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完,张飞又开始在地上转悠,“唉”蔡鹏也叹了口气,不敢再看张飞了,再看非吐了不可。
“还有,”张飞站住了,“那董贼还把洛阳百姓都赶去了长安,逃跑之前,还把洛阳抢劫一空!唉!哦,对了,那曹孟德倒是个英雄,引着自己的兵马去追董贼,却被董贼的伏兵打得好惨!”
“啊?!”蔡鹏一惊,急忙问,“那曹操怎么样?”
“听说曹操好像没事,只是折损了不少兵将,那曹孟德算是个英雄。”张飞称赞到。
“兄弟!”刘备掀帐帘走了进来,蔡鹏想要起身,却被刘备快走几步按到榻上:“莫起身,休息要紧。”
“大哥,我身体没事了。”蔡鹏说道。
“嗯,鸟弟身体挺好的,已经和我说了一会儿子话了。”张飞认真地说道,“我问过军医官了,鸟弟身体没事了,就是一点点精神病。”
蔡鹏被张飞气得张了半天嘴,却说不出话来。
“哦,只是精神病就好,”刘备兴奋地说,“兄弟,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拿进来!”刘备冲帐外喊了一声。
一个军士捧着一根崭新的胳膊粗细乌黑大棍进了营帐。
刘备笑着道:“营里兄弟敬佩蔡兄弟的英勇,见你的大棍于阵上折断,特意又为你按原样打造了一根。”
那军士单膝跪地,将大棍高举过头,递到蔡鹏面前,大声道:“请‘神棍将军’笑纳!”
蔡鹏被这“神棍将军”的名号弄得苦笑不得,但营里将士们的真诚着实让蔡鹏感动,蔡鹏喊着泪双手接过大棍:“多谢!多谢兄弟们!”
那军士向三人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唉!”刘备叹了口气。
“大哥可是因那帮诸侯而叹气?”蔡鹏问道。
刘备缓缓点点头,看着蔡鹏:“三弟已和你说了?”
“嗯,三哥刚刚和我说了,大哥,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啊?”
“唉”刘备又叹了口气,满脸无奈,“还能如何?公孙将军已准备拔营北返,咱们也只能走了。”又关切地问蔡鹏,“贤弟的身体无碍了?”
“嗯,没事了,大哥放心吧。”蔡鹏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那就好,来人!”一名小校应声进了营帐,叉手听令。
“传令!拔营,回家……”刘备摇摇头,一脸惆怅。
……
刘备军沿黄河缓缓北撤,蔡鹏与关羽并驾骑行。
蔡鹏扭头问关羽:“二哥,盟军于虎牢关大败吕布,董贼弃洛阳西窜,但大哥为何闷闷不乐啊?”
关羽眯着招牌式的凤眼缓缓道:“大哥忧的不是董贼,而是各路诸侯。藩镇诸侯各心怀鬼胎,没人在意朝廷安危,只有大哥把汉室天下放在心上。”
蔡鹏却并不在意:“乱世出英豪。大哥乃汉室宗亲,何必那么多烦忧,只需多招兵买马……”环顾四周,探身低低对关羽说,“天下早晚有大哥一份地!”说罢,嘿嘿乐了几声。
“休得胡言!”关羽惊讶异常,蔡鹏终于看到了睁开眼睛的关羽,心头一阵寒意。
关羽又眯上眼睛,叹道:“唉,话虽如此,但大哥官低式微,安能与虎狼相抗。”催马向前,向传令兵道,“前面有村镇,于镇外扎营。”
蔡鹏催马赶上关羽,低声问道:“二哥,有传言说那乌程侯孙坚,进了洛阳,搜到了玉玺没交给盟主,私自吞了,可有此事啊?”
“私吞与否,只有天地知晓,咱却不便乱讲。”
“唉,可惜了了,要是咱们先进洛阳就好了。”蔡鹏遗憾万分,心道:我也知道皇宫井里有玉玺的,可惜啊,被孙坚抢先了一步。
关羽斜了蔡鹏一眼:“可惜什么?鸟弟莫要再议此事。”言罢,打马而去。
……
安营已毕,蔡鹏无聊,遂带贴身军士往黄河岸边闲游。
站在岸边高岗之上,望夕阳映衬之下,滔滔黄河之水泛着血色波澜,不禁感叹,只可惜学业不佳,不会应景的诗词,蔡鹏好不遗憾。
忽然间,远处渡口旁有人群骚动。
仔细看,莫非是强人打劫渡河百姓?
一催坐下马,蔡鹏向渡口驰去。
离渡口尚有距离,只见渡口边树林里窜出一匹白马,马上一白袍青年,手持亮银枪,身背长弓,直奔渡口贼人而去。
行劫强人见来人勇猛,一声呼啸,纷纷跳入河中,遁水而去。
蔡鹏看见白衣之人,微微一愣,随即大喜,一挥手中胳膊粗空心乌黑大棍,催马直奔白衣人而去,口中大叫:“子龙将军!”
白衣人闻声侧目,一愣,立即催马挺枪,只奔蔡鹏而来。
蔡鹏见白衣人来势凶猛,全无善意,不禁一惊,口中喊道:“子龙……”手中却不敢怠慢,挥棍格挡。
两马一错,白衣人只微微一侧身,手中枪也轻巧地避开蔡鹏那胳膊粗带着“呜”声的大棍。
蔡鹏一棍挡空,身体随之一晃,赶紧反手一轮手中棍,以防对手近身,再一拨马缰,借势稳住身形。
“哼哼”白衣人冷笑,“可叹啊!那吕奉先若非连杀数阵,又力敌关张二将,怎会辨不出此等虚张声势,哼!”说罢,拨马就走。
蔡鹏呆立片刻,望着白衣人背影:“阁下不是赵云赵子龙?”
白衣人轻带马缰,回头看了一眼,一磕马肚,朗声道:“某非什么‘子龙’,某东莱太史慈也!”大笑两声,“刘玄德手下,徒有其名耳。”疾驰而去。
蔡鹏羞愧难当,呆立良久,默默拨马回营。
第0046章 王队 五事定成败
洛阳不能去了,船折返向西,逆渭水而上,转向长安。
王队站在船尾,遥望着潼关感叹到:这里以后将有一场恶战啊。
王队所说的恶战便是二十年后,曹操与马超、韩遂等在此展开的渭南之战。
渭南之战,在《三国志》上,记载并不多,且散布于曹操及曹魏诸将的列传当中。
《三国演义》也未重点描述,完全无法与所谓“三国三大战役”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及夷陵之战相提并论,甚至在许多三国达人们列举的“三国十大战役”中,都不能上榜。
但是,军人出身的王队却对渭南之战印象深刻,因为美国西点军校把此战列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经典的战役之一。
渭南之战谋略、运筹深远,曹操对气候、士气把握准确,最终以少胜多,赢得了一场的经典胜利。
……
回想着渭南之战的精彩,王队暗想:我与王允如何赢得眼下这场与董卓的较量呢?
董卓有权、有兵、有将、甚至还可控制信息发布渠道,我有什么呢?我只有对三国历史的了解,怎样充分利用呢?
王队陷入沉思:当年渭南之战,曹操便是精心筹划了“道、天、地、将、法”这“五事”,才取得最终的胜利,而我与董卓斗,这“五事”谁得谁失呢?
论“道”:董卓倒行逆施,违背天道,世人共愤;我做任何事,都要秉承替天行道。
论“天”:汉室虽微,余息尚存,天灭董卓,现时天不灭汉,我还需仰仗汉室,一切从匡扶汉室出发,才能获得天时。
论“地”:董卓窜至长安,西、北是董卓老巢,无法借力。
南边是秦岭这一天然屏障,东部有潼关、函谷关扼守西进之路,东南有武关、青泥隘口阻住南阳向西通道。必须打开这些通道才能获得中原诸侯的支援。
函谷关,董卓已经放弃了。
潼关嘛,远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潼关并非“狭关”,没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需重兵屯防才能防御。
渭南之战,曹操就是作出欲攻潼关之势,吸引了马超韩遂的“关中十将”所部主力驻防潼关,却令徐晃引奇兵渡黄河而破了潼关之险。我要充分利用潼关,诱使董卓加重兵防御潼关,才能令长安城内变得空虚。
青泥隘口和武关应作为重点,好在王允已有打算,王允早已派士孙瑞以追击袁术之名控制了武关。
如此,董卓的“地利”优势丧失了。
论“将”:董卓手下西凉将多是他的死忠,需想办法将其得力干将调离长安。至于吕布嘛,天早注定吕布要背弃董卓,我只需助“天”一臂之力,将董卓的干将转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