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名持丰闻言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望着李云天,“据闻王爷这次只带了两万余人前来,单单九州岛就可以聚集十万大军,一旦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说来的话,这一战是避无可避了!”李云天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沉吟了一下后神情严肃地向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说道,“不瞒两位,本王已经调集了明军水师的船只,只待本王一声令下就会源源不断地将我大明军队运来,虽然本王不愿意看见战火骤起,但事到如今也无可奈何。”
“两位大人,本王这就告辞了,明天一早就离开京都回琉球岛,希望咱们还有下一次相见的机会。”说着,李云天噌地站了起来,向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拱了一下手后作势欲走。
“王爷留步!”见此情形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连忙站起身,不约而同地开口挽留。
“两位大人,难道你么想将本王留在这里?”李云天早就知道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会留他,两人将事情说的如此严重无非是为了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而已,他自然不会点破,面无表情地望着两人说道。
“王爷误会了,我们今天既然把王爷请来,那么自然是想办法避免战祸。”细川胜元冲着李云天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他落座,不动声色地安慰李云天。
“两位大人如何看待此事?”李云天并没有坐回座位上,而是神情严肃地问向了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
“我等肯定不愿意看见双方开战,那样的话百姓们将遭受一场劫难,生活也更加辛苦。虽然我国没有大明那般强大,但也是一个军事强国,当年元军的两次侵略都损失惨重。”
细川胜元沉吟了一下,神情严肃地向李云天说道,“因此,我等希望能与王爷找出一个办法来避免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发生。”
李云天闻言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然后望向了山名持丰,山名持丰向他微微颔首,示意细川胜元说的是实话。
“两位大人想怎么样?”或许是感觉到了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的诚意,李云天坐回了座位上,不动声色地问道。
细川胜元向周围的人挥了挥手,众人就知趣地退了下去,只留下李云天和细川胜元、山名持丰,反正李云天会倭语双方的交流没有丝毫问题。
“王爷,大明有句俗语叫‘明人不做暗事’,我们也不怕实话告诉你,萨摩藩是一个偏远地区的藩国,与我等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如果王爷只是想教训它一次而不会在萨摩藩逗留的话,我们到可以从中回旋,让王爷达成心愿。”
等屋子里的人都离开后,细川胜元望着李云天沉声说道,提出了合作的先决条件,那就是李云天在收拾完萨摩藩后必须要撤走,这可谓是双方合作的底线。
“本王这次是为海盗的事情而来,只要解决了这件事情本王自会离开。”李云天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喜,不动声色地回答,看来他先前猜得没错足利义成果然在萨摩藩的事情上做出了让步。
“这样就好。”山名持丰闻言不由得欣慰地点了点头,如此一来双方的合作就没有了障碍,他还真的怕李云天赖在萨摩国不走,这样可就够他们头疼得了。
“王爷,想必你也知道,本国地域狭小,资源匮乏,比不上大明的繁华富饶,即便是各地大名的生活还比不上大明南方的富裕之家。”
细川胜元心中也是感到一阵安慰,毕竟李云天这次大费周折地来到了九州岛,就这样轻易回去好像有些说不过去,因此不动声色地向李云天提出了条件,“下官听说王爷负责大明的海外贸易,不知能否也把我国算上,这样一来将军大人就能压制那些主战派。”
“什么?”李云天闻言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早就知道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会向他提出贸易的要求,于是装出一副吃惊的模样,神情愕然地望着细川胜元。
第944章 讨价还价
“王爷,只要开通了两国之间的贸易,那么那些主战派从自身利益出发,断然不会去支持萨摩藩。”
山名持丰见李云天一脸的惊愕,还以为李云天对这个要求倍感意外,于是开口解释道,“这样一来双方可以各取所需,如果下官没有记错的话大明需要白银,而我国的白银储量不菲,可以给大明供货。”
“这件事情太过重大,非本王所能决定。”李云天闻言向山名持丰摇了摇头,郑重其事地说道,“两位大人都清楚,那年宁波市舶司发生争贡之乱,使得先帝大为震怒,亲自下诏终止了贵国的朝贡贸易,这是天子的诏令,本王有心而无力。”
听闻李云天提及宁波市舶司的争贡之乱,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有些尴尬,当年争贡的主角正是两人派去大明的朝贡队伍,一个使用大明新办法的朝贡勘合,另外一个使用大明旧的朝贡勘合,都想从与大明的交易中获取利润,不成想惹出了一场大祸出来,使得宣德帝震怒之下终止了倭国的朝贡贸易。
“王爷是皇帝陛下面前的红人而且深得太皇太后的信赖,我等相信王爷一定能促成此事。”随后,细川胜元微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根据松山铭提供的消息,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知道正统帝现在年幼,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在了后宫的太皇太后手上,太皇太后掌管着大明帝国的玉玺,辅政大臣们的任何重要决定要想通过实行必须要用玉玺盖印才行。
而太皇太后对李云天信赖有加,因此只要李云天想办法的话那么在两人看来就一定能促使大明恢复中断了的倭国朝贡贸易。
况且,李云天这次前来就带了不少货物与京都的商贾交易,很显然并没有把宣德帝的那道诏命放在心上。
其实,如果细究起来的话李云天并没有违反宣德帝的那道中止倭国朝贡贸易的圣旨,因为这是他从大明带来货物来倭国,而朝贡贸易是倭国要带着货物去大明,因此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此事本王倒是可以一试,能否成功本王就不敢打包票了。”见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已经打探清楚了大明朝廷的局势,李云天并没有推脱沉吟了一下后微微颔首,把这件事情答应了下来。
正如山名持丰所说的那样,倭国有着不错的白银储量,由于朝贡贸易的限制无法大量出口给大明,更多的事情通过琉球国和朝鲜国转卖给大明,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增加了白银的成本,大明买入后显得颇为不划算。
当然了,大明此举是在限制倭国通过白银交易来获得需要的资源,以此抑制倭国的发展。
不过,在李云天看来,与其对倭国进行孤立,倒不如使得倭国依赖大明,这样的话反而能更好对其掌控。
故而李云天其实是支持恢复与倭国之间的商贸,倭国的经济对大明依赖越深,那么受到大明的影响越大。
“但本王也有一个条件!”当然了,李云天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要求朝廷恢复倭国的朝贡贸易,没等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高兴起来,他语峰一转说道,“本王需要一个开口的契机,这道中止你们朝贡的圣旨是先帝下的,先帝生前最为惦记的事情就是袭扰大明沿海的海盗,如果国王陛下能与本王一同清理横行海上的海盗,那么本王就有了提及此事的底气。”
“这是自然,我等会回禀将军大人,将军大人对那些为非作歹的海盗也颇为痛恨。”细川胜元和山名持丰对视了一眼,然后微笑着答应了下来,清剿倭寇的决定在今天上午的议事上就已经通过,说起来那些倭寇也是倭国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同样扰乱了倭国的日常秩序。
“恢复贸易一事不能急在一时,本王既然已经答应了你们那么就肯定会做到。”李云天对细川胜元的回答好像很满意,点了点头后沉声问道,“不过现在我大明水师正在出水郡与萨摩藩的军队相对峙,此事迫在眉睫,你们打算如何处置?”
“将军大人先给岛津鸣云下文,勒令其交出那些海盗,如果岛津鸣云不从的话王爷可以在萨摩地界与其一决高下。”细川胜元早有准备,有条不紊地告诉李云天,“王爷放心,除了萨摩藩的人外,其他大名绝对不会参与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