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黄粱三国 > 第123部分

第123部分(1 / 2)

>    孙坚还特意给徐庶分析,说即使追击吕布,以现在双方的兵马,也应该不是吕布的对手,此时大家应该保存实力,等吕布走了,再商量对付的方法,反正汝南还有兵马留守,吕布也不是那么容易能攻下来的。至于杀徐庶,孙坚向徐庶表示,他决不会做出这样背信弃义的事情。而且他内心还希望   在吕布和汝南守军相持时,能前后夹击攻击吕布。只是请徐庶饶恕自己未商量就擅自决断的罪过。

“呵呵呵!”徐庶怒极反笑,“好!不愧是孙文台!你和吕布合作,难道就不怕我家主公的报复吗!”

对于孙坚的通篇解释,徐庶内心是很有数的。嘴上说可以在吕布走后前后夹击,但还不是想趁机捡便宜,等自己军和吕布军两败俱伤的时候,将双方同时消灭。至于救了自己等人性命一事,徐庶就更加不能接受了,在他心中,为了自己的主公战死,那是一个臣子的光荣,怎么能为了小命就牺牲主公的利益呢。

徐庶想想就有气,孙坚表面看起来光明磊落,真正做事却是如此的龌龊不堪。亏得当初他落败的时候,主公还不计前嫌的收留他,甚至还出兵支援他的行动,现在不但没有丝毫回报主公的意思,还准备将祸水引到自己主公的地盘上。虽然明知道兵不厌诈,但徐庶还是觉得一阵厌恶,现在之所以没有直接翻脸,只是准备拖延一下时间,尽快想出解决的办法。

这次孙坚孤身来道歉,显然是真心诚意的,身边竟然没有带一兵一卒。如果自己能趁机拿下他的话,那他想拖延自己行动的计划就不可能实现了。只是孙坚武艺高强,自己身边却都是一些普通的士卒,因为事出突然,自己根本就没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没有丝毫的准备。现在光凭手中的这些普通士卒,恐怕难以拿下这只江东猛虎。谁知道外面有没有接应的人马,万一失败,那还有可能真的让自己全军覆没。

看来只有尽快的飞鸽传书,让汝南的刘辟做好防御准备,同时请正要赶来的王奇加快进军,不是来救困在城中的自己,而是尽可能的前去狙击吕布。如果汝南失守,没有大军驻防的豫州腹地,将会直接暴露在吕布军面前。吕布再趁机进攻的话,到时候造成的损失,将会无法估量。

看来自己只有尽量先稳住孙坚,再找机会逃跑了。

这些考虑写出麻烦,其实徐庶只在一句话间就考虑好了。心中计议已定,只得强压住满腔的怒火,缓缓的道:

“如果孙将军真的要这样做的话,那徐某也无话可说,将军请回吧,徐某会安守营中的!”

“唉!”孙坚叹了一口气,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看看徐庶的脸色,还是放弃了。

对徐庶抱抱拳道:

“孙坚知道元直先生忠心为主,也就不强求先生了,但是先生将来如果有何困难,尽管来找孙某,孙某定当竭尽所能,报效前几日的救命之恩!告辞!”

孙坚本来还有点心思想招揽徐庶的,只是根据这两天的相处,知道他不是那种会轻易背叛的人,看了刚才徐庶的表现,招揽的话自然也就说不出口了。

也不管旁边虎视眈眈的卫士,手按腰间的短刀,仰首挺胸,径直走了出来。

看着外面已经清朗的天空,孙坚心头一阵舒坦。

自己这样做不管是对还是错,但既然做出了,那就得毫不停留的走下去。人生在世,如果不能成就一番事业,那还有什么意思。大丈夫行事,就应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现在对不起徐庶,但并没有对其造成直接的伤害,反而是救了他的性命,真正要说对不起的,那也就只有王奇了。不过当初王奇曾经故意拿程普要挟自己,后来虽然放了,双方还结成了联盟,但这完全是建立在互相利用的基础上的。真正的战争,基本上是由自己的人马在完成,王奇只不过在后面出出钱粮而已。自己完全是被王奇当枪在使,这次违背约定,那也算是自己报复对方的一次行动吧。

乱世争雄,仁义只能给自己人,至于可能的敌人,哪能跟他们讲这些东西。不挖空心思陷害你就不错了。既然对方也不是诚心相待,那自己当然就有理有踢开这个不负责任的依附对象了。

就在吕布的使者回营后,围在城外的吕布军马上有了动作,先是根据约定,派了一小队士卒将吕范等人送到城中,然后就直接拔营起寨,绕过舞阴城向汝南开去。吕布之所以将吕范送给孙坚,到不是因为不想招募他,而是吕范誓死不肯投降吕布,偏偏他在军中还颇有威望,杀了他对吕布控制军心很不利。于是就做做顺水人情,将这个累赘送给孙坚处理。

那孙坚接到吕范,顿时大喜。他在袁术军中时就对这个吕范的才能颇为欣赏,彼此的关系也还不错,此时见到被押解来的吕范,立刻下阶相迎,请他辅佐自己。对吕布的撤军行动,根本就没有加以理睬。一则是现在还不想和吕布翻脸,再则也是怕吕布军有准备,反而会伏击自己。

吕范对于袁术的称帝行径,心中早就有所怨言,看到这个昔日的江东猛虎如此礼遇自己,也觉得十分感动。现在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对于孙坚的前程,他还是比较看好的,很干脆的表示了效忠之意。并且在了解孙坚所处的情况后,马上建议,应该尽快起军,准备在吕布和汝南军交手时,趁乱返回扬州。不然等王奇的救援兵马来了,很有可能会优先攻击自己这一方。

听到吕范建议的孙坚不敢怠慢,马上下令全军集结,准备尾随吕布军行动。他的这一行动,到让正准备悄悄偷跑的徐庶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的行动被识破了,马上放弃了这一举动。

王奇并不知道舞阴城内发生的事情,此时他的前锋离舞阴还有一天多的路程,而徐庶放出的信鸽,此时也没到他的手里。这一切都是王奇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就算他本领再高,也不可能做出及时的反应。

第一百四二章 好人刘备

就在孙坚有所举动时,远在成都的刘备也有了决断。

刘备的祖父,父亲,都是郡内的一时名人,其实有没有才能也不很重要,当时的刘姓子弟,你只要不是太无能,又懂得结交,生活就不会太困顿。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自小是孤儿的那种。刘备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他年纪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而且关键的地方就是,他老爹死的时候,还没将他入汉室的族谱,这让他年幼时的生活很清苦。

直到他十几岁的时候,意外的赖上了前来涿郡任职的汉室宗亲刘虞。好心的刘虞不但把他的名字报上了族谱,还按照惯例,送给了他一笔钱财,让刘姓子弟能够求学致用,不使目不识丁。

得到钱财的刘备在母亲的要求下,乖乖的和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一起拜了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为师。刘备为人还是非常孝顺的,对于母亲的话很遵从。不过遵从去读书的命令,并不一定代表了他是真正会努力学习。

几百年下来,宗师子弟的不少劣迹都在刘备身上都有所体现,从这一点来看,他到还真是刘姓子弟。实际上,到了卢植那儿,刘备根本就没有好好的读书,整日的走马遛狗,偶尔还喜欢听听音乐,穿穿漂亮衣服什么的,根本就没有从卢植哪儿学到什么东西。在众多的弟子中,刘备无疑是最不受卢植喜欢的人。每每回想起当日的情形,刘备就是一阵后悔,就是因为自己学识不多,这才没法得到那些文化人的赏识投效呀!

刘备这样行动的结果,就是当他草草结束学业的时候,身上的钱财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就连接下来的游学,都是草草的收场。如果不是刚好到了好友公孙瓒的地盘,恐怕连回来的路费都城问题。

回家没事做的刘备,只好重操旧业,继续过贩履织席的日子。

但是刘备在经历了短暂的奢侈生活以后,已经不在再安于过这种平凡的日子了。在他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要趁势而起,建立一番事业。

好不容易等到黄巾起义,让他有了一展能力的机会了。想不到却在京师中了王奇的暗算,弄得身败名裂。其实这也和他不安于平凡的心思直接相关,在他看来,当时自己三兄弟是必死无疑的,如果能活得一条性命,那苟且偷生再图报仇又如何。也就是从那时起,刘备学会了一个忍字。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