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又夹了蒜茸炒菠菜,放在他的盘子里。这时电话铃响了。 我站起身,要去接电话,查尔斯阻止我说:“我们先吃吧,让他们电话留言。”我坐下,可能是推销员的电话。电话铃响了几声之后,自动接通了留言机,对方挂了机。几秒钟之后,电话铃执拗地又响起来。查尔斯站起来,向客厅的电话走去,“我来接!”
他拿起电话:“喂?我是查尔斯。”停顿了一下,他说:“是的,斯戴拉,我们在吃晚餐。”他转过身,面对着黑洞洞的壁炉在沙发上坐下。我听不清他在说什么。我站起身,开始收拾厨房。我把把案台擦干净,把水池刷干净,把用过的洗菜盆擦干净。他放下电话,来到我的身边抱歉地说:“对不起,我应该帮你收拾。”
“是斯黛拉?她有什么事吗?”
“她的车在路上坏了,她要我去帮忙。”他说完,拿起汽车钥匙就要出门。
“我们还没吃完饭呢。”我微微地皱了皱眉。
他匆匆地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说了声:“I love you!” 就出去了,随手关上了大门。
听着渐渐远去的汽车引擎声,我的心里感到幽怨又若有所失。
两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没回来。我看着桌上的饭菜,脑子里编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急躁不安。将近十一点,他疲惫不堪地回来了。
“出了什么事?”我压抑着不快,问他。
“斯黛拉的车坏了,我们把车拖回来,我一直在帮她修车。”他疲倦地说。 “我明天还要上班,明天再细说吧。”他说完径直走到卧室,脱掉衣服倒在床上。很快,鼾声从卧室里传来。我的疑团和怒气憋在心里,无处发泄。
我看着他酣睡的样子,心里很难受。
第二天早上,我没多搭理查尔斯。查尔斯看着我不愉快的样子,说:“很抱歉我回来晚了。我一直在帮她修车。她今天要去求职面试,这对她来说很重要。”
“她为什么不去找别人帮忙?为什么不找维修公司?”我认为她已经没有权利再指挥查尔斯了。
“如果你的朋友找你帮忙,你会拒绝吗?”他的蓝眼睛盯着我,“你担心什么?我和你在一起,我爱你!”
他有力的臂弯搂着我的腰,俯身凝视着我“请你相信我,相信斯黛拉。我和斯黛拉分手了,但是我们还是朋友,我们仍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我不爱她了,她并不造成对你的威胁。在我的眼里,你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女人。”
我相信查尔斯,但是我却不相信斯黛拉。像查尔斯这样的人,就是在路上遇到不认识的人车坏了,他也会帮忙的,何况他的前女友?那就更义不容辞了。
第六章 瑞涅尔雪山(1)
到过西雅图的人都难忘城市的一景——终年被白雪覆盖的瑞涅尔雪山。
瑞涅尔雪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公园,每年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登山者到这里。瑞涅尔山是美国西北最高峰,距西雅图车程两个多小时,海拔约14410英尺(4392米)。它是终年覆盖着白雪,沉睡了一百多年的火山。雪山上有二十六条主要的冰川,华盛顿湖和哥伦比亚河的就发源于此。当你攀上Panorama Point (观景点),从那儿极目远眺,远近的雪山一览无余,著名的圣海伦斯火山、亚当山、贝克山、还有纵横的冰川的源头尽收眼底,景色格外壮观。从山下的伊甸园到陡峭的山顶,呈现出四季不同的气候和迥异的地貌;在山下的“伊甸园”里,那里的草地上野花盛开,清澈小溪涓涓流淌,草丛里飞窜的野兔,树林中若隐若现的小鹿……这一切令人感到仿佛在一片乐土之中。从“伊甸园”再往上攀登,你就会逐渐看到裸露的距今有五十万年的岩浆岩,终年不化的冰川,冰岩上巨大的裂缝和覆盖着冰雪的峭壁悬崖。
面对冰雪覆盖的山坡,登山者除了具备非凡的勇气、 强健的体格、 熟练的登山技巧、充足的技术器械之外,队友之间的互相配合是成之功地登上顶峰必不可少的因素。
记得查尔斯曾告诉过我,攀登瑞涅尔山有两条路:一条从东南坡由缪尔营地上自由岭,另一条队从东北坡穿过艾蒙斯冰川,到舒曼营地。两条路险情各异,在攀登的技术上都有相当的难度。
临行前, 队友们开车来我们家接查尔斯,大家嘻嘻哈哈地开玩笑,因为这是我来美国后我们第一次分离,而且上山后,我们就不能再打电话了。
那天他们在达山脚下的营地的宾馆住了一夜,养精蓄锐。
第二天(五月二十五日) 凌晨,查尔斯一行由五人组成的登山队,从瑞涅尔山东南坡的伊甸园出发,经“天际”小道,穿过缪尔雪原向缪尔营地进发。经历过漫长冬季的瑞涅尔山,山路上依然覆盖着坚硬的冰雪。在这种情况下,带金属钉的登山靴,冰镐等器械便派上用场。虽然他们对路况很熟悉,但是他们都格外小心。虽然坚硬的冰雪对登山很有利,但是如果摔一跤,后果则不堪想象。当天色接近黄昏的时候,他们登上缪尔营地。
据说缪尔营地 是瑞涅尔山上的“百慕大”,以前有很多登山者都在那里神秘地失踪了。因为 缪尔营地附近的雪原被若干条冰川包围着,西面有尼苏里冰川,东面和北面有考利兹冰川,东南面有伊甸冰川,登山者稍有偏差就会掉进险情多变的冰川隐蔽的裂缝中,从此渺无声息。
富有经验的查尔斯和他的队友们决定在缪尔营地住一晚,恢复一天艰苦跋涉后的体力。
第二天早晨天一亮,他们就从营地出发,用坐标图和指南针,谨慎地把握方向,在天黑前如期到达隘口。
第三天,他们从隘口向 自由岭攀登,在落日前到达自由岭。他们很快地在山顶上安营扎寨,在那儿远眺在夜幕中西雅图城市的夜景 ,庆祝登山的顺利进程。大约凌晨4:00点左右,大家还在酣睡中,突然狂风骤起,狂风席卷着积雪,扑天盖地,暴虐地向营地袭击。
查尔斯和队友们在呼啸的狂风中惊醒,他们露宿的帐篷正处于自由岭顶上的风口。他们迅速地收起帐篷,撤下营地,试图找到横穿爱德蒙 冰川的途径,转移到背风的地方。在弥漫的雪尘中,能见度低得只见一步之遥。他们立刻放弃了这个计划,决定找一个避风的冰窟,在那里野营隐蔽。他们很快就找到一个冰窟,用冰斧加 固雪锚,然后顺着绑在雪锚上的登山绳滑到五十英尺以下寒冷的冰窟躲避风雪。
第六章 瑞涅尔雪山(2)
在冰窟里,气温只有华氏20度(约摄氏零下7度),他们躲在用帐篷包裹着睡袋里,默默地等待着天气好转。
八个小时以后,风暴终于停息了,阳光灿烂地照耀在雪坡上。五名登山队员沿着登山绳爬出冰窟,他们取出燃料架起篝火,过滤溶化的雪水,取出压缩食品,大家默默地一起吃午餐,休息。查尔斯迅速地在纸上写着什么,然后放进登山服的口袋里。海拔13000英尺的“黑金字塔” 是他们的下一个攻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