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醉春光 > 第16部分

第16部分(1 / 2)

>婕屎竽锬铩?br />

此后一连数日,谢清豫或者是陪同自己爹娘走亲访友去拜年,或者是在府帮杜氏招待前来祝贺新年的女客,分外忙碌与充实。每天忙着这些事,顾不上别的。

如是到得正月初十附近,谢清豫才算变得略微清闲下来一些。正月十二,她又陪自己娘亲杜氏出门,却不是去拜年,而是到城郊的皇恩寺烧香拜佛。

每年正月,杜氏都有这个习惯,谢清豫每每陪她,亦习以为常。虽则如此,但是在遇到陆至言之前,她不曾信过这些、不曾求过姻缘,在遇到陆至言之后,便更没有这般想法。

听闻皇恩寺数百年来始终香火鼎盛,勿论新年的喜庆日子。杜氏要与寺里的高僧讨教禅道,谢清豫陪杜氏到禅房去,因是有丫鬟婆子陪同,没有什么不放心,之后她自己和春絮、夏果四处随便转一转,周辛也跟在她们身后。

寺庙檀香的气息异常厚重,尤其是大雄宝殿内外。不信神佛的谢清豫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看着殿内众多善男信女对一尊尊塑金佛像顶礼膜拜。

众生虔诚,谢清豫却不好奇他们为何如此,而更多的感到自己的散漫与不诚心。于此情此景之下,恍然生出一种亵渎了旁人信仰之感。于是,她没有在庙过多停留,很快往外面走去。

寺庙内人来人往,寺庙外亦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两排高大的菩提树,在冬日里依然翠绿茂盛一如往昔。树下有不少小摊,是摊贩趁着正月里香客众多,特地到这儿来做些生意,便是算命先生的桌案前也比平素热闹不少。

谢清豫闲来无事,随意走动瞧一瞧小摊小贩们叫卖的玩意。她是漫不经心,百无聊赖,是以人群之出现了几名外族男子时,几乎一下子,她便已然发觉到了。

年节之前,听底下的人说起过近来长安城常见到外族男子走动,谢清豫之前也偶然间过一两回南诏来的人,那时便留下高大壮实的印象。今天再见到,她仍有同感。

只是他们到寺庙来做什么,也不见有本朝官员陪同……一瞬以为今天可以见到陆至言,谢清豫不无高兴,却很快发现自己想得太多,转而心几分奇怪,不由多看这些人几眼。

好巧不巧的,同一刻,她撞见隐在人群的一名小偷,上动作极为迅速且干净摸走其一名外族人的钱袋。被偷钱袋的人毫无所觉,稀松平常往庙里面走去。

若是不曾见、不知情,谢清豫自然不会管,可是这会儿瞧见了,她没办法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何况叫南诏觉得大晋如何恶劣也不是好事,万一届时故意拿这件事发作,不知要惹出多少的麻烦。

那小偷混在人群里想要悄悄逃走,赶在他跑掉之前,谢清豫示意周辛去追人。周辛即刻追了上去,仗着动作迅速、身好,轻易将那小偷制服,把钱袋夺回来,又在谢清豫的授意之下,寻到那名外族人还了回去。

谢清豫在远处看着,那个人直到周辛找过去,才发觉自己的钱袋不见了,一时和周辛说着什么,大约是道谢。不多会儿,周辛往回走,那个人却没有看周辛,而朝她的方向看过来。

仿佛穿越一重一重的人流,他的目光准确无误落到她的身上,这种感觉让谢清豫莫名的不舒服。却因为对方看过来,她看清楚这张脸,风目剑眉、神仪明秀,且气质威严,隐隐的压迫感,不似寻常人。

谢清豫感觉他遥遥冲自己笑了一下,禁不住皱眉,垂下眼去不再看。半晌,周辛折了回来,而那几名外族人也已消失在人群之,不见踪影。

“可有什么特别的发现?”避开人群后,谢清豫问周辛。

周辛点一点头道:“观其样貌气度,应是身份尊贵,其他人待他态度也恭敬。”

“起初我走过去时,他周围那些人警惕的看向我,这般反应,显然是因为习惯于保护那个人了。”周辛细细的分析,“回来的时候,也能清楚感觉到背后有几道目光一直盯着我看。”

如若此人身份不俗……谢清豫蹙眉思索,南诏此番来了上百人,其有人故意隐藏身份,大晋官员未有所发觉不是不可能。他能这么自如行事,必然是因在南诏的地位比派来的使者更高,如此推测,对方的身份多少能猜到一些。

在皇恩寺发生的这件事,谢清豫没有和杜氏提。回到府,问得睿王在书房,她过去一趟,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自己的爹爹,又特地喊周辛过去让睿王问话。

把这件事知会过自己爹爹以后,晓得他会酌情处理,谢清豫没有多嘴,也不操这份她操不上的心。她姑且抛开这些,开始为上元与陆至言共赏花灯、同游长安一门心思的做起了准备。

谢清豫从前在书上看到一句女为悦己者容,她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女子愿意在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人面前,尽力展示自己更好的一面。谁不希望心仪之人,也对自己有好印象、对自己有好感呢?甚至男子也未尝不是如此。

上元节这天,陪家人用过晚膳、吃过元宵,背负替自己哥哥向陆至言解释不能赴约缘由这一使命的谢清豫,兀自乘马车出门了,去赴这个一面之约。

为此,她让春絮和夏果提前帮她准备好了两幅面具。谢清豫想着,到时候两个人戴上面具,走在人群里更不叫人觉察身份,免去许多琐事。

长安城商铺林立的街道,浸染在上元节的喜庆与祥和,随处可见一盏一盏漂亮精致的花灯高悬,明亮的灯火照得黑夜如昼。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成为制造这份节日热闹气氛的一员。

马车停在街口,谢清豫从马车上下来,心情愉快、没有停留穿过拥挤人潮,寻到她和陆至言遇见过的那处茶楼。方才上得二楼,她一眼看到陆至言,当即微笑朝他走过去。

第27章

谢清豫今天是精心打扮过的,缕金遍绣海棠的绯红色羽缎斗篷下,罩着一件白底胭脂红刺绣梅花挑金线边对襟褙子,下身则是水红撒花百褶裙,脚下一双软底珍珠绣鞋,轻移莲步,裙摆下珍珠温润柔和的光泽若隐若现。

她今日穿得比平常华丽一些,因而首饰也特别挑选过,发间一支赤金蝶戏双花嵌红宝石流苏步摇格外醒目,戴赤金垂珠耳坠,手腕一只红玛瑙镯子,招招摇摇、难以忽视。

谢清豫一踏入茶楼,哪怕脸戴面具、未露真容,仍轻易惹得旁人纷纷侧目。待她上得二楼,发现陆至言的一刻,陆至言同样看见了她,立时站起身来,约莫几分自己正在此处之意。

即便没有觉得陆至言会不守信的不出现,可没有见到他之前,谢清豫心里总隐隐有种飘飘忽忽的不踏实感。直到此时与他碰面,这种感觉才消失,且转眼内心油然而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与喜悦。

往日两个人想要单独相处便无什么机会,如今其实也差不多,唯独是上元节,到底有所不同。毕竟这样一个日子,迎风待月、郎情妾意也是得到默许的。

谢清豫行至陆至言面前,抬手摘下脸上面具,笑眼盈盈的看着他。眼见他看到自己面容的一刹微微愣住,脸上被惊艳的表情转瞬而逝,眼底却温柔满溢,她止不住嘴边笑意愈浓。

陆至言今日一身紫棠色暗云纹银线滚边锦缎长袍,同色织锦缎腰封,腰间系一枚荷叶龟游玉佩,玉冠束发,浑身上下流露出一种少见的明媚。

谢清豫上下打量他两眼便是心底一荡,心念转动,她压低声音,调皮开口:“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灯市,乱我心曲。陆大人,你可得要负责到底。”

《国风》里一首《小戎》,里面的一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被谢清豫特意改掉两个字,便用到陆至言身上。他是听懂了,却没有应她这番充满调侃的话。

谢清豫看着猝不及防被她言语调戏的陆至言耳垂泛红,脸上偏偏摆出一副故作镇定的样子,忍住偷笑的冲动,自觉转移话题问:“等很久了吗?”

陆至言否认说:“没有,也是才刚到。”

谢清豫点了一下头问:“外面很热闹,我们现在出去?”

对于这个提议,陆至言颔首表示赞同。

谢清豫将自己为他准备好的面具递过去,笑嘻嘻道:“幸亏我早有准备,否则今晚不知得有多少小姐芳心破碎,若个个都来找你负责可怎么是好?”

这是在说当初那位对陆至言一见钟情、苦苦等待的小姐,

陆至言接过面具,不紧不慢说:“只要有的人不会夜里睡不着,都不要紧。”

将军不成被反将了一军。

谢清豫鼓一鼓脸颊,轻哼一声:“坏人。”

他们先后从茶楼里出来,脸上都戴着样式相同、一大一小的面具。负责保护谢清豫安全王府护卫均隐到暗处,不远不近跟随,却不打扰他们游玩的兴致。

或许是陆至言从前留给谢清豫的冷清印象太过深刻,谢清豫很喜欢和他一起走在热闹人群中的那种感觉,一如当初那场庙会。她希望他是鲜活的、入世的,身上可以多一些人间烟火气息。

长安城中的繁华街道人潮如虹、车水马龙,花灯之下,商贩们立于自己的小摊前笑逐颜开招呼生意,来往行人亦满面春风,每个人看起来都十分快活。

谢清豫和陆至言一面顺着人流往前,一面穿梭于摊贩中,瞧过来又看过去。偶尔也有孩童手里牵着写上福字的兔子灯,嬉笑中无忧无虑跑过,在他们身边留下一串欢声笑语。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