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楼 >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80部分

第80部分(2 / 2)

这样的快餐,不完爆此时以油炸为主的西式快餐才是见鬼了!

即便是中式快餐因为步骤略为复杂,个人发挥的余地大,对于标准化的味道和标准化的经营控制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对余生这个从后世穿越而来,把商业案例当成意淫小说来读,已经有了大量案例和成熟经验借鉴的人而言,实在算不得什么难题。

********

几家店面很快确定,都是在美国最繁华的城市中最繁华的地段。第五大道的那一处店面,自然而然,便成了旗舰店。余生和青小艺会亲自坐镇。

店面找到,各种厨具买好,一切手续在阿尔伯特的帮助下,顺理成章的办好。最后只剩下招聘和培训店员这一件事。余生既然是为了让身在美国的华裔过的好一些,才做这件事,自然招聘的店员要求以华工和华裔为主。

至于培训,倒是不太难。此时的美国,自从福特汽车的流水线创造出生产奇迹后,流水线生产的观念已经在美国深入人心。招聘来的华工,虽然有的是第一代移民,有的是第二代移民。但是,都会讲汉语和英语,受中国文化影响,多少会一点厨艺。并且也多少受过一些教育。只是因为身为华人,才不受重用而已。

所以,余生用比此时美国正常的工资高一倍的薪水,很快便招到了一批素质非常不错的员工。只不过培训了一个星期,便完全可以胜任了。

与此同时,余生剪辑成的《舌尖上的中国》,也在阿尔伯特的安排下,在华纳下属的电影院线上映了。因为华纳几个兄弟对于这部纯粹的东方纪录片的不自信,所以,七部纪录片在上映之前,又被精心剪辑了一遍。最终,这部《舌尖上的中国》成为一部长达四个小时的电影。

这样的电影长度,直追电影史上著名的《乱世佳人》。只不过,因为没有故事情节的连贯,在华纳兄弟几个人眼中,远远比不上《乱世佳人》的地位。电影放映的时间,也被定于平日电影院最冷清的时段,美国人上班的白天。并且,只播放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成绩不理想,一个星期之后,就会下映。

至于票价倒是不高,和其他故事类电影比较起来,低的简直就是业界良心。

虽然电影不受重视。但还有一句话叫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需要一点点机会,金子的光芒就会让人眼晕。

《舌尖上的中国》上映第一天,只有几个闲的无聊的美国人买票进入电影院。抱着在无聊中好好睡一觉打发时间的心思,坐了下来。

第一百三十五章 煎蛋(二)第二更

电影开篇,便是清清亮亮的童音念唱而出的歌谣——“春雨惊春晴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一首节气歌,看似简短,但却融入了中国数千年天文历法和农业物候诸多知识。即便美国人听不懂中国话,但是简短的翻译字幕,和歌谣的意韵,仍旧如同夏日中的一杯轻柔凉水,从咽喉滑下。整个人忽然便清醒了起来。准备来影院中打发时间的人陡然间便是精神一振,脊背上的汗毛都树了起来。仿佛有什么自己并无察觉但期待已久的东西出现!

余生所剪辑的《舌尖上的中国》,分为《木》、《火》、《土》、《金》、《水》、《宇》、《宙》七集。虽然与后世的那部《舌尖上的中国》对于中华饮食的解构与观察角度并不相同。但是,由于是从后世的原作上得到的启示,所以,总会带一些后世原作的影子。会有各种主题存在,譬如家庭,譬如奋斗与创业。

当然,更多的是新奇的不同。美国人没有办法理解中国人在数字上的模糊化,一旦数量或者影响因素太多,就会以模糊化处理。在西方文化中,一分钟就是一分钟,一千个人就是一千个人,量化细分是所有掌控的基础。

而在中国人创立的东方文化中,一分钟可以是片刻,可以是须臾,可以是一眨眼的工夫。而一千个人,要么就是说纭纭黔首,要么就是说摩肩接踵,或者过江之鲫,总归是模糊的。

同样,西方人也没有办法理解,中国人凭借经验,就可以完成精耕细作。按照西方文化的做法,想要精耕细作,必然要丈量出土地的面积,植物生长的数据,多长时间吸水,多长时间发芽,扎根多深,出苗多高等等。当所有的程序都有了一个具体而详尽的数字后,精耕细作才会完成。

虽然事实证明,西方文化的这种量化细分的方式,更有利于文明的进步。但是,对于余生而言,他仍旧觉得模糊化的生活方式,或许对于个人生活而言更合适。

正如,西方人会研究出一大堆如同实验室用品的厨房餐具,而中国人只需要一把菜刀,一副案板就可以胜任大厨。

余生的这部《舌尖上的中国》,影像来源,都是上海滩各大知名馆子的名厨。厨艺已然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掌控火候,无需看表,存乎一心。只需要看食物的颜色,便可恰到好处的拿捏。

拔丝地瓜时,熬出的糖极为粘稠而有韧性。是鲁菜中的名品。一盘拔丝地瓜,可以随便挑一块,然后拉出细长的丝。为了卖弄厨艺,有时候伙计会将其中的一块隔着楼梯,拉下一层楼!然后让客人检查一下还没有拉断的纤细糖丝!

而制作过程中丝毫没有使用过各种量具或者温度计等仪器,凭借的不过是锅和勺子而已。

而刀工上的技巧更是让坐在电影院中的美国人瞠目结舌。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在没有机器的情况下,单凭一口刀,是如何将一块豆腐切成可以穿针引线的细丝的!

电影院中的几个老美看的惊呼不已,纷纷和旁边的人交谈:“哥们儿,你确定这是中国人的美食纪录片,而不是杂技纪录片么?”

“应该是饮食纪录片吧!不过,中国人的食谱太广了,真心接受不了!那个土豆丝应该我倒是想尝一下,就是不知道哪里有卖的!”

“松花蛋这个太突破底线了,简直就是黑暗料理!这个我是绝对不会吃的!哦,上帝,他们居然还吃猪蹄子!那个小孩吃鸡脖子的镜头,会让我做恶梦的!”

正所谓,众口难调!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余生,自然知道中国菜的数万菜品中,什么东西是美国人喜欢吃的,什么是美国人接受不了的。当然,这些东西是他故意保留在影片中的。余生知道,无论是电影还是其他的什么作品,最重要的是要有话题,而不是人人不得罪!只要有话题,这部电影就会自然而然的借助观众的嘴推广开来!

话说,当年美国人评选世界上最没法吃的食物中,就有松花蛋来着……这曾经让后世包括余生在内的国人非常不爽。有了这个机会,余生怎能不趁机恶心一下这群老美,满足一下自己的恶趣味!

当然,这种镜头毕竟是少数,还是唯美的镜头多。四个小时电影看完,电影院中所有的美国人没有一个人犯困。唯一有些不爽的就是口水流的有些多,肚子里的馋虫在翻来覆去的闹腾。

正当此时,电影屏幕上显现出几行大字:“青鱼中餐馆定于一九四二年五月十日在全美开业。欢迎大家光临包括第五大道旗舰店在内,所有的青鱼中餐馆。大家放心,本餐馆绝不出售松花蛋和鸡脖子!”然后,电影屏幕上显示出美国的七家青鱼餐馆所在的位置。

这几行大字,戳中美国人的笑点。几个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美国人,笑过之后,对这个青鱼中餐馆的兴趣达到了顶点。记下餐馆位置,和开业时间,准备去尝一尝。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