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诸天养老从火红年代开始,耽美书库,www.danmeisk.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岳文轩新买的小院一共有三间土坯房,他自己住了东屋,岳红缨和顾冰雪选择了住西屋。 中间是堂屋,本地人都是用来做厨房和餐厅。 堂屋的东西两边是两口大灶,每一个灶上都有一口八印大锅,平常蒸馒头、炒菜,都靠这两口大锅。 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刚刚搬到小院儿,岳红缨和顾冰雪很开心,但她们接手做饭这个任务之后,才知道过日子的不容易。 同大娘和四婶交流之后,她们这才知道,要想把日子过好,就连日常用的柴禾,都有很多节俭之道。 平原地区没有让人随便砍伐的树木,日常做饭用的柴禾也很紧张,不节俭的话,根本就不够用。 而且春夏秋还要更加节俭一些,以便留出更多的木材给冬天取暖用。 虽然大河村地处北方,冬天很冷,但农村人买不起煤炭,冬天取暖也只是靠做饭时烧柴的那点热量,即便有火炕,也并不怎么热。 主要还是平原地区缺少树木,一年到头分的那点儿柴禾也只够日常做饭的,根本就不够用来取暖。 大河村有果树,每家每户还能分到一些修剪下来的树枝,比起其他村的农户来,在木材的用量上,已经很让人羡慕了。 刚刚搬家,岳文轩三人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用来做饭的柴禾不够。 以前村里专门分配给知青院的木材都已经烧光,现在知青院做饭也是用的夏收时刚刚分配的麦秸。 麦秸本来就不多,岳文轩搬家时也没好意思把三人的那一份儿搬过来。毕竟不值什么钱,不好算计的太过精细。 但日常做饭就少不了要用柴禾,暂时这几天用的木柴都是大爷和四叔支援的。 两家的木柴也不多,他总不好一直张口讨要。 没办法,岳文轩只能使用钞能力。 县里有一家家具厂,有大量废弃的碎木块,一般都会分配给内部人员使用,同时也对外出售,但买的人不多。 城镇居民每个月都有煤票,对于木材的需求并不高,家具厂的碎木块定价偏高,自然也就不好卖。 岳文轩花了五十块钱买回来两大车,不算取暖的话,足够三人一年的用量。 但他对外不敢说是花钱买的,只说是托了朋友的关系,好不容易才拉回来的。 他要是把实情说出去,恐怕就连大爷和四叔也得骂他是败家子。明知道自己的做法难以被乡亲们接受,他当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花了五十块钱买了两大车碎木头,岳红缨终于实现了烧柴自由,不再为每天做饭没有柴烧而发愁。 木材问题不能无中生有,兼且用量又大,岳文轩只能大张旗鼓的花钱买回来。 但其他的生活用品,比如粮食、食用油这些,岳文轩可以零零星星的拿回家,并不引人注目。 三人搬到小院还不到一周时间,一应的生活用品就已经齐备。 不知不觉,厨房的橱柜里就已经摆满了大米、白面、玉米面、腊肉、火腿、花生油。 如果没有客人到访,三个人吃的不是大米饭就是白面馒头,花生油和火腿、腊肉更是随便用,每到快吃完的时候,岳文轩总会及时添加。 这样的好日子,别说岳红缨了,就算顾冰雪都没有体会过。 顾家以前的生活比起普通百姓来说,虽然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好,但仍然好的有限。 市民的生活物资都是统一分配,干部的配额虽然更多一些,但也多的有限。 就算是顾家这样的条件,也只能算是油水不缺,最多每周能吃一次肉。 但现在三人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不说岳文轩三不五时的就会把河鱼、野兔、野鸭子拎回家,就算没有这些野味,也是今天吃一回豆角炒腊肉,明天吃一顿火腿烧茄子。小日子不要太美! 直到这个时候,岳红缨和顾冰雪才知道为什么岳文轩一门心思的想要搬出来,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没人愿意吃大锅饭。 几天后,岳文轩上午刚下工,便听说董雨蒙回来了。 岳红缨、顾冰雪同董雨蒙的关系都不错,吃过午饭,两人便去了知青院。 下午下了工,刚走到门口,岳文轩便听到院子里传来叽叽喳喳的说笑声。 走进院子,原来是岳红缨、顾冰雪在陪着董雨蒙说话。 看到岳文轩返回,董雨蒙主动招呼道:“岳知青下工了。” 岳文轩把手中的锄头放在墙角,“看你气色这么好,董叔叔应该没事了吧?出院了吗?” “已经出院了,恢复的还不错。” 紧接着,董雨蒙感激的说道:“多亏了大家的帮助,不然的话,我手里没有这么多钱,凑不够手术费,真不敢想象我爸爸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我爸得了肺炎,因为病情拖得太久,又有了其他并发症,情况非常危急,需要开胸做手术。 幸亏有大家的资助,我带的钱足够多,这才有钱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