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组团游三国 > 第184部分

第184部分(1 / 2)

>    “这个……”周瑜没料到王队会有此一问,迟疑了一下,周瑜不得不承认,盟军是诸侯的队伍拼凑而成,即便单独的战斗力强于相同数量的曹军,但曹军毕竟是一个整体,命令更容易得到贯彻。

周瑜如此回答,众人心中不免一凉。

王队和周瑜的问答提醒了众人,之前,曹军以优势兵力进攻辽东军,尚且惨败,而今,诸侯盟军无有兵力优势,是典型的“多国部队”,那么,对阵辽东军的前景不免令人担忧。

耿浩见气氛有些压抑,忍不住说了句:“依我看,大家也没必要那么悲观。”

“哦?耿先生如何说?”鲁肃问道。

“依我的‘低见’,我倒觉得咱们这一次比上一次要强。为啥?上一次,是曹丞相打公孙度,在我看来,那是他们两人间的私人恩怨,说实话,当时耿某人内心里……嘿嘿……”耿浩坏笑了几声,他不说,众人也明白,年初,曹操兵发河北时,其实很多人都有耿浩一样的心思,

看热闹的心理,希望曹操战败。

耿浩嬉笑完了,严肃了起来。“但这一次不同,大家不会忘记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吧?那时,各路诸侯也是各怀心腹事,虽然结果不怎么理想,但毕竟把董卓打跑了。这就叫同仇敌忾!”

耿浩的话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驱散了周瑜及江东众人心头的阴霾。

周瑜目光坚毅地点点头。“只是,我江东将士对辽东军了解甚少,尤其是对辽东主将公孙霸不甚熟悉,难以做到知彼知己啊。”

“公孙霸啊……”耿浩一指王队,“周郎可以问我王哥啊,我王哥对那个家伙熟悉着呢。”

“哦?”周瑜望向王队。

王队点了点头。

周瑜在地上踱了几步,快步走到王队面前。“王先生,周瑜有个不情之请。”

“大都督请讲。”

“周瑜希望两位先生能留在我江东营中,以便周瑜随时请教。”周瑜见王队有些迟疑,又赶紧补充道:“周瑜知晓两位先生系从刘皇叔营中而来,周瑜这就差人赴新野军营,说明情况。方才耿先生讲了,同仇敌忾嘛,周瑜料想刘皇叔和孔明先生必能顾全大局。”

王队点了点头。

第0342章 蔡鹏 盟军的部署

盟军在陈留召开了誓师大会。

曹操以大汉丞相及盟军总指挥的身份,宣读了北渡黄河征讨辽东的檄文。

蔡鹏从军十余年了,听过许多讨逆檄文,比较著名的有当年十八路盟军讨伐董卓的檄文,还有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起草的声讨曹操的檄文。

如果让蔡鹏总结一下这几篇著名檄文,除了词藻华丽,慷慨激昂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听不懂。

虽然来到三国十余年,但蔡鹏每次听到骈四俪六的句子,仍然倍感头疼。

还好,这次声讨辽东公孙氏的檄文不是这种类型。丞相曹操面对盟军将士,秉承一如既往的白话风格,通俗的词句,简洁的讲话,反倒令蔡鹏听得很舒服。

蔡鹏始终把曹操列为刘备集团的最大敌人,而如今,当蔡鹏从下属的角度重新审视盟军主帅曹操时,蔡鹏发现曹操身上竟然有那么多优点。

……

誓师大会结束后,曹操召集各路勤王队伍的主帅,商讨敌情并进行部署。

盟军除曹操亲自统领的汉军十余万主力外,还包括:

益州牧刘璋的五千兵马,以张任为大将,法正为监军;

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刘表的四千兵马,由蒯越为中领军,蔡瑁为大将;

征南将军马腾征西将军韩遂派遣的三千西凉铁骑,由马腾之子马超统领;

领会籍太守吴侯孙权,派遣水路军五千人,由周瑜任大都督,鲁肃为监军;

绥南中郎将交州太守士燮派遣的一万马步兵,由士燮之弟士壹统领。

汉左将军豫州牧宜城亭侯刘备的马步兵五千人,由诸葛亮统领,蔡鹏任大将。

除此,还有扬州、徐州所属郡国派遣的勤王之师约近万人。

各路盟军统领、大将齐聚曹操的中军大帐。

曹操先通报了河北军情。

情报显示,辽东军分兵三路驻扎在黄河以北,分别是:公孙恭部三万余人驻守朝歌,公孙康部三万余人驻守济北,而辽东军总指挥公孙霸率五万马步兵驻守在朝歌和济北之间的濮阳。另有数万辽东军驻守在冀州信都城。

朝歌濮阳济北三城乃是黄河北岸重镇,一线排开,扼守住黄河北岸。辽东军布防在大城之内,而不是驻守在黄河沿岸,意图是很明显的。黄河沿岸渡口颇多,辽东军没有足够兵力全面布防。而朝歌、濮阳、济北三城,临近黄河上的主要渡口,辽东军自然是准备在盟军渡河时,实施突袭,杀盟军一个立足未稳,将盟军逼到背水一战的险境。

盟军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统筹安排各路勤王队伍,二是如何快速抢渡。

曹操与各路主帅商议之后,决定将盟军也划分为三个集团。

汉丞相曹操亲自统帅八万主力居中,自官渡一带抢渡黄河后,进驻白马,对付濮阳的公孙霸。

东路盟军由江东军、交州军及扬州、徐州勤王各部组成,由周瑜统领。周瑜年纪虽轻,但在江东征战多年,尤其是孙权掌管江东以后,周瑜在平定会籍、扬州的过程中,崭露出卓越的军事才华,名扬天下,由他担任东路盟军主帅,得到众人一致的认可。

考虑到东部盟军兵马不足,曹操划拨了两万马步军,统一交由周瑜指挥。东路盟军从济南、东阿一线渡河,进攻济北。

西路盟军由荆州益州西凉及新野部队组成,曹操也划拨过来两万兵马。

但西路盟军的主帅人选却难以形成统一意见。

益州张任虽统兵多年,但初次涉足中原,难堪大任。

荆州蒯越,虽颇有谋略,却缺乏统兵作战的经验,况且,荆州队伍的战斗力在各路盟军中是最弱的。

西凉马超,勇猛异常,西凉铁骑也驰名天下,但马超年纪小,一直在父亲马腾帐下听命,没有指挥大部队的经验。

至于新野诸葛亮,虽是公认的青年才俊,但毕竟是初出茅庐。

由何人统领西路盟军,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莫衷一是。

最后,众人无奈地表示,还是由曹丞相定夺吧,最好从朝廷里派一位德高望重、有统兵经验的人选。

曹操思忖片刻,说出自己的意见,却令众人吃惊不小。

曹操选定的西路盟军统帅竟然是诸葛亮!

曹操的这个决定,让蔡鹏都感觉十分惊讶。

蔡鹏当然不会质疑诸葛亮的能力,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料到曹操竟然如此看中诸葛亮。

面对各路统帅略带质疑的眼神,曹操“哈哈”大笑几声后,恢复了严肃的表情。

曹操十分坦诚地向众人解释道:半年前,新野之战,领教了诸葛孔明的厉害,因此才如此决定。曹操言外之意,能打败我曹操的人,绝对堪当大任。

蔡鹏钦佩曹操坦荡的同时,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获得对手尊重的最好办法就是击败对手。

既然曹操不计前嫌,推举了诸葛亮,其余各路主将自然没有话说。

众人一致认为,辽东军来自北方,盟军大部分来自南部,正值夏末,天气炎热,此时作战,对于习惯了炎热气候的盟军而言,更加有利。

三路队伍已经确定,下一步便是商讨如何快速渡过黄河。

盟军总兵力近二十万,渡过黄河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况且还要向北岸运输大量辎重给养,因此,能否快速渡过黄河,无疑是北伐成功的最关键一步。

盟军中,江东周瑜于水战最为精熟,而且,周瑜早期曾游历中原,对黄河的水况亦很熟悉。

周瑜认为,盟军渡河,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而渡河作战,最大的危险是在渡河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快速在北岸构筑起防御阵地,则辽东军必然会趁盟军立足未稳,实施突袭,那样,盟军被黄河阻隔,南北两岸的队伍难以互相支援,则十分危险。

周瑜建议,既然辽东军未直接布防在黄河北岸,盟军必须先派遣熟悉水战的队伍迅速渡河,抢占有利位置,构筑营寨,以接应大部队陆续渡河。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