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80部分

第80部分(1 / 2)

>

可惜的是,这些假设也只是假设而已。中国文化中始终欠缺那么一点狼性!并以此作茧自缚,逐渐衰老。无论是汉唐,还是哪一个稍微有一点样子的朝代,都是在经历过外族入侵之后,才得以兴盛的。

这种入侵,如同这个文明的感冒。唤起大量孔武有力,并且不拘泥于规矩的人!将衰老的部分杀戮而尽。然后,这个文明才会焕发新的生机!可是,这个文明也太过于繁盛。所有入侵的外族,都会在数百年,甚至几十年的统治后,逐渐丧失原本的文明。最终,融入到这个文明中,成为这个文明的一部分!

匈奴、鲜卑、羯、狄、羌、契丹……无以计数的种族被融入其中,消失不见。然后,随着这个文明的轨迹,再次衰老下去。直到新鲜的血液再次注入!如同一个轮回。正如《三国演义》中,那句著名的论断——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而造成这种轮回交替的,无形的文化力量!

而后世美国好莱坞大片侵袭全球,韩流日漫在中国横行不休,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在中国的火爆无比,葡萄酒和寿司的高级逼格,寻找其深层次的原因,也是这种文化无形的力量!

如今,余生想要以中国数千年文明而积攒下的无数美食,让美利坚的吃货们大吃一惊,也正是借用的这种力量!

*********

有了这个想法,余生便开始忙活起来。他欣然接受了阿尔伯特华纳这个吃货的投资。虽然余生手头并不缺少资金,也能预料到,中国菜必然火爆。可是,一个赚钱的生意,为的并不仅仅是赚钱。阿尔伯特华纳帮了余生不少忙,让他赚几个也是天经地义。

而且,余生毕竟是初来美国,虽然通过《偷袭珍珠港》这个纪录片,算是在美国有了立足之地,也是人生地不熟,远远比不上阿尔伯特华纳,有着华尔街的关系,背景和人脉都深厚无比!有了阿尔伯特华纳作为靠山,会避免很多麻烦。

余生在后世,看过许多商业案例。自然知道,餐饮业除了食物本身的味道外,比拼的就是一个客流量!经营餐饮业讲究的便是,宁可在闹市占一片瓦,也不在偏远处占一套房。只要客流量上来了,食物的味道又不是太差的话,那绝对会是一个暴利的买卖!

所以,余生一出手,便选择了美国最繁华的几个城市中的最繁华的几个地角。阿尔伯特华纳神通广大,居然找到了一处业主想要出售的、纽约第五大道的店面。余生当即拿下,买下产权,连价钱都没详细问。

第五大道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便成为纽约的高级住宅区和众多上流人士的聚集场所,各种高级购物店和超级名牌的专卖店层出不穷。到了后世,第五大道更是景点众多,由南至北,有帝国大厦、纽约公共图书馆、洛克菲勒中心、圣帕特里克教堂以及中央公园。中央公园附近还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术馆、索罗门·古根汉美术馆、库珀·休伊特设计博物馆等世界级的艺术圣殿。

所以,在后世,第五大道又被称为梦之街。是全球租金最为昂贵的零售业场所,第五大道商铺每平方英尺的年租金可达一千美元!随便一个店面,一年便是数十万美元的租金!

因此,余生即便花费重金拿下其中的一处店面,也绝对不会赔本。即便此时的第五大道还没有后世繁华,这也绝对是一笔超值的投资。

余生想要做的中餐,也不是传统的中餐席面。中国菜虽然好吃,但是还讲究个慢工出细活。虽然滋味浓厚,但是一个慢火煮炖,便是以小时计,实在让人等得焦急。这在已经有浓厚的近代化氛围,生活节奏很快的美国,绝对不是什么优势。

所以,余生考虑来考虑去,打算做中式快餐!他会聘用一两个手艺极好的大师傅,保留中式的席面,但是,主打产品却是中式快餐。定位的客户群,便是美国已经适应了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上班族!

其实,翻看后世的商业案例,就知道基本上后世所有的世界级快餐品牌,例如肯德基和麦当劳等。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兴起的。

肯德基起源于一九三九年,而麦当劳第一家餐厅的原型是一九四零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立的。这两家卖炸鸡的,在美国虽然地位不高,但却受众很广。到了后世的中国,更是成为了好念经的和尚。

而中式快餐,其实无论在营养和味道上,都不会次于西式快餐。可惜,中国人在快餐初兴的时候,正在和日本人殊死搏杀。随后,快餐的全球化发展的潮流也没有赶上。

*******

元旦终于过去了,明天恢复平静,恢复两更。求推荐,求收藏哈!

第一百三十五章 煎蛋(一)第一更

到了中国人下决心做中式快餐的时候,已然是后世的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以至于,中式快餐虽然在国内尚有一席之地,在国际上却不值一提。落后了半个世纪之多。

不过,中式快餐也有其优势所在。正如后世的老美宣称自己还要当五十年老大时,中国人的回应一样,中国当过好几千年的老大,又怎会没有过快餐这种东东!

据史料记载,唐代有一种叫“立办”的酒席。这“立办”,便是唐代的快餐。据李肇的《国史补》记载:唐德宗临时召见吴凑,任命他为“京兆尹”,而且要他立即赴任。吴凑在上任前,邀请亲朋好友家中聚餐,虽然时间很紧迫,可是接到邀请的客人到来时,酒宴已在桌上摆好了。有些客人大惑不解,吴府的人回答道:“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可立办也。”

到了宋代,在东京汴梁和南迁后的杭城等繁华都市,市民生活急剧兴盛,市场上有一种比比皆是的叫“逐时施行索唤”和“咄嗟可办”的餐饮。这种餐饮与后世的快餐,已经差别不大了。

所以,虽然到了近代,快餐这种餐饮形式已经在中国消失,但是许多适宜快餐的饮食还是传承了下来。包子、火烧、蒸饺、烧麦、煎饼、虾饺、各种饼类、炸酱面、牛肉面、炒面、拌面、刀削面、肥肠粉、桂林米粉、云南米线、炒饭、冒饭、烩饭、盖浇饭、排骨米饭……

无论南方北方,符合餐饮速食文化的饭食,种类都多到不可计数。到了即便只是简单列举,也有水字数嫌疑的程度。在余生看来,这些饭食无论是从味道上,还是从数量上,都可以完爆此时以油炸为主的西餐。

这样的对比并非余生的偏见和自傲。后世余生曾经看过一个不太知名的电影,讲的是一家在印度开饭馆的印度人在遭遇天灾人祸后,移民到法国,通过各种天赋和努力,开了一家饭馆,因为在煎蛋的时候,添加了辣椒,在出锅的时候添加了圆葱,便获得了餐馆女主人辣、暖和清凉同在的赞誉。并号称许多大厨要好几年才会学会。随后,这个印度人便成为了一家法国餐馆的大厨。然后这家餐馆获得了米其林两星评价、功成名就的故事。

编剧很优秀,故事很完美,人物很励志,如同实验室试管的餐具和米其林三个字很是高大上,可是在后世作为一个普通吃货的余生,看到了这个鸡蛋的故事真的很想笑。估计,但凡在中国吃的广泛一点的吃货也都会笑。在后世大学,学校门口的流动摊上,尽是卖这种煎蛋的。两块钱一个,加饼三块钱。

卖饼的大妈会很热心的告诉买饼的人,怎么搭配好吃。不但可以辣、暖和清凉,还可以吃出各种味道和各种感觉。

如果,在中国三块钱的煎蛋就可以相当于法国米其林餐厅大厨级别做出来的菜,那么,如果米其林来吃过中国的各种餐馆,中国能被米其林评为星级的餐厅有多少呢?怪不得后世的那几个黄毛外教每天中午啥也不吃,也要排队去买煎蛋饼。原来花半美元,就能有米其林一般的享受。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