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2)

《海鸥》是契柯夫的名剧,没想到在艺术商品化的美国也能看到这样的话剧,我感到意外。其实不论在哪,人的品味的确因人的文化素养知识层次而不同。

我击点了“回信”,但是我转念一想,决定暂时不回信。我关掉了电脑,上床睡觉了。让他等着吧。

第二天上午,电话铃把我叫醒,是玛丽亚娜。

“H’ola !锦,你怎样啦?”玛丽亚娜带着西班牙口音的英语。

我睡眼朦胧地看了一眼电子钟,都十年半了。

我的工作不坐班,我和编辑通过网络交流,交稿和改稿都很方便。头一天工作到凌晨,第二天睡个懒觉补充睡眠。

“我醒了。”我从床上坐起来,揉揉眼睛。阳光透过窗帘照射进卧室,窗外湖畔传来鸟儿的啼鸣。

“丽莎的生日你怎么没来?我以为会见到你。”我不等她回答,又继续说:“我见到了丽莎的男朋友。”

“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对吗?我刚和丽莎通了电话,她说你在她家遇到了一个教授,他很喜欢你。”玛丽亚娜关心地问:“你对他的感觉怎样?”

“没戏了,他在伦敦有个女朋友。”我淡淡地说,语调里流露出沮丧。

“他告诉你的?糟了,丽莎一定不知道这事。”她在电话另一头叹了口气。“不过那个只不过是个女朋友而已,又不是未婚妻,又不是太太,他们之间是什么情形我们不知道,他来美国已经一年多了,为什么她还不来?”

我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我们可以做一般朋友,看情形怎么发展。如果他真的喜欢我,他知道该怎样做。”我说的胸有成竹。

“但是你要小心,要把握它。”她关心地叮嘱我。

“哦,当然。”我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夏日的阳光立刻充满了卧室,整个卧室明亮起来,新鲜的空气中飘荡着草坪和树木散发的清香。

“他请我去看契柯夫的话剧。”

“谁是契柯夫?你去不去?”看来她的确关心的只是我。

第十五章 爱无忌(7)

“我不去。我还没给他答复呢。”我犹豫不决。

“如果我是你,我就去。去看话剧是很平常的事,属朋友之间的正常交往。”她在鼓励我。我转念一想,其实也没有什么,对他我还不致于到迷乱的地步。他已经向我挑明了,他有女朋友,那我们的关系就不向那个方向发展。但是我心里隐隐地担心着什么,到底是什么,我也不清楚。

“去吧, 出去开开心,也许看完了话剧,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玛丽亚娜临挂机之前还在叮咛。

我给丹尼斯发了一封回信,说我喜欢契柯夫的作品。

星期五傍晚时分,天刚下完一阵小雨,清凉的晚风习习。我和丹尼斯约好晚上六点在大学区的the Ave上的“东京食堂”见面。所谓的the Ave 指的是大学路,大学路附近是个小商业区,具有异国风味的餐馆各具特色,价钱经济实惠,很适合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在大学路,你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既有背着沉重的双肩书包来去冲冲的学生,也有三五成群头发染得五颜六色,脖子上戴着粗粗的链子,鼻孔上穿着鼻环四周游荡的朋克;在沿街的墙角,还有衣衫褴褛,蓬头垢面,身上散发酒气的乞丐,面前放着一张硬纸板,上面写着:“失业而无家可归,希望得到慈悲援助。上帝保佑你!” 在the Ave,行人来来往往,车辆络绎不绝。

六点整,我和丹尼斯几乎同时到了一家挂着“东京食堂”汉字招牌的日本餐馆。今天丹尼斯戴了隐形眼镜,面容显得更年轻。他背着沉甸甸的双肩书包,上身深蓝色的毛衣的拉链敞开着,露出里面白色的T…恤,下深穿着米色的裤子,一双黑色的凉鞋,露出白色的厚厚的棉袜子。他的样子真像个大学生。他同时也打量着我,他的眼神很温柔,白皙的面颊映衬着粉红色湿润的嘴唇,他用语调轻柔英国口音说:“优雅的黑色对你很适合。”我笑笑,说声谢谢,撩了一下散在肩膀上的头发。平时我的穿着很中性,穿了条黑色的长裤,一件黑色开司米短袖毛衣,外面加一件黑色西装,我今天特意在耳垂上嵌上一对珍珠,令我显得女性化一点。我对他的英国式的间接的赞美感到沾沾自喜。

这是家韩国人开的日本餐馆,到此光顾的大部分是学生。我们在门口的柜台点了菜,各自付款后,找了个座位面对面坐下。

“谢谢你能来。”他的眼睛发亮。

“谢谢你的邀请。这是我第一次看艺术学院的学生演出,更有趣的是他们演的是契柯夫的话剧。”我喝了口冰水,撕开方便筷的包装纸。我问他:“你对剧情熟悉吗?”

他摇摇头。“我知道《海鸥》是契柯夫的四部话剧之一,第一次在彼得格勒公演时很失败,那是一次很著名的失败,后来契柯夫请当时著名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重导《海鸥》,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再次上演时,演出非常成功。这是一部名剧,但我以前还没有机会欣赏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的表演理论对后来的表演艺术影响很大。在中国,契柯夫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都不是陌生的名字。我以前只读过契柯夫的小说,但是他的舞台剧我还没看过。他的短篇小说很幽默,辛辣地讽刺沙皇俄国丑恶的社会现实。” 他的眼睛定定地看着我。我意识到也许我们的观点不一致,我不再往下说了。

“你学过俄语吗?”他问。我摇摇头,“我父母那一代在大学学的是俄语,七十年代我父亲跟着广播讲座学会了英语,我母亲小时候上过教会女校,学过英语,但后来也学了俄语。”我笑了一下。

第十五章 爱无忌(8)

“我听说过,我在剑桥的一个中国朋友的父母也是这样。”他符合着。

我点的蟹肉牛油果寿司和生鱼片很快端上来了。他用筷子夹了一点芥末,放到盛着酱油的小碟里搅动着。我注意到他的盘子里都是素食,一盘海带丝凉拌豆腐,一盘卷着生黄瓜和牛油果的寿司。

他是个素食者。

他熟练地用筷子夹起粘着芝麻的海带丝,放到嘴里。“嗯,嗯!”他发出赞叹,津津有味地嚼着。

我夹起一块鲜嫩的生片,蘸着芥末和酱油,咬了一口。红色的吞拿鱼片在我的唇齿间一瞬间消逝了,鼻腔里回荡着淡淡的芥末香。我又夹起了橙色的三文鱼。他不看我,继续吃那盘海带丝凉拌豆腐。

我忍不住问他:“你介意吗?”

他抬起头,瞟了一眼我的生鱼片,“不,一点也不。”

“Bon Appétit!(祝你好胃口!)”他还笑着用法语说了一句。他为了证明我不会影响他的胃口,他又说:“我从十五岁开始成为素食者。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肉,到了十五岁,就是可以自作主张的年龄,我就拒绝吃肉了。就从那以后,我的个子由全班最高变成了全班最矮。”他自嘲地笑了笑。

他又有感而发:“达芬奇说过:总有一天,人们对屠杀动物的态度会像对屠杀人类一样。动物也有意识和感情的,它们的权利完全被人们忽略了。在养殖场里,动物的居住生存的环境非常恶劣,它们的食物里掺加了荷尔蒙和抗生素,超速生长后,就任人宰割,成为俎板上的肉。”他叹了口气,“其实有些动物的大脑很发达,智商很高,比如猪。”

我听了差一点笑起来。

他看了我一眼继续说:“同样是动物,它们的地位也不同。像猫和狗,因为它们是人类的宠物,它们与人一样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命运与猪截然不同。”他为猪大打抱不平。

我想起在小时候,父母被下放到安徽乡下的时候,我喜欢站在猪圈外看猪。我看过猪下小猪崽儿,看小猪崽儿很快地长大,我也亲眼目睹宰杀一头猪的全过程。如果我告诉丹尼斯,会倒了他的胃口。

丹尼斯见我沉默不语,以为他倒了我的胃口,连忙向我道歉:“真对不起,看你都不吃了。我只不过阐述我个人的观点罢了,有时候就说得太偏激,但我并不针对你。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不同,我没权利用我的观点约束别人。”

我吃一口红醋姜片,摇摇头。“你并没有影响我的胃口。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事。如果你说杀动物是残忍的,那么杀人呢?比如说战争。不论以什么理由,以什么方式。”

“说起杀人,我给你讲一件我亲眼目睹的事。那是今年一月初,过完新年就要开学了,那天晚上九点多,我从实验室出来散散步。虽然天气很冷,但街上仍然很热闹。走到离这不远的四十二街和大学路的交叉口,看见一辆警车停在十字路口中央,四面交通停滞。警灯红蓝两色无声地交替地闪烁,来往的行人们不禁驻足观望。我看到离警车大约十米远的马路上站着一个黑人,他的步履蹒跚,神志不清,他的样子好像酩酊大醉,或者是毒品发作,或者他就是个神经不正常的人。他与警察对峙着,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着。大约两分钟后,又有另外两辆警车警笛呼啸地赶到?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