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组团游三国 > 第176部分

第176部分(1 / 2)

>    王队和管邴二人只隐约听到五木的嘴里吐出公孙父子三人的名字。

管宁有些尴尬,身为客人,竟然谈起令主人五木如此悲愤的话题,实在是不妥,也很无礼。不要以为管邴二人这种“书呆子”不在意礼节,人家这种书呆子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礼”,大到国家礼法,小到吃鱼先吃哪个部位,都属于人家的研究范畴。

但话已至此,管宁只好尽力宽慰五木。“邓公子莫要过于伤感,一切自有源由,世间诸多烦心之事,绝非取决于自身。”

王队心里埋怨管邴二人再次勾起五木痛苦的回忆,但二人是客人,而且也并非有意,王队也只好出言相劝。“是啊,五木,即便你不去高句丽,人家要是想陷害你,还是可以找到许多理由。问题不在于怎么害你,而是为何要害你?”

王队的话,令五木有所警醒。是啊,他们为啥要害我?

五木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每次都想不清楚,以前,五木只是简单认为,公孙度势利小人,不愿将宝贝女儿投资到自己身上,而宁愿舍弃女儿的幸福,换取政治、经济利益。

但不对啊?后来公孙度的所作所为,虽然不够光明磊落,但也算不上势利小人啊?他注重的是疆土、地盘,可以说很有战略头脑的。

况且,即便当初为了达到政治目的,以公孙雪儿的亲事来麻痹敌人,但平定夫余国后,完全可以让女儿再嫁给自己啊?为何还要设计陷害自己呢?以公孙度的精明,不会察觉不到那个傻了吧唧的长子公孙康的伎俩的?

可、可、可还是不对啊,公孙度若是想害自己,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没必要用他最喜欢的儿子公孙恭的性命做赌注啊?

五木越想越乱,他觉得自己的脑袋快要炸了……

五木使劲按压着太阳穴,无助地望着王队、管宁和邴原。

“五木。”王队冷冷地叫了一声。

“啊……”五木无力地应道。

“我猜想,不希望你留在辽东的,绝非公孙度父子三人。”

管邴二人诧异地盯着王队,他们没料到这貌不惊人的陪酒之人竟能说出这样的话。

“那还有谁?”五木绝望地着。

“公孙霸……”

管邴二人同时点头,赞同王队的说法。

“他?怎么可能?我和他几乎没任何关系啊……”五木说道这里,意识到一个问题:难道公孙霸喜欢雪儿?

不!不可能!公孙霸是公孙度的义子,和雪儿虽我血缘关系,但义子就是孩子,是不能和自己的妹妹通婚啊!公孙度绝对不会同意啊?况且,即便公孙度同意,那为何不让雪儿与公孙霸成亲?雪儿也从来没和自己提起一点有关的事情啊?

“你别忘了他的真实身份……”管邴二人在场,王队不好直说公孙霸就是孙公霸。

“啊?!”五木大惊,难道,自己竟然会是孙公霸弥天阴谋的牺牲品?

“我、我没对他构成威胁啊?”五木实在想不通了。

王队淡淡道:“他相当机警,虽然未必完全了解你,但也会预感到你的威胁。”王队看着五木,又补充了一句,“你的存在,就是对他的威胁。”

“孙公霸……公孙霸……”五木在心里梳理着和这个神秘、令人恐惧的队友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王先生高见,升济将军(公孙度)那个螟蛉义子绝非善类。”管宁说道。

“幼安啊(管宁字幼安),你不说,邴某也是要骂上几句的,公孙霸小儿,貌似谦恭有礼,实则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败类!”

管宁邴原这种人,于善恶分辨极清,但同时又是极其注重言行之人,对于他不喜欢的事情,直言不讳,但绝不会轻易说出有辱他人的词汇。方才两人口里吐出的那些词汇,已经是他们能说出口的、最大程度的脏话了。

五木和王队没想到管邴二人对公孙霸(或者说孙公霸)的评价如此之差,不过,管邴二人虽骂得痛快,但其实并没说公孙霸有什么实质恶行。

“他有那么坏?”五木印象里,公孙霸虽然怪异、令人恐惧,但要说他坏在哪里,五木还真想不出来。

王队了解公孙霸的前身孙公霸,注意力也始终在辽东、在孙公霸身上。

“两位老师能否详细说说?”

管邴二人既然已经骂出了口,也就不再顾忌,你一段我一段地讲了起来……

第0327章 王队 辽东疑团

管邴二人在辽东住了十余年,虽然并非公孙度幕僚,却被奉为上宾。

管邴二人不仅学问大,而且洁身自好,品行绝对是时代楷模。

尤其是管宁,更堪称“中国好邻居”。

管宁自己种了几块地,邻居的牛跑到地里啃食菜苗,管宁见状,栓好了牛,亲自割草打水饲喂,牛主人羞愧万分。

到辽东避难的人逐渐多了,管宁嫌藏龙阁附近吵闹,影响读书,便在城外清静的山脚洞窝处搭建了简陋的住所,以便清修苦读。管宁的住处没有水井,需要到远处村落水井打水,因人多桶少,来打水的人常常为先来后到而争吵,管宁便买来多具水桶,供大家使用,村里人由此变得谦让有礼。

管宁的品行才学无可挑剔,只是不想做官。公孙度甚觉惋惜,便请管宁开馆讲学。

不料,管老师的“辅导班”一开课,便座无虚席,没过几天,听课听得上瘾的学生们干脆把家搬了过来,以便随时向管宁请教。

没过多久,原本僻静的山脚,竟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村镇。“旬日成市”的典故,有此而来。

公孙度多次邀请管邴二人进幕府为官,都被两人婉言回绝。

两人不肯为公孙度效力,但却成为辽东的形象代言人,公孙度以两人为招牌,招贤纳士。一时间,听闻管邴两人名头的才俊之士,纷纷涌到辽东,其中很多人成为公孙度的属下。

两人不愿做官,公孙度便修建了学馆,供两人讲学。辽东百姓以听管邴讲授礼仪为荣、为乐。

公孙度发现,随着百姓的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辽东社会秩序日益变得和谐有序。公孙度大喜过望,干脆命令文武官员甚至家丁奴仆都要到管邴两位老师的“辅导班”里“进修”。

管邴二人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粉丝和学生。

两人只给学生解读经典、讲授礼仪,坚决不涉及军事和政治,但他们能够从前来讨教的学生那里,了解天下大势和辽东方方面面的信息。

而公孙度的近侍家奴,更是带来了很多传言、秘闻,以及各种阳谋、诡计。

说起公孙霸,两人首先就提及公孙度剿灭夫余国之事。

夫余国人口很少,但是却占据着辽东以北的广阔区域,公孙度觊觎已久。但夫余始终臣服于大汉,且与历代辽东当权者交好,公孙度便难以找到借口发难。

管邴二人说,最后,公孙度之所以下决心铲灭夫余,便是缘于公孙霸的一句话。

管邴听来讨教的公孙度的近侍讲,公孙度召集心腹研讨治理辽东的方略,言语间流露出对夫余国的觊觎之心,公孙霸当即表示应该出兵吞并夫余国。

公孙度无奈地表示没有出兵的理由,公孙霸轻笑一声道:父帅所想既是理由。

王队听到这里,不禁感叹一声:“真是他的性格啊,想得到的,就要不择手段得到,这个还真是个‘莫须有’的理由。”

管邴二人恨恨道:“然也,此贼全无半点圣贤之道,仁者之心。”

王队忧郁地摇摇头,心道:他若是有圣贤仁义之心,那就不是他了。

“也不知他用了什么手段,升济将军竟然将辽东大权托付与他!”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