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组团游三国 > 第92部分

第92部分(1 / 2)

>算了,你别愁了,我来给你想办法筹些钱。”

“那可太好了,那就麻烦你了。”雪儿终于露出笑模样。

和公孙雪儿这一番啰嗦,五木竟然忘记了自己来的目的,挠着脑袋满屋溜达,就是想不出自己来是为了啥。

“你找什么呢?”雪儿盯着满地转悠的五木问道。

“我想不起来了……”五木转着,突然看到一个小药匣上写着“棒槌”二字,五木知道,“棒槌”是人参的代称,打开药匣,见里面有两棵尺把长、根须完整的山参。

咦?!这东西让马钧托人带回家去,绝对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五木终于想起来自己来的目的。

“这是哪来的?”

“我自辽东带来的,始终没用呢。”

“卖给我好不好?”五木笑着问。

“你又不会配药,要了干嘛?”

“我自然有用。”

“你若用,拿去便是了,怎么还说起买卖了。”雪儿说着,便过来动手要包裹人参。

“只用一棵就行。”五木歪着头看着雪儿,轻轻地说道:“你对我总是这么好。”

公孙雪儿没有说话,脸却微微红了,嘴唇微微动动,仿似叹了一口气。

雪儿将包裹好的人参递给五木,五木却不接过,反是轻轻抱住雪儿的臂膀。

公孙雪儿挣扎着,躲闪着,却还是被五木轻轻吻了吻额头。

公孙雪儿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滋味,是幸福?是矛盾?还是不安?

五木已经走到院子,大声道:“雪儿你莫急,我马上就把买药材的钱给你送来……”

第0165章 耿浩 队友重逢

耿浩现在忙得脚打后脑勺。

上次曲阿城里最大的文房店老板来谈生意,张口就要“独家代理”新式炭笔。虽然也开出了不错的条件,但未免有些小瞧耿浩了。耿浩,好歹也是在广告业界混过的,岂能轻易应允这种事?

虽然,“代理”、“独家代理”是后来的名词,文房店老板和耿浩所谈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独家代理”,但本质上没什么差别。

耿浩深知独家代理的意义,充分体现了社会化分工的优势。对耿浩而言,既能避免自己在销售环节浪费大量精力,但同时,也意味着作为生产者的耿浩将和作为经销者的文房店捆绑在一起,而这种方式的重大弊端在于:生产者一方逐渐会被迫趋同于经销者的理念,最终,不得不屈从于经济利益(通常是短期行为),而丧失了自己的思想。

扯得有点远,总之,耿浩虽然想通过发明新产品来赚钱,但若是让他放弃自己的思想,以赚钱为唯一目的,打死他也是不会同意的。

最终,耿浩和文房店老板的谈判还是取得了成功,双方都有所妥协,耿浩将新产品划分成两类:定制类与量产类。文房店老板将自认为更有市场前景的定制类垄断了,而大众货的量产类,耿浩可以随便销售。

这种方式,却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定制类,自然是质优价高,利润丰厚;而量产的大众货,由于耿浩做得精细(耿浩把日用品当成艺术品来做,怎能不精致),更由于耿浩比较懒,所以产量始终不高,便造成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价格竟也是居高不下,耿浩的收益竟然也是出奇的丰厚。

耿浩最不能忍受的事,就是日复一日从事干同一件事,但迫于读者催更(晕,怎么又扯到网文上了),改了重说,但迫于顾客催货的压力,耿浩只能硬着头皮忙碌着。

为了给自己的工作增添一些新鲜感,耿浩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生产的炭笔,保证每只上刻画的图案都是唯一的。

起初,刻画不同图案比较简单,第一支笔刻条小蛇,给小蛇加上四只爪就成小蜥蜴,给小

蜥蜴后背加个盖子就成了小乌龟、小王八……

弄到最后,耿浩体会到了什么叫江郎才尽了,他被憋得已经要在王八盖子上刻画东亚某岛国的国旗了……

还别说,最后这支笔还真卖出去了,买家还是识货的,拿到手里,仔细品鉴,得出结论:龟者,寿意也!龟背上驮个蛋,那寓意自然是福寿将传递到下一代了……

耿浩目瞪口呆地听完买家的品鉴结论,仿似开了窍:哦,刻画啥都行啊,只要刻画完,自然会有脑残粉帮自己去圆说,毕加索、梵高他们的画作也是怎么个道理吧?(如果不是隔着两千年,闹心真想把耿浩拽过来踹上几脚)

……

有一天,江波儿要进城去丈人家送些东西,耿浩发现,江波儿的腰间竟然也挂了一只新式炭笔。

“哎,你小子站住!”耿浩喊住江波儿,“你挂个炭笔干啥?”

江波儿很疑惑地瞧着耿浩:“我咋不能挂?”

“你字都不会写,你挂着装什么洋相?”

江波儿反驳道:“谁说不会写字就不能挂了?前些天,我看隔壁大户家的傻儿子还挂呢,傻子都能挂,我凭啥不能挂?”说完,江波儿不理耿浩,为了使悬在腰间的炭笔甩动起来,特意扭动着腰,摇摇晃晃地出了门。

“你就嘚瑟吧,早晚弄个腰间盘凸出!”耿浩低声骂道。

骂完江波儿,耿浩意识到一个问题:是啊,好像现在买这东西的人,很多并不是把炭笔当作一种书写工具,而是当作一个时尚饰品了。

虽然,用品成饰品并不是耿浩的初衷,但这确实给了耿浩启发:既然是饰品,那就不必拘泥于外观形状了,也许各种稀奇古怪的造型会有更好的销路呢。

耿浩在笔杆图案上用光了“才气”,便开始琢磨着从造型上突破。玉笔杆、铜笔杆这种属于奢侈品,真正能普及开的,还得是竹笔杆。

对,就从竹笔杆的形状入手。

于是,耿浩这些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去周边的竹林里,挑选那些长歪了、长拧了的竹子。弄回来,再依据竹子的天然形状,配上合适的图案,制成笔杆。

……

这一天上午,耿浩在竹林的收获颇丰,抗着、夹着、抱着、拖着几束竹子,耿浩狼狈地往家走,听到身侧有人喊:“劳驾,请问耿浩庄怎么走?”

不用问,一定又是来买炭笔的,或者是某个文房店老板来上货的。

耿浩早已不像最初时,听见有人要买炭笔而激动不已了。

“跟我走吧,回去再说。”耿浩嘟囔着,继续迈步往前。

“太谢谢了,我来帮你拿些吧。”说着,那人在后面伸手接过耿浩拖着的那束竹子。

“谢谢啊。”耿浩也没过多客气。

“您说,这‘耿浩庄笔’怎么这么多人买?”

“你能不能别提这四个字!”耿浩没好气地道,“每次卖点东西,都跟挨顿骂似的……”耿浩说完,也觉得自己火有些大,毕竟人家说“耿浩庄笔”是一种赞许和炫耀,谁叫自己知识渊博,能理解成“耿浩装b”呢。

人家毕竟是顾客,耿浩停下脚步,转过身来,想客气几句。

“你?你?!教授?!”

“耿浩!”

来人果然是教授。

两人扔到竹子,紧紧拥抱在一起。

“你、你……”耿浩泪流满面,“教授,你怎么也来了?”

“我终于找到你了……”教授见到了自己的队友,再也无法似以前一样心静如水,压抑在心中几年的泪水,终于肆意流淌出来……

耿浩早已哭成泪人:“我、我、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我、我都快把以前的事忘记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