不少好事,他愿意相信李云天。

其实,李云天让人又是给阿鲁送礼又是帮助那些村落村民的行为使得很多人都感到不解,阿鲁不过一个自封的番王而已,手下仅仅有二十多个村落,充其量也就相当于大明乡下的一个乡镇,李云天完全没有必要跟这些土著这么客气。

可李云天却告诫那些人对阿鲁他们要以礼相待,毕竟以后大家都是大明的人,不要将其视为尚未开化的蛮民。

所谓上行下效,在李云天以身作则下,讲武堂的人都不敢再鄙夷和轻视那些原先被他们视为蛮人的民众,毕竟他们也是大民的子民,那么就要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双方真正融合在一起。

由于阿鲁来的时候正好赶上过年,李云天就把他留在了鸡笼镇,鸡笼镇与半年前比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镇子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型兵营而且镇上出现了很多新建筑,讲武堂正抓紧时间对鸡笼镇进行改造。

按照李云天的最终规划,将以鸡笼镇为基础建设一座新城出来,解释鸡笼城将成为小琉球岛最为重要的城市。

阿鲁对停泊在港口上的整合宝船十分感兴趣,于是李云天特意领着他乘坐郑和宝船在海上逛了一圈,在阿鲁看来船在水上行驶得异常平稳,如履平地,他很难相信这艘船是人造出来的,完全能把一个村的人连带着牲畜一起装进去。

不仅如此,李云天还向阿鲁展示了讲武堂设在鸡笼港用来装卸货物的机械,在那些机械的帮助下一个人能轻易提起原先几个人也抬不起来的货物,又方便又快捷,令阿鲁是太开眼界,感触良多。

在李云天的建议下,阿鲁准备从村落里挑选一批孩童送去讲武堂进行学习和深造,这对向来仰慕大明文化的他来说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要知道以前可是只有大明的藩属国才能向国子监派遣留学生,而李云天主动要培养村落里的子弟,令他是激动又兴奋,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直以来,李云天都认为对待任何问题的态度就是要疏通而不是堵塞住,故而要想让阿鲁这些小琉球岛上的土著居民真的融入到大明,就必须对他们以礼相待,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让他们心里有一种个归属感。

而阿鲁也没有辜负李云天的希望,率领着手下的两三万土著居民归附大明,正式成为了大明子民。

这里之所以说正式,是因为大明立国后澎湖巡检司并没有对阿鲁所在地区进行有效掌控,故而阿鲁这些土著居民实际上是游离于大明管辖之外,否则明太祖发布迁居内陆诏令的时候阿鲁的父辈不会还留在这里,而澎湖巡检司也并没有将其统计在管辖的百姓内。

直到明朝中后期,明廷为了打击倭寇这才重视起小琉球,并且大量往岛上移民,逐渐实现了小琉球岛上民族间的融合。

元宵节的晚上,鸡笼镇举行了盛大的花灯展览,吸引了镇上众多百姓出门前去看花灯。

为了烘托出节日的气氛,李云天让鸡笼镇的明军水师以及讲武堂各衙门以连级部门为单位制作花灯,并且对那些花灯进行评选出“灯魁”,赏银一百两,榜眼七十两,探花五十两。

由于李云天给出了丰厚的悬红,所以吸引了镇上不少百姓也来参加这次的灯会,绞尽脑汁地做出了各自以为好看的花灯。

李云天与民同乐,在一群护卫的簇拥下到街上与军民们一起赏灯并且猜灯谜,现场一副其乐融融的和睦景象。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