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执宰大明 > 第682部分

第682部分(1 / 2)

>不懂他的话。

“禀王爷,小国国小势微,虽举全国之力但兵力也就近十万而已,不能与大明相比。”粗壮随从闻言先是向李云天一躬身,然后与巴忽低声交谈了几句,开口向李云天说道。

“告诉本王,你们东察合台有多少兵力?”李云天瞅了一眼粗壮随从,然后走到了娜尔莎面前,开口沉声问道。

“近四十万。”娜尔莎本想压低兵力的数额以免引发大明的警惕,可当她注意到神色严肃的李云天时不由得改变了主意,叫声说道,“不过,本国的兵力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西察合台这次出人意料地派遣重兵进攻,我国一时无法抵御,唯有向后退防。”

李云天既然知道帖木儿帝国是大明的威胁那么很显然已经搜集到了很多帖木儿帝国的情报,那么东察合台汗国的情报肯定也有很多,所以她还不如实话实说。

听闻此言,大殿上有一阵小小的骚动,帖木儿帝国只用了十万不到的兵力就打得拥有四十万兵力的东察合台节节败退,这帖木儿帝国士兵的战斗力也太过强悍了一些。

“本王知道,你们东察合台的兵力分为三部分,即亦力把里的本部,有兵力十八万,以及叶尔羌部十万,吐鲁番部十二万!”李云天闻言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看来娜尔莎很聪明跟她说了实话,于是望着娜尔莎说道,“不知道本王说的是否正确!”

“确实如此。”娜尔莎的双目闪过一丝震惊的神色,万万没想到李云天对东察合台的兵力情况如此清楚,于是按捺住心中的震惊向李云天点了一下头,看来李云天早已经在收集东察合台汗国的情报。

“你,没有对本王说实话。”随后,李云天转向了巴忽,面色猛然一沉,冷冷地说道,“据本王所知,你们西察合台汗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无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都与大明相差无几,可以集结百万兵力,不知本王是否说错?”

巴忽听不懂李云天的话,不过从李云天的神色和语气上他意识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妙,连忙望向了身旁的那名粗壮随从。

粗壮随从的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低声向巴忽翻译了李云天的话,这使得巴忽的神色顿时变得慌乱起来。

帖木儿帝国距离大明路途遥远,再加上旅途不宜,因此大明根本就不清楚帖木儿帝国的情形才对,可李云天却对帖木儿帝国的境况好像知之甚详,这令巴忽一时间乱了阵脚,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李云天的问话。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也被李云天的话给惊呆了,相互间不由得诧异地对视了一眼,谁也想不到帖木儿帝国的国力竟然会如此强盛,竟然足以与大明匹敌。

娜尔莎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心中暗自感到庆幸,看来李云天对帖木儿帝国和东察合台汗国的事情了如指掌,幸好她先前说了实话,否则被李云天当堂揭穿谎言的话场面会显得颇为尴尬。

第999章 东征往事

相对于太和殿上那些毫不知情的文武官员,杨士奇和张辅等辅政大臣和五府六部的都督、堂官则要镇定许多,他们上朝前就已经从李云天那里得知帖木儿帝国的国力之强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从巴忽惊慌的反应中,杨士奇和张辅等人意识到李云天说的是实话,否则巴忽岂会如此惊慌失措。

大殿正前方的高台上,张氏太皇太后颇为错愕地望着神情慌乱的巴忽,当李云天告诉她帖木儿帝国的国力与大明不相上下时她还认为李云天有些夸大其词,可现在她相信李云天说的是事实,这令她心中不由得感到万分震惊。

由于听不懂大明的话,因此多鲁尔不清楚发生了事情,他感到现场的气氛变得非常怪异,于是忍不住低声问向身旁神情颇为兴奋的娜尔莎。

“老天保佑!”当从娜尔莎那里得知李云天当堂拆穿了巴忽关于帖木儿帝国国力的谎言后,多鲁尔禁不住喜出望外,这样看来巴忽已经陷入了困境,连忙在心中暗自祈祷。

“禀王爷,我国国土虽大但多是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人口虽多但多是不服管束的异族之人。”

巴忽很快就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连忙向那名粗壮随从低语了几句,那名粗壮随从于是开口向李云天解释道,“因此,我国无法与大明相比,能聚齐十万兵力已然是举全国之力。”

“当年你们帖木儿大汗东征大明的时候可是动用了百万大军,从你们的国都撒马尔罕城一直打到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国都别失八里城,距离我大明哈密卫只有两百余里,东察合台汗国几乎已经陷落。”

李云天见巴忽还在狡辩,于是冷笑着说道,“如果不是你们帖木儿大汗病死在了别失八里城的话,恐怕我大明就要与你们大战一场了,东察合台汗国也早就不复存在!”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大员皆大惊失色,张辅和杨士奇等人更是面色沉重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

帖木儿东征发生在永乐帝登基不久,甘肃总兵官、西宁侯宋晟忽然派八百里加急向朝廷禀告,说西察合台汗国举兵攻打东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不敌节节败退,西察合台汗国的军队在攻下了东察合台汗国的国都别失八里城后并没有停军的意思,正在向哈密卫推进,易对大明意图不轨。

哈密卫是大明西南重镇,距离别失八里城八百余里,一旦东察合台汗国的军队进犯哈密卫那么大明西南将战火纷飞。

当时,大明在西南的军事力量有限,只有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两大都司的卫所军可以调用。

其中陕西都司有十五卫二千户所,陕西行都司有十二卫三千户所,两个都司的满额兵力约为十五万五千余人。

一旦大明与帖木儿帝国开战,那么能就近支援陕西都司和陕西行都司是周边地区的三个都司即山西都司、河南都司和四川都司。

山西都司有七卫五千户所,河南都司有十二卫六千户所,四川都司有十四卫三千户所,共三十三卫十四千户所,满额总兵力约二十万人。

而大明其余都司的部队由于距离陕甘太远因此很难在半年内赶赴陕西、甘肃前线,这意味着在半年的时间里大明唯有依靠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山西都司、河南都司和四川都司的三十五万人来阻挡帖木儿帝**队前行的脚步。

表面上看起来,三十五万明军并不少,可这是分布在五个都司的兵力,如果单个拎出来的话根本无法与帖木儿帝国的大军相抗衡。

况且,明军对突然爆发的战争没有丝毫准备,而帖木儿则经过多年的筹划这次是有备而来,而且帖木儿帝**队攻克了东察合台汗国国都别失八里城,现在士气正旺,因此可以想象的是战争初期对明军来说极为不利。

永乐帝在接到宋晟的紧急战报后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帖木儿帝国竟然会挥军东进,而且还想染指大明。

说实话,永乐皇帝并不怕与帖木儿打上一场,想当年蒙元是如何强大,各路起义军是如何悍勇,最后还不都是被洪武皇帝和他给收拾了。

尤为关键的是永乐皇帝初登大宝,由于靖难之役导致大明朝政不稳,永乐帝并不担心帖木儿的大军,对付蒙古骑兵大明早已经经验丰富,帖木儿大军即便能攻进大明腹地,等到他的后勤补给线一断的话那么就将成为待宰的羔羊。

况且,当时的北元实力尚存,也绝对不会坐视帖木儿帝国入主中原,对北元来说帖木儿是个比大明还要巨大的威胁。

至少大明不会占据北元哈拉和林城,而以成吉思汗子孙自居的帖木儿就不同,肯定会派兵攻占哈拉和林城,并且派遣手下的蒙古骑兵和突厥骑兵追击北元残部,已将北元残部消灭。

对于北元和帖木儿帝国来说,双方当时最大的矛盾就是争夺蒙古帝国的统治权,很显然帖木儿不会放过北元这个蒙古帝国各大汗国的宗主国。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